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良心中暗嘆。
看來這個項目的重要性,已經傳達到廠領導那里了。
不然劉廠長不會給這麼好的條件。
“夠用,謝謝劉廠長。”
“客氣啥!我們是一家人嘛!”劉廠長摟住沈良的肩膀,“對了,昨天晚上上級又來電話了。”
沈良心頭一緊“什麼電話?”
“好消息!冶金部那邊對我們廠的連鑄項目很重視,決定派專家組下來指導。”
劉廠長說得輕松,沈良卻感受到了壓力。
專家組來指導,說得好听是支持,說得不好听就是監督。
要是做不出成果,丟臉的不只是他,整個廠都要受牽連。
“什麼時候來?”
“下周二,三個專家。都是行業大牛,你小子可要好好表現啊!”
沈良點點頭,心里盤算著時間。
下周二,也就是說他還有八天時間。八天之內,必須拿出讓專家們眼前一亮的東西。
看來得抓緊了。
上午九點,項目組正式成立。
辦公樓二樓會議室里,沈良站在黑板前,看著台下的八個人。
李明華坐得筆直,手里拿著新買的筆記本,眼中滿是興奮。
王德富靠在椅背上,表情平靜,但沈良注意到他的手指在桌面上輕敲,這是老王思考時的習慣動作。
陳志華坐在角落里,雙手抱胸,臉上沒什麼表情。
其他五個技術工人都是一臉期待,等著沈良發話。
“今天是我們項目組成立的第一天。”沈良在黑板上寫下“連鑄設備項目組”幾個大字,“我們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造出一台真正的連鑄機。”
李明華舉手“沈組長,我們的時間表是什麼樣的?”
“下周二,冶金部的專家組要來檢查我們的進度。”沈良轉過身,“也就是說,我們只有八天時間。”
會議室里瞬間安靜了。
八天時間,造一台連鑄機?
這簡直是天方夜譚!
王德富皺起眉頭“沈組長,這個時間是不是有點”
“我知道很緊張。”沈良打斷了他,“但是我們有優勢。”
他在黑板上畫了個簡單的示意圖。
“連鑄機的核心部件是結晶器、二冷區和切割裝置。我已經有了完整的設計方案,理論上完全可行。”
陳志華冷笑一聲“理論?理論能當飯吃嗎?”
沈良看了他一眼“陳師傅說得對,光有理論是不夠的。所以我們要動手。”
他在黑板上列出了一個時間表
第一天完成詳細設計圖紙
第二天采購和準備材料
第三天到第六天加工制造核心部件
第七天組裝調試
第八天試運行
“這麼緊的時間,能行嗎?”一個技術工人小聲嘀咕。
“能不能行,做了才知道。”沈良的聲音很堅定,“我只問一句,大家有沒有信心?”
李明華第一個站起來“我有信心!”
其他幾個技術工人也跟著站起來“我們也有信心!”
王德富慢慢站起身“干了這麼多年,還沒試過這麼瘋狂的事。既然來了,就拼一把。”
陳志華是最後一個站起來的。他看了沈良一眼,淡淡地說“希望你的設計真的能行。”
沈良心中一暖。就是這種感覺,所有人為了同一個目標團結在一起。
“好!那我們現在就開始!”
會議結束後,沈良回到自己的辦公室,拿出紙筆開始畫圖。
連鑄機的結構他記得很清楚,但是要根據1980年的技術條件進行簡化和改進,還是需要仔細考慮。
最關鍵的是結晶器。這個部件直接接觸高溫鋼水,材料和設計都很重要。
沈良決定采用銅制結晶器,表面鍍鉻處理。雖然成本高一些,但是導熱效果好,使用壽命長。
二冷區的設計相對簡單,主要是噴水冷卻系統。關鍵是控制冷卻速度,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
切割裝置則采用氧氣切割,成本低,效果好。
沈良畫了整整一個上午,終于把主要的設計圖紙完成了。
他站起身,活動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腰,心里有種奇妙的感覺。
這些圖紙上的設備,在101novel.com24年已經是很成熟的技術。但是在1980年的中國,卻是絕對的黑科技。
“沈組長!”李明華敲門進來,“圖紙畫好了嗎?”
“差不多了。你來得正好,幫我看看機械部分有沒有問題。”
李明華接過圖紙,仔細研究起來。
看了幾分鐘,他的眉頭越皺越緊。
“沈組長,這個設計有點復雜啊。”
“哪里復雜了?”
“你看這個驅動系統,用的是步進電機配減速器。咱們廠有這種電機嗎?”
沈良一愣。他想當然地按照現代設備的標準來設計,忘了1980年的技術限制。
“那你覺得應該怎麼改?”
李明華想了想“用交流異步電機,配變頻調速。雖然精度差一點,但是技術成熟,成本也低。”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沈良點點頭“你說得對。我重新畫一下。”
這時,王德富也來了。
“小沈,我看了你的材料清單,有幾個問題要跟你商量。”
“您說。”
“這個特種鋼材,咱們廠沒有。要到外面采購,價格很貴。”
王德富拿出一張紙“我算了一下,光材料費就得五萬多。”
五萬多!沈良心頭一震。
1980年的五萬塊,相當于現在的幾十萬。這對鋼鐵廠來說,絕對是一筆巨款。
“有沒有替代方案?”
