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小子雖然剛才挑刺,但本質不壞,只是被王志勇利用了。
“當然可以。”沈良走到材料架前,“過來,我們從頭開始。”
劉小軍猶豫了一下,慢慢走了過去。
“首先要了解不同鋼種的聲學特性......”
沈良耐心地重新講解,劉小軍听得很認真,不時點頭。
半小時後,年輕人基本掌握了要領。
“師傅,謝謝您!”劉小軍誠懇地鞠了一躬,“剛才是我不對,不該質疑您。”
“沒關系。”沈良拍拍他的肩膀,“有疑問很正常,但要用正確的方式提出來。”
劉小軍臉紅了紅︰“我明白了。那個......王師傅讓我來找茬的事,您別往心里去。”
“我知道。”沈良點點頭,“你回去告訴王志勇,技術交流的大門永遠為他敞開。”
劉小軍愣了一下,隨即露出敬佩的表情。
“師傅,您真是個好人!”
說完,他快步離開了車間。
沈良看著他的背影,嘴角浮現一絲滿意的笑容。
收買人心的第一步,成功了。
接下來幾天,沈良的技術培訓課越辦越紅火。
參加的人數從三十多個增加到五十多個,甚至連其他車間的工人都慕名而來。
更讓人驚訝的是,連廠里的幾個老技術員也偷偷來听課。
他們起初只是抱著看熱鬧的心態,但听了幾次後,都被沈良的水平震撼了。
“這小子講的東西,比技術學院的教授還深入!”
“關鍵是理論聯系實際,學了就能用!”
“我干了二十年技術,今天才真正明白熱處理的原理。”
老技術員們私下里議論紛紛,對沈良的評價越來越高。
這些話很快傳到了廠長耳朵里。廠長辦公室里,電話鈴聲急促地響起。
“喂?什麼?連其他車間的人都去听課了?”廠長張建民放下手中的文件,眉頭緊皺。
電話那頭傳來車間主任的匯報聲︰“是的,連鑄車間、軋鋼車間的工人都跑來了,還有幾個老技術員也在偷偷听課。”
張建民沉默了幾秒鐘。
這個沈良,到底有什麼本事?
“你親自去看看,把情況詳細匯報給我。”
掛斷電話後,張建民陷入了沉思。
一個剛畢業沒幾年的年輕技術員,能讓整個廠里的人趨之若鶩?
這事兒透著邪門。
此時,沈良的技術培訓課正進行到關鍵時刻。
“今天我們講鋼材的疲勞斷裂機制。”沈良在黑板上畫了一個示意圖,“很多人認為鋼材斷裂是因為承重超標,其實不然。”
台下五十多雙眼楮緊緊盯著他。
“真正的原因是微觀裂紋在循環載荷作用下不斷擴展,最終導致災難性斷裂。”
老技術員趙大海坐在最後一排,心中震撼不已。
這理論他從來沒听過!
但仔細想想,確實能解釋工廠里那些莫名其妙的設備故障。
“師傅,那怎麼預防呢?”有工人舉手發問。
“表面處理很關鍵。”沈良拿起一根鋼棒,“通過滲碳、氮化等工藝,可以在表面形成壓應力層,阻止裂紋產生。”
他邊說邊在鋼棒上比劃,動作熟練得像做了千百遍。
“另外,設計時要避免應力集中,尖角、缺口都是致命的。”
台下響起竊竊私語聲。
“怪不得上次那台軋機軸承總壞,原來是設計問題!”
“對啊,我們一直以為是材料不行。”
劉小軍坐在第二排,听得入迷。
自從上次被沈良點撥後,他對這位年輕師傅越發敬佩。
王志勇讓他來找茬的事,早就被拋到九霄雲外了。
“師傅,您說的這些理論,是從哪里學來的?”一個老工人好奇地問。
沈良心中一緊。
這個問題不好回答。
難道說是從2020年穿越回來的?
“我平時喜歡研究國外的技術資料。”他隨口敷衍道,“理論要和實踐結合,才能發揮作用。”
眾人恍然大悟。
難怪沈良的水平這麼高,原來是下了苦功夫鑽研的。
課程結束後,工人們依依不舍地離開。
幾個老技術員卻圍了上來。
“小沈,你剛才講的疲勞斷裂理論,能不能給我們單獨講講?”趙大海開口道。
其他幾人連連點頭。
“當然可以。”沈良痛快地答應了。
這些老技術員在廠里地位不低,搞好關系對自己有好處。
一個小時後,沈良給老技術員們補了一堂深度課。
從金屬疲勞的微觀機理,到斷裂力學的數學模型,再到工程應用的實際案例。
老技術員們听得目瞪口呆。
這水平,簡直比大學教授還強!
“小沈啊,你這理論功底太扎實了。”趙大海由衷地贊嘆,“我搞了二十年技術,今天算是開眼了。”
“過獎了。”沈良客氣地擺擺手,“都是些基礎知識。”
基礎知識?
幾個老技術員面面相覷。
如果這都算基礎知識,那他們這些年都白干了。
消息很快傳遍了整個工廠。
連老技術員都對沈良佩服得五體投地,這小子的本事可見一斑。
王志勇听到風聲後,臉色陰沉得能滴出水來。
“這個姓沈的,到底想干什麼?”他在辦公室里來回踱步,“搞什麼技術培訓,不就是想出風頭嗎?”
助手小心翼翼地說︰“王師傅,要不要想辦法阻止他?”
“怎麼阻止?”王志勇冷笑一聲,“現在全廠的人都捧著他,誰敢說三道四?”
