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室里的空氣瞬間凝固了。
    沈良的心髒重重跳了幾下。他知道,真正的考驗現在才開始。
    “那我先回去準備一下,明天正式開工。”沈良努力讓聲音听起來平靜。
    張處長點點頭“趙師傅,你帶他去看看4號爐的具體情況。”
    趙大山站起身,朝沈良招招手“走吧,小沈。”
    兩人走出會議室,沈良明顯感覺到身後幾道目光還在盯著自己。他知道,這些專家心里都在打鼓——這個毛頭小子真的能行嗎?
    車間里機器轟鳴聲震耳欲聾。4號爐就像一頭生病的巨獸,冒著濃煙,發出陣陣悶響。
    “這爐子啊,脾氣可大了。”趙大山拍拍爐壁,“有時候溫度突然飆升,有時候又降不下來。”
    沈良圍著爐子轉了一圈,心里有數了。這就是典型的熱傳導不均勻,加上燃燒室設計不合理。
    “師傅,這爐子最近燒壞了幾批鋼?”
    “三批了。”趙大山嘆氣,“昨天又廢了兩噸好料。”
    沈良摸摸下巴。兩噸鋼材,按現在的價格,損失可不小。
    “小沈啊,我說句實話。”趙大山壓低聲音,“廠里那些老工程師,對你這個改造項目可不太看好。”
    “哦?”沈良挑眉,“他們怎麼說?”
    “說你太年輕,沒經驗。還說改造爐子這種事,得慢慢來,不能急。”
    沈良笑了。慢慢來?他可沒那麼多時間慢慢磨蹭。
    “師傅,你覺得呢?”
    趙大山撓撓頭“我覺得試試也無妨。反正4號爐現在也是半廢品,壞不到哪去了。”
    這話說得實在,沈良心里更有底了。
    第二天一早,沈良就來到了4號爐旁邊。他帶著自制的測量工具,還有一堆紙筆。
    趙大山早就在等著了,還帶來了兩個年輕的爐工。
    “這是小王,這是小李。”趙大山介紹,“他們手腳麻利,能幫你干活。”
    兩個年輕工人看起來有些拘謹。畢竟沈良現在算是“專家”,他們心里還是有些敬畏的。
    “別緊張,我們一起干活,一起學習。”沈良拍拍小王的肩膀,“有什麼不懂的,隨時問師傅。”
    這話一出,氣氛瞬間輕松了不少。
    沈良打開工具箱,里面是他連夜趕制的各種小工具。溫度計、壓力表、還有幾個奇形怪狀的測量裝置。
    “這些都是你做的?”小李瞪大眼楮。
    “嗯,土辦法。”沈良不以為意,“咱們廠里條件有限,只能因地制宜。”
    他開始在爐子的不同位置安裝測量點。每個位置都經過精心計算,能夠準確反映爐內的溫度分布。
    趙大山在旁邊看著,心里越來越佩服。這小子確實有兩下子,干活井井有條,一點都不像個愣頭青。
    “師傅,幫我記錄一下數據。”沈良遞過一張表格,“每隔十分鐘記錄一次。”
    表格設計得很專業,各種參數一目了然。趙大山接過來一看,忍不住點頭。
    接下來的幾天,沈良幾乎吃住在車間里。他白天觀察爐子運行,晚上分析數據,有時候半夜還要爬起來查看。
    小王和小李被他的認真勁兒感動了,干活也格外賣力。
    “沈技術員,你怎麼知道這里溫度會偏高?”小王指著一個測量點問。
    沈良心里一動。他當然知道,因為他見過無數個這樣的爐子,知道問題出在哪。但現在只能裝作是分析出來的。
    “你看這個位置的氣流走向。”他指著爐壁,“熱氣在這里會形成渦流,溫度自然就高了。”
    小王似懂非懂地點頭,但眼中的崇拜之情更濃了。
    一周過去了,沈良的改造方案逐漸成型。他要做的改動看起來不大,但每一處都很關鍵。
    調整燃燒室的角度,改變進風口的位置,還要在爐壁上加裝幾個導熱片。
    “這些改動真的有用?”小李有些懷疑。
    “試試就知道了。”沈良信心滿滿。
    他開始動手改造。先是燃燒室,需要重新砌磚。這活兒技術含量高,必須精確到毫米。
    趙大山親自上陣,帶著兩個年輕工人一塊一塊地壘。沈良在旁邊指導,時不時還要親自動手。
    “這里再往左一點。”
    “角度不對,重新來。”
    “好,就是這樣!”