“有是有,但是性能要差一些。”王德富猶豫了一下,“用普通碳鋼,表面做特殊處理。成本能降到兩萬左右。”
沈良考慮了一下“那就用普通碳鋼。我們是做驗證機,不是商業化產品,性能差一點可以接受。”
“那好,我馬上去聯系供應商。”
王德富剛走,陳志華又進來了。
“電氣系統的控制櫃,我想放在操作台旁邊。”他指著圖紙,“這樣便于操作和維護。”
“沒問題。”沈良在圖紙上標注了位置,“控制精度要求不高,你看著辦就行。”
陳志華點點頭“我會盡力做到最好。”
沈良注意到,陳志華的語氣沒有之前那麼冷淡了。看來經過一上午的接觸,他對這個項目有了信心。
中午吃飯的時候,整個食堂都在討論連鑄項目。
“听說沈工他們要八天造出連鑄機?”
“真的假的?這不是開玩笑吧?”
“人家是大學生,肯定有本事!”
“大學生怎麼了?紙上談兵的多了去了!”
沈良听著這些議論,心情有些沉重。
壓力不只來自時間,更來自周圍人的質疑。如果失敗了,他在廠里的聲譽就徹底完了。
“沈組長,別听他們瞎說。”李明華端著飯盒坐到沈良旁邊,“我相信您能成功!”
“小李,你哪來的信心?”
“因為您的設計圖紙,我看得出來,這不是憑空想象的。每一個細節都考慮得很周到,一看就是實踐過的。”
沈良心中一動。李明華的眼光還真敏銳,竟然看出了這一點。
“那我們就不讓大家失望。”
“對!干出個樣子給他們看看!”
下午,項目組全體成員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
沈良繼續完善設計圖紙,李明華開始計算具體的加工工藝,王德富忙著聯系材料供應商,陳志華在設計電氣控制系統。
五個技術工人也沒閑著,他們開始清理和準備加工設備。
整個二樓都充滿了忙碌的氣氛。
到了傍晚,沈良終于完成了所有的設計圖紙。
他把圖紙鋪在會議室的桌子上,叫來所有人。
“大家看看,有什麼問題現在提出來。”
眾人圍在桌子前,仔細研究著圖紙。
李明華指著結晶器部分“這個冷卻水的流量控制,精度要求很高。我們的設備能達到嗎?”
“用手動調節閥,雖然不夠精確,但是可以滿足基本要求。”沈良在圖紙上標注了改進方案。
王德富看著材料清單“這些材料我都能搞到,明天下午就能到貨。”
陳志華研究著電氣原理圖“控制系統不復雜,三天時間足夠了。”
看著大家認真討論的樣子,沈良心中充滿了希望。
這就是中國工人的力量!只要方向正確,沒有什麼困難不能克服!會議室里的討論一直持續到晚上八點。
每個人都對圖紙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和建議,沈良逐一記錄,不斷完善細節。他發現這些工人師傅雖然學歷不高,但實踐經驗豐富,很多建議都非常中肯。
“時間不早了,大家回去休息吧。”沈良收起圖紙,“明天正式開工!”
王德富擦了擦汗“沈組長,我明天一早就去接材料,保證不耽誤進度。”
“好,辛苦你了。”
人群散去後,沈良獨自留在會議室里,對著那一摞圖紙發呆。
八天時間造連鑄機,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如登天。哪怕是最簡單的驗證機,也需要精密的配合和嚴格的工藝控制。
更要命的是,一旦失敗,他在廠里就徹底完了。
“沈組長還沒走?”李明華從門口探出頭來。
“你怎麼也沒走?”
“我想再看看圖紙,多熟悉一下明天的工作。”李明華走進來,在沈良旁邊坐下,“說實話,我心里也沒底。”
沈良苦笑“你沒底?我比你更沒底。”
“那您為什麼還要接這個任務?”
沈良沉默了一會兒。他總不能說自己是從101novel.com23年穿越回來的吧?
“因為我覺得我們中國人不比外國人差。”他緩緩開口,“連鑄技術並不是什麼高深莫測的東西,關鍵在于敢想敢干。”
李明華點點頭“我也這麼認為。別人能做出來的東西,我們憑什麼做不出來?”
兩人相視而笑。
這種惺惺相惜的感覺讓沈良心中一暖。在這個物質匱乏的年代,最不缺的就是這種樸素的理想主義精神。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小李,你對機械加工很在行,明天的工作主要靠你了。”
“您放心,我一定全力以赴!”
第二天一早,沈良剛到車間就看到王德富已經在那里等著了。
“材料呢?”
“在路上了,上午十點能到。”王德富拿出一張單子,“價格比預算低了三千塊,我跟供應商談下來的。”
沈良接過單子一看,暗暗佩服。這個王德富雖然話不多,但辦事能力確實強。
“那我們先做其他準備工作。”
沈良把加工任務分配給幾個工人師傅,每個人負責不同的零部件。
李明華開始準備機床,調試設備參數。
陳志華則在一旁研究電氣原理圖,時不時在紙上畫幾筆。
整個車間忙而不亂,每個人都知道自己要干什麼。
十點整,一輛卡車開進了廠區。
“材料到了!”王德富興奮地喊道。
沈良跟著王德富來到卡車旁,看著工人們卸貨。鋼板、鋼管、軸承、密封件清單上的每一樣東西都沒落下。
“質量怎麼樣?”
王德富檢查了幾塊鋼板“表面處理得不錯,符合我們的要求。”
有了材料,整個項目組立刻進入了高強度的工作狀態。
機床的轟鳴聲響徹整個二樓,火花四濺,鋼屑飛舞。
沈良在各個工位之間來回巡視,隨時解答工人們的疑問。
“這個尺寸公差要求這麼嚴?”老師傅張建國看著圖紙皺眉。
“必須嚴格按照圖紙要求,差一毫米都不行。”沈良語氣堅定。
連鑄機的精度要求極高,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都可能導致整體失敗。
喜歡1980重生重工帝國的誕生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1980重生重工帝國的誕生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