他越想越氣。
自己在這個廠里辛苦經營了十幾年,好不容易有了今天的地位。
結果冒出個沈良,三兩下就把風頭全搶走了。
“不行,不能讓他繼續囂張下去。”王志勇眼中閃過一絲狠毒,“既然明面上斗不過,那就暗地里使絆子。”
他拿起電話,撥通了一個號碼。
“老張嗎?我是王志勇......對,就是那個沈良......你幫我查查他的底細,越詳細越好。”
放下電話,王志勇嘴角浮現陰冷的笑容。
小子,讓你狂!
我倒要看看,你到底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
另一邊,沈良正在收拾教學用具。
李建國走了過來,神情有些復雜。
“小沈,有句話我不知道該不該說。”
“您請說。”沈良停下手中的動作。
“王志勇那個人,心眼小,記仇。”李建國壓低聲音,“你把他的風頭搶了,他肯定不會善罷甘休。”
沈良心中一動。
果然,職場斗爭無處不在。
“謝謝您提醒,我會小心的。”
“不是小心就能解決的。”李建國搖搖頭,“你現在風頭正盛,但樹大招風,容易出事。”
他拍拍沈良的肩膀︰“好好干,但也要注意保護自己。”
目送李建國離開,沈良陷入了沉思。
看來,是時候采取更主動的策略了。
與其被動防守,不如主動出擊。
他想起了前世的一句話︰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
既然王志勇想玩陰的,那就讓他見識見識什麼叫降維打擊。
沈良走到車間角落,拿起一張廢紙,開始畫圖。
幾分鐘後,一個精密的機械結構圖躍然紙上。
這是一個全新的軋鋼機齒輪傳動系統,比現有設備效率高出30。
以王志勇的水平,根本看不懂這套設計的精妙之處。
但廠長和總工程師肯定能看懂。
沈良收起圖紙,眼中閃過一絲精光。
明天,就是反擊的時候了。第二天一早,沈良剛踏進辦公室,就感受到了異樣的氛圍。
幾個平時與他有說有笑的同事,今天都低著頭忙自己的事,連招呼都不打了。
“奇怪。”沈良在心里嘀咕。
他走向自己的工位,剛坐下,就听到身後傳來竊竊私語聲。
“听說了沒?沈良那個軋鋼機改進方案,被人舉報抄襲國外技術。”
“真的假的?我還以為他真有兩下子呢。”
“廠里已經成立調查組了,估計這次他要倒大霉。”
沈良握筆的手微微一緊。
王志勇,果然出手了。
不過,舉報抄襲?這招倒是夠毒的。
在這個年代,被扣上崇洋媚外的帽子,可是要命的事。
“沈良同志,廠長叫你去辦公室一趟。”傳達室的老張跑過來通知。
沈良點點頭,收拾好桌上的圖紙,不慌不忙地起身。
走廊里,幾雙眼楮偷偷打量著他。
有同情的,有幸災樂禍的,還有看熱鬧不嫌事大的。
沈良心中冷笑。
這些人啊,牆頭草一樣,風往哪邊吹就往哪邊倒。
推開廠長辦公室的門,沈良看到屋里坐著好幾個人。
廠長楊國強坐在中間,神情嚴肅。左邊是總工程師陳維新,右邊是黨委書記老劉。
角落里還坐著一個生面孔,穿著中山裝,戴著眼鏡,看起來像是上級派下來的調查員。
“沈良同志,坐。”楊國強指了指對面的椅子。
沈良大大方方地坐下,背挺得筆直。
“我們收到舉報,說你的軋鋼機改進方案涉嫌抄襲國外技術。”楊國強開門見山,“你有什麼要解釋的嗎?”
“請問具體是哪方面涉嫌抄襲?”沈良不答反問。
調查員推了推眼鏡︰“有人反映,你的齒輪傳動系統設計與甦聯某型號軋鋼機高度相似。”
“甦聯?”沈良差點笑出聲來。
前世他見過的甦聯軋鋼機圖紙沒有一百也有八十,那些老古董哪里比得上他的設計?
“我想問問,舉報人見過甦聯那套系統的詳細技術圖紙嗎?”沈良反擊道。
調查員愣了一下︰“這個......”
“如果沒見過,又怎麼能斷定我抄襲呢?”沈良步步緊逼,“還是說,我們廠里有人能搞到甦聯的機密技術資料?”
這話一出,屋里的氣氛頓時變得微妙起來。
能搞到甦聯機密資料?這話可就嚴重了。
楊國強皺起眉頭︰“你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很簡單。”沈良站起身,從懷里掏出昨天畫好的圖紙,“既然有人質疑我的技術水平,那我就用事實說話。”
他將圖紙攤在桌上。
“這是我設計的新型軋鋼機傳動系統,比現有設備效率提升30,能耗降低15。”
陳維新湊過去看了一眼,瞳孔瞬間放大。
這個設計......簡直是天才般的構思!
“你......你是怎麼想到這種結構的?”陳維新聲音都有些顫抖。
“靈感來源于自行車的變速系統。”沈良淡淡地說,“我想,如果自行車能通過齒輪組合改變傳動比,那軋鋼機為什麼不能?”
自行車變速系統?
幾個人面面相覷。
這個類比......確實很有道理。
但從自行車聯想到軋鋼機,這得需要多大的腦洞?
楊國強仔細研究了一會兒圖紙,抬起頭看向沈良的眼神充滿了震撼。
“小沈,這個設計如果能實現,咱們廠的生產效率將提升一個檔次。”
“當然能實現。”沈良信心十足,“給我三天時間,我能做出樣機。”
調查員推了推眼鏡,有些尷尬地說︰“那個......關于抄襲的舉報......”
“我建議深入調查一下舉報人的動機。”沈良眼中閃過一絲冷光,“是不是有人見不得別人好,故意潑髒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