    幾個人忙得滿頭大汗,但干勁十足。
    車間里其他工人也會過來圍觀。有的好奇,有的質疑,還有的暗地里搖頭。
    “這小子是不是想得太簡單了?”
    “就這麼幾個小改動,能有什麼用?”
    “等著看笑話吧。”
    沈良听到了這些議論,但沒有在意。他知道,成功會為自己正名。
    三天後,燃燒室改造完成。接下來是進風口的調整,這個相對簡單一些。
    但導熱片的安裝就麻煩了。這些導熱片是沈良特別設計的,形狀古怪,安裝位置也很特殊。
    “這玩意兒真的能導熱?”小王拿著一片鐵皮問。
    “當然。”沈良接過來,仔細檢查,“關鍵是位置要準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他在爐壁上做了標記,每個導熱片的位置都不能有絲毫偏差。
    安裝過程很費勁,幾個人輪流上陣,用了整整兩天才完成。
    改造工程進入尾聲,但最關鍵的測試還沒開始。沈良知道,真正的考驗在後面。
    張處長這幾天沒少來車間轉悠,每次都會問同樣的問題“怎麼樣,有把握嗎?”
    沈良每次都是同樣的回答“放心,不會讓您失望的。”
    但他心里其實也有些緊張。理論上這些改動應該有效果,但具體效果如何,還得看實際運行。
    第十天,改造工程全部完成。4號爐煥然一新,雖然外觀上看不出太大變化,但內部結構已經完全不同了。
    “可以點火了。”沈良深吸一口氣,“師傅,準備測試吧。”
    趙大山點點頭,開始準備點火。其他工人也圍了過來,大家都想看看這個改造到底有沒有用。
    張處長也來了,還帶著幾個廠領導。省科委的研究員也趕到了現場。
    氣氛有些緊張,所有人都盯著4號爐。
    沈良表面平靜,但手心已經出汗了。他知道,這一刻將決定自己在廠里的命運。點火的那一刻,車間里安靜得連針掉在地上都能听見。
    橘紅色的火焰在燃燒室里跳躍,沈良緊緊盯著溫度表上的指針。30度,50度,80度
    “溫度上升速度正常。”趙大山在旁邊報數。
    沈良點點頭,但眼楮一刻也沒離開過儀表盤。真正的考驗還在後面,升溫容易,關鍵是能不能穩定在目標溫度。
    1101novel.com度,150度,180度
    圍觀的工人們開始小聲議論“看起來沒什麼特別的啊。”
    “是啊,跟以前差不多。”
    張處長皺著眉頭,顯然也有些失望。這個改造看起來並沒有什麼神奇之處。
    但沈良知道,真正的變化剛剛開始。
    101novel.com0度,2101novel.com度,250度
    突然,溫度上升的速度明顯加快了。
    “咦?”小王驚呼一聲,“怎麼升溫這麼快?”
    280度,300度,3101novel.com度
    趙大山也愣住了“這這不對勁啊。”
    沈良嘴角微微上揚,但很快又收斂了表情。不能表現得太明顯,要讓別人覺得他也很意外。
    “可能是改造起作用了。”他裝作若有所思的樣子。
    350度,380度,400度
    車間里的議論聲越來越大。
    “這升溫速度太快了吧?”
    “以前升到400度要多長時間來著?”
    “至少四十分鐘,現在才二十分鐘不到!”
    張處長眼楮亮了,快步走到沈良身邊“小沈,這是怎麼回事?”
    “應該是燃燒效率提高了。”沈良盡量保持淡定,“改變了燃燒室的角度,熱量更集中。”
    450度,480度,500度
    省科委的研究員拿著筆記本,飛快地記錄著數據。他的表情從最初的漠然變成了專注,現在已經是震驚了。
    “升溫速度比理論值快了一倍多!”他喃喃道。
    沈良心里暗爽,但臉上還是保持著適度的驚訝“沒想到效果這麼明顯。”
    爐溫繼續攀升,很快就到了目標溫度600度。按照以往的經驗,這個時候溫度會開始波動,很難穩定。
    但今天不一樣。
    溫度表的指針穩穩地停在600度,幾乎沒有任何波動。
    車間里徹底安靜了。
    所有人都瞪大眼楮看著溫度表,生怕看錯了什麼。
    “這這怎麼可能?”老工程師李科長推了推眼鏡,“溫度這麼穩定?”
