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間里,一群工人圍在3號爐附近,兩個身影在人群中央激烈對峙。
說話的是車間老師傅趙大山,五十多歲,滿臉胡茬,正指著一張圖紙破口大罵“這簡直是胡鬧!爐溫控制系統改成這樣,爐子非得炸了不可!”
被罵的是年輕工人張小軍,二十出頭,臉漲得通紅“師傅,您看看這個溫度曲線圖,沈工算得很仔細的”
“仔細個屁!”趙大山一拍桌子,圖紙都跳了起來,“小子,你才進廠幾年?我在這爐子前干了十八年!什麼溫度什麼曲線,我閉著眼楮都知道!”
沈良推門進來,車間瞬間安靜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趙大山看見沈良,火氣更大了“沈技術員,你來得正好。你這改造方案是不是有問題?”
沈良走到圖紙前,仔細看了看張小軍畫的示意圖。這小子理解能力不錯,把自己昨天講的要點都標注出來了。
“趙師傅,哪里有問題?”沈良語氣平和。
“哪里都有問題!”趙大山指著圖紙上的一個標記,“你看這個,溫控點改到這個位置,爐膛溫度會失控的!”
沈良心里暗笑。趙大山說的確實是傳統理論的觀點,但他用的是後世的先進技術思路。
“趙師傅,您說得對。”沈良點點頭,“按照傳統方法,確實會失控。”
趙大山得意地哼了一聲“你看,我就說嘛”
“但是,”沈良話鋒一轉,“如果我們采用分段控溫的方法呢?”
“分段控溫?”趙大山皺眉,“什麼意思?”
沈良走到黑板前,拿起粉筆開始畫圖“您看,傳統的溫控是這樣的,一個點控制整個爐膛溫度。但我們可以把爐膛分成三段,每段設一個控制點”
隨著沈良的講解,圖形在黑板上逐漸清晰。工人們圍過來,眼神專注。
張小軍興奮地叫道“對對對!就是這個意思!這樣溫度控制更精確!”
趙大山瞪了他一眼“你懂什麼!”然後轉向沈良,“小沈,這理論听著不錯,但實際操作呢?分段控溫需要三套控制設備,咱們廠哪來這麼多錢?”
這確實是個現實問題。沈良早就想到了。
“趙師傅,如果我告訴您,用現有設備就能改造呢?”
“不可能!”趙大山斷然搖頭。
沈良放下粉筆,走到3號爐旁邊,拍了拍爐壁“這台爐子的控制系統是電子管的對吧?”
“對啊。”
“電子管雖然老舊,但穩定性好。我們可以利用現有的電路,增加幾個繼電器和溫度傳感器,就能實現分段控制。”
趙大山愣住了。他雖然實踐經驗豐富,但理論知識有限,听不懂這些技術細節。
旁邊一個戴眼鏡的中年技術員插話了“沈工,您說的繼電器邏輯控制,我懂一點。但這種改造風險很大啊。萬一出錯”
這人叫李志華,是車間的副技術員,平時就愛鑽研技術。
沈良看向他“李師傅,您擔心什麼?”
“萬一控制邏輯出錯,爐溫失控,整個爐子可能報廢。”李志華推了推眼鏡,“到時候誰來承擔責任?”
車間里又安靜了。這確實是核心問題。
沈良環視一圈,每個人臉上都寫著擔心。他們不是質疑技術,而是害怕承擔責任。
“責任由我來承擔。”沈良語氣堅定。
“你承擔?”趙大山冷笑,“小沈,這可不是鬧著玩的。3號爐要是廢了,損失幾十萬!你一個月工資才多少錢?”
“趙師傅說得對。”沈良點頭,“但如果改造成功,產量能提高101novel.com,質量也能大幅改善。一年下來,為廠里增收上百萬。這筆賬怎麼算?”
工人們開始竊竊私語。有人在算經濟賬,有人在擔心風險。
就在這時,車間主任老馬走了進來。
“都在這兒干什麼呢?”老馬四十多歲,聲音洪亮,“不干活了?”
趙大山趕緊解釋“馬主任,沈技術員要改造3號爐,我們在討論技術方案。”
老馬走過來看了看黑板上的圖,皺起眉頭“改造?誰批準的?”
