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

第50章 挑擔的都跟我去廚房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眼魔的秋波 本章︰第50章 挑擔的都跟我去廚房

    “小少爺估算的還真準,這個裝了一大半土豆的籮筐還真就差不多是65斤。”

    張弘單手從容地提著秤,下面恰好掛著那個裝了一大半土豆的籮筐,

    “1670斤吶,難怪小少爺說土豆的產量跟番薯差不多呢。”

    李國助笑著搖了搖手,說道︰

    “現在說差不多還為時過早,得稱過了才作數,你們趕緊稱一下番薯。”

    “不用稱了,以我的經驗,可以確定這畝番薯的產量在2000斤左右。”

    郭懷一突然胸有成竹地說道。

    這畝番薯總共裝滿了15個大籮筐,

    像郭懷一這樣經驗豐富的農業專家,一眼就能據此精確預測出其產量。

    李國助遲疑了片刻,說道︰

    “還是稱一下吧,我不是懷疑你的經驗,只是想見識一下你的經驗有多準。”

    “稱一個籮筐就行了,不用每個都稱。”

    此話一出,顏思齊、楊天生、陳衷紀、林福、張弘五人卻都用秤吊起一個裝滿番薯的籮筐,稱量起來。

    “134斤14兩9錢。”

    最後還是楊天生秤的最快,在報出自己的稱量結果後,頓了頓說道,

    “看來郭小弟的經驗還是有些準頭的。”

    以他的職業操守,沒等另外四人報出稱量結果,就下結論,也算是很不容易了。

    李國助本來只讓稱一個,但既然五個人都稱了,就用詢問的眼光掃過另外四人。

    那四人無不點頭,表示自己的稱量結果跟楊天生差不多。

    其實這些籮筐的大小全都一樣,裝滿同一種農作物時,重量肯定也都差不多。

    所以只要稱出其中一個籮筐的重量再乘以裝滿番薯的籮筐數量,

    就足以比較準確地估算出這畝番薯的產量了,的確沒必要每個裝滿番薯的籮筐都稱。

    從楊天生的稱量結果來看,一個裝滿番薯的籮筐大約重134斤左右。

    則15個裝滿番薯的籮筐當然就是2000斤左右了。

    明代一斤大約是600克,是現代一斤500克的1.2倍。

    所以明代2000斤就是現代的2400斤,折合成現代公制為1200千克,也即1.2噸。

    對于明代的番薯畝產量而言,這個成績已經算是拔尖的了。

    就算是在現代,這也是相當不錯的產量。

    不過相比玉米和土豆的畝產量,番薯的這個畝產量並沒有帶給眾人多大的震撼。

    李國助故作滿意地點了點頭,說道︰

    “不錯嘛,再把煙草和甜菜稱一下,咱們就回要塞準備晚宴!”

    此言一出,在場眾人全都興奮起來,畢竟期待這頓土豆宴已經將近四個月了。

    顏思齊、楊天生、陳衷紀、林福、張弘五人也都急忙稱量起了甜菜根。

    跟番薯一樣,這畝甜菜根也是滿滿的裝了15個大籮筐。

    稱量結果是每個裝滿甜菜根的籮筐都有134斤左右。

    15筐總重約為2000斤左右,折合成現代度量衡約為2400斤左右。

    在現代,甜菜的畝產量一般在3000公斤到5000公斤左右。

    由于農業技術相對落後、肥料使用有限、灌溉條件較差等原因,

    明代甜菜的畝產量肯定比不上現代,能達到1200公斤也是相當不錯了。

    最後是一畝煙草,總共就裝滿了4個大籮筐。

    每筐的重量大約是33斤,折合現代單位約為40斤,也即20千克。

    所以這畝煙草的產量大約是80千克。

    在現代,普通烤煙的畝產量在110公斤到160公斤左右。

    以明代的農業條件,能達到現代產量上限的一半,也是相當傲人的成績了。

    李國助對這個結果相當滿意,興奮地叫道︰

    “多謝大家幫忙,大家辛苦了,現在我們可以回要塞了!”

    眾人聞言,無不興高采烈,紛紛搶著挑起了沉重的籮筐。

    這五畝地的收成總共裝滿了54個大籮筐,還有46個籮筐是空的。

    所以50個人最後只有27個人挑上了豐收的扁擔。

    他們精神振奮,既有豐收的喜悅,也懷著對土豆宴的憧憬,

    盡管肩上扛著重擔,腳步卻異常輕快。

    相比之下,那些挑著空籮筐來,又挑著空籮筐回去的人,反而顯得不如他們松快。

    “好了爹,你們先休息,我去指導廚師做土豆宴。”

    剛從東門進入永明要塞,李國助就對李旦說道。

    “哼,做個宴席而已,還要我兒親自指導,我怎麼就讓這種廢物廚子跟你出海了呢?”

    李旦一听李國助要親自下廚,立馬就不樂意了。

    李國助一怔,旋即咧嘴一笑︰

    “不能怪廚子,他們又從來都沒見過土豆,”

    “沒有了解土豆的人親自指導,又怎麼能用土豆做好菜呢?”

    李旦恍然,面色稍霽︰“嗯,好吧,那你去吧。”

    “我應該也能幫上忙的。”

    考克斯突然說道。

    土豆是在18世紀以後,才逐漸在世界範圍內普及開來的。

    17世紀的歐洲還沒有開始廣泛種植和食用土豆,甚至有不少人認為土豆是有毒的。

    不過在大海上航行的水手,卻是那個時代最了解土豆的一群人。

    作為一種易于保存的食物,土豆很早就被時常吃不到新鮮食物的水手廣泛接受了。

    事實上,也正是這些水手,把土豆從美洲帶到了世界各地。

    考克斯就是其中之一,當然有信心把土豆做成可口的菜肴。

    而李國助也一直宣稱,自己有關土豆的知識都是從考克斯那里來的。

    盡管如此,李國助還是委婉地拒絕了考克斯。

    畢竟作為穿越者,他對土豆的了解要比考克斯豐富的多。

    “很抱歉,我想您是幫不上什麼忙的,”

    “因為今天我打算用中國菜的烹飪方法來做這頓土豆宴。”

    “哦,中國菜的烹飪方法嗎……”

    考克斯挑了挑眉,又聳了聳肩,略顯遺憾地道,

    “那看來我是真的幫不上什麼忙了。”

    李國助含笑點頭︰

    “您跟我爹他們等著就行了,我保證會給您和按針老師一個難忘的晚宴的。”

    “哦,那我們就拭目以待了。”

    三浦按針略顯驚喜地說道。

    李國助對他含笑點頭,然後朗聲對眾人道︰

    “挑擔的都跟我去廚房,其他人可以去休息了。”

    喜歡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請大家收藏︰()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方便以後閱讀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第50章 挑擔的都跟我去廚房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第50章 挑擔的都跟我去廚房並對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