    “誤差不超過2度。”研究員的聲音有些顫抖,“這個精度已經達到了進口設備的水平!”
    張處長激動得臉都紅了,一把拍在沈良肩膀上“好小子!你這是給咱們廠爭大臉了!”
    沈良謙虛地笑笑“運氣好而已。”
    “什麼運氣!這是實實在在的技術!”張處長興奮地轉身對其他領導說,“看見了嗎?這就是我們自己的人才!”
    接下來的幾個小時里,4號爐的表現堪稱完美。不僅升溫快,溫度穩定,連能耗都比原來降低了15。
    小王興奮得手舞足蹈“師父,您太厲害了!這簡直是奇跡!”
    “別激動。”沈良擺擺手,但心里其實比誰都高興。
    測試持續了整整一天。溫度控制精準,能耗大幅下降,就連爐子的使用壽命看起來也會延長不少。
    晚上,車間終于安靜下來。
    張處長拉著沈良到辦公室單獨談話。
    “小沈啊,說實話,你這個改造方案是怎麼想出來的?”張處長點燃一支煙,“我干了這麼多年,從來沒見過這麼神奇的事。”
    沈良早就準備好了說辭“其實就是在圖書館看到一些資料,然後結合實際情況分析出來的。”
    “什麼資料?”
    “國外的一些技術期刊,還有甦聯的一本工業手冊。”沈良隨口編著,“主要是啟發了我對熱力學循環的理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張處長似懂非懂地點頭“那些外國期刊我也看過,怎麼就沒你想得這麼深?”
    “可能是角度不同吧。”沈良笑笑,“我比較喜歡從基礎原理入手。”
    兩人又聊了一會兒,張處長越聊越興奮。他已經開始考慮把這個改造方案推廣到其他爐子上了。
    “小沈,你準備一份詳細的技術報告。”張處長說,“我要上報給市里,這麼好的成果不能埋沒了。”
    沈良點頭答應,心里卻在盤算著下一步的計劃。
    4號爐的成功只是開始,他還有更大的野心。
    連鑄機,轉爐,還有電弧爐這些設備的改造潛力都很大。只要一步步來,他完全可以在這個時代掀起一場技術革命。
    第二天一早,消息就傳遍了整個廠子。
    “听說了嗎?4號爐改造成功了!”
    “真的假的?效果怎麼樣?”
    “升溫速度快一倍,能耗還省了15!”
    “不可能吧?這麼夸張?”
    食堂里,車間里,辦公樓里,到處都在討論這件事。
    沈良成了廠里的紅人。走到哪里都有人跟他打招呼,詢問技術細節。
    “沈工,能不能給我們車間的爐子也改造一下?”
    “小沈,有空來我們那兒指導指導?”
    面對這些請求,沈良都很謙虛地回應,但心里已經開始規劃改造的優先級了。
    中午時分,一個意外的訪客出現在車間門口。
    “請問沈良同志在嗎?”來人穿著中山裝,戴著眼鏡,看起來文質彬彬。
    “我就是。”沈良走過去,“您是?”
    “我是市科委的王主任。”來人伸出手,“專程來了解4號爐改造的情況。”
    沈良心里一緊。市里的人這麼快就來了?看來這件事的影響比他想象的還要大。
    “王主任,您請坐。”沈良趕緊招呼。
    王主任沒有客套,直接問道“听說你們的改造效果很好?能具體介紹一下嗎?”
    沈良組織了一下語言,開始詳細介紹改造的思路和結果。
    王主任听得很認真,不時點頭,偶爾還會問幾個技術問題。
    “你今年多大?”王主任突然問。
    “26。”
    “學歷?”
    “大專。”
    王主任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很不錯。年輕有為。”
    接下來,王主任要求實地查看4號爐的運行情況。
    沈良帶著他來到爐子旁邊,詳細講解了每個改造點的作用。
    “這個導熱片的設計很巧妙。”王主任蹲下身仔細觀察,“是你自己想出來的?”
    “嗯,主要是考慮到熱量傳遞的路徑。”沈良解釋道。
    喜歡1980重生重工帝國的誕生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1980重生重工帝國的誕生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