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們是上“柞蠶場”、下“林下經濟”、左“用材林”、右“經濟林”。
他在“經濟林”的分支線條上側寫下“矮化經營”四字,
又在“用材林”的分支線條上側寫下“強干弱枝”四字。
到此已不難看出,李國助畫的是一張腦圖,或者叫思維導圖。
停下來思考片刻,他以“經濟林”為發端,畫了三條分支線,
分別在三條線的末端寫下“栲膠”、“薪炭”、“橡子”。
以“栲膠”為發端,他畫了三條分支線。
分別在三條線的末端寫下“制革”、“木材膠粘劑”、“砂型粘結劑”。
以“薪炭”為發端,他畫了兩條分支線。
分別在兩條線的末端寫下“煉鐵”和“玻璃”。
以“煉鐵”為發端,他畫了兩條分支線。
分別在兩條線的末端寫下“煉鋼”和“鑄炮”。
以“玻璃”為發端,他畫了三條分支線。
分別在三條線的末端寫下“光學儀器”、“化學儀器”、“建材”。
又停下來思考片刻,他以“橡子”為發端,畫了四條分支線。
分別在四條線的末端寫下“橡子澱粉”、“黑色染料”、“橡子油”、“食品”。
以“橡子澱粉”為發端,他畫了兩條分支線,
分別在兩條線的末端寫下“上漿劑”和“乙醇”。
以“橡子油”為發端,他畫了四條分支線,
分別在四條線的末端寫下“肥皂”、“食用油”、“潤滑油”、“添加劑”。
以“食品”為發端,他畫了兩條分支線,
分別在兩條線的末端寫下“橡子粉”和“橡子酒”。
到此一頓,他忽然把筆尖移到“柞蠶場”分支,以其為發端,畫了兩條分支線。
分別在兩條線的末端寫下“柞綢”和“柞蠶蛹”。
接著,他把筆尖移到“用材林”分支,以其為發端,畫了三條分支線。
分別在三條線的末端寫下“造船”、“家具”、“橡木桶”。
然後,他把筆尖移到“林下經濟”分支,以其為發端,畫了五條分支線。
分別在五條線的末端寫下“林菌”、“林藥”、“林禽”、“林畜”、“林蜂”。
到此他停下筆,拿起紙張,仔細觀看起來。
顯然這張腦圖畫到這里,基本內容應該是已經完成了。
他現在是在檢查還有沒有什麼疏漏之處。
然而即使還有需要補充的地方,這張腦圖也已經足夠驚人了。
煉鐵、煉鋼、鑄造、玻璃、造船、家具、紡織、制革、食品等等。
如此多的工業門類,居然都能跟柞樹扯上關系!
在海參崴建城邦的想法,並不是李國助臨時起意,而是蓄謀已久。
以現代人的眼界,這一地區適合發展哪些產業,他心里其實早有成算。
只是他沒料到自己竟然會忽視了柞蠶場這一項。
不過這倒也在情理之中。
畢竟在他的前世,從圖們江口到綏芬河口的沿海地區是歸俄羅斯管轄的哈桑區。
這使通過網絡獲取這一地區的信息,相比國內地區來說要困難很多。
加上前世他到死也沒有親自來過這一地區。
所以他對這一地區的了解並不全面。
在為這一地區做發展規劃時,會有所遺漏,也是在所難免。
還好顏思齊幫他補上了這項疏漏。
本來他還想繼續集思廣益,希望還有人能彌補他的疏漏。
但潛伏在他腦海中的前世記憶,卻突然浮現出來,讓他意識到了柞樹的重要性。
于是他才以累了想睡覺為由,來到自己的船艙里,整理前世記憶中的那些知識。
如今看來,柞樹將是這一地區未來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
合理開發、培育、利用柞樹林業資源的優先級當為百業之首。
從廣義上來說,柞樹和橡樹可以視為同一類植物。
它們都是對殼斗科櫟屬植物的泛稱。
在大航海時代,橡樹是一種極其重要的戰略資源。
歐洲列強賴以縱橫七海的風帆戰艦,就是以橡木為主材建造的。
然而橡木在中國卻似乎一直都沒有什麼存在感。
以至于後世居然有人武斷地說,中國沒有橡樹。
然而實際上,橡樹在中國的分布卻十分廣泛。
甚至可以說,其在中國的各個省市區幾乎都有分布。
種類繁多的橡樹全世界約有350余種。
而中國就約有140余種。
可奇怪的是,中國古代卻似乎從未有用橡木造船的記載。
事實上,中國古代造船用材通常包括楠木、樟木、杉木、松木、柏木、柚木等。
即使是對木材的硬度、韌性、耐腐、防蟲蛀、耐水濕等性能有極高要求的軍艦。
通常也是用楠木、鐵力木、柚木等優質木材。
而很少听說有用橡木的。
但楠木和鐵力木都產自長江以南地區,柚木則產自東南亞。
如今李國助要在海參崴一帶建立城邦,發展以西式艦船為主的造船業。
為了節省成本,增加利潤,他就不可能從南方進口木材,更不可能從歐洲進口橡木。
因此,他只能從海參崴所在的東北地區尋找合適的木材。
于是第一時間,他就想到了廣泛分布在東北地區的柞樹。
當然要稱它們為槲樹、櫟樹,乃至橡樹,也都沒有任何問題。
只是中國習慣稱之為槲樹或者柞樹罷了。
歐洲國家建造風帆戰艦,主要使用的橡木種類包括歐洲橡木和無梗花櫟。
而中國東北地區常見的柞樹恰恰也有兩種,包括蒙古櫟和遼東櫟。
現代業界評價這兩種樹的木材都具有致密、堅硬、耐腐耐濕力強的特點。
這些特點都與歐洲橡木相近,符合制造風帆戰艦的要求。
可惜中國歷史上並沒有用這兩種木材造船的記錄。
四百年後又是鋼鐵戰艦橫行的時代,更沒有用這兩種木材造船的需求。
所以用這兩種木材造的風帆戰艦到底怎麼樣,能不能比肩歐洲風帆戰艦。
李國助心里其實也沒有數,只能先造出來試試看。
其實仁王號就是他用分布在日本的蒙古櫟木材建造的。
目前從航行性能上來看,是完全達標的。
只是還沒有經歷過海戰,不知道抗炮擊性能如何。
也只能等待時機去檢驗了。
喜歡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請大家收藏︰()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