“廠長批準的。”沈良拿出劉建國簽字的文件。
老馬接過文件看了幾遍,臉色變得復雜起來。作為車間主任,他最怕的就是出事故。
“沈工,改造是好事,但安全第一啊。”老馬語重心長,“3號爐是咱們車間的主力設備,萬一出問題”
“馬主任,您放心。”沈良理解他的擔心,“所有改造都會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進行。而且廠里會派專家組來指導。”
听到有專家組,老馬稍微松了口氣。但還是有些猶豫。
這時,張小軍突然開口“馬主任,我覺得沈工的方案很靠譜。昨天他給我們講的那些理論,我回去查了資料,都能對得上。”
“你查什麼資料?”趙大山不屑地說,“小子,書本上的東西和實際能一樣嗎?”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師傅,您別小看理論。”張小軍漲紅了臉,“沈工說的那個分段控溫,我覺得比現在的控制方式科學多了。”
“科學?”趙大山氣笑了,“我十八年的經驗不科學?”
眼看兩人又要吵起來,沈良趕緊打圓場“趙師傅,您的經驗當然寶貴。但技術總要進步對吧?我們這次改造,就是要把您的實踐經驗和新理論結合起來。”
趙大山哼了一聲,不再說話。
老馬在旁邊思考了半天,最終開口“這樣吧,沈工。改造可以,但要分步進行。先改一小部分,測試沒問題再繼續。”
“完全同意。”沈良點頭,“本來就打算分步改造。”
“那好。”老馬拍板,“今天先把方案細化,明天開始準備材料。趙師傅,你也配合一下。”
趙大山勉強點了點頭。
沈良心里暗暗松了口氣。第一關算是過了。
散會後,張小軍興奮地跑到沈良身邊“沈工,我太佩服您了!剛才那些理論,說得太棒了!”
“別急著佩服。”沈良笑了笑,“等改造成功了再說。”
“一定能成功的!”張小軍滿臉崇拜,“沈工,您還有什麼需要我做的?”
沈良想了想“你去把3號爐的所有技術資料找來,包括歷年的維修記錄。越詳細越好。”
“沒問題!”張小軍一溜煙跑了。
王德昌走過來,壓低聲音“小沈,你有把握嗎?”
沈良看了看周圍,確認沒人注意,才小聲說道“八成把握。”
“才八成?”王德昌有些擔心。
“技術改造哪有百分百的把握?”沈良苦笑,“但不試試,永遠不知道結果。”
就在這時,車間門口出現了一個熟悉的身影。
“小沈!”
沈良轉頭一看,竟然是昨天見過的那個神秘老工程師——錢老。
今天的錢老穿著一身工作服,看起來比昨天隨和多了。
“錢老,您怎麼來了?”沈良有些意外。
錢老走過來,看了看黑板上的圖“听說你要改造3號爐?”
“是的。”
“有意思。”錢老仔細研究著圖紙,“分段控溫,這個思路不錯。但是”
錢老停頓了一下,眼神變得銳利起來“這種控制邏輯,你從哪里學來的?”
沈良心中一緊。錢老顯然是內行,一眼就看出了關鍵問題。
“是我自己琢磨出來的。”沈良盡量保持鎮定。
“自己琢磨?”錢老盯著沈良的眼楮,“小伙子,這種控制理論可不是隨便琢磨就能想出來的。”
車間里的氣氛突然變得緊張起來。趙大山等人都停下手頭的活,豎起耳朵听。
沈良知道,這是一個關鍵時刻。錢老的懷疑如果傳出去,自己的麻煩就大了。
“錢老,您說得對。”沈良坦誠地說,“這些理論確實不是我原創的。我是從一些國外的技術資料上看到的。”
“國外資料?”錢老挑了挑眉毛,“什麼資料?”
沈良早就準備好了說辭“去年我在省圖書館查資料時,看到了一些外文期刊。雖然看不太懂,但其中的一些圖表和公式給了我啟發。”
這個解釋合情合理。80年代初,國外的技術期刊確實會流入國內的大型圖書館。
錢老點了點頭“原來如此。不過,看懂外文期刊可不容易。你的英語水平不錯啊。”
“只是略懂一些。”沈良謙虛地說。
錢老又看了看圖紙,突然問道“那你覺得,這個方案的最大難點在哪里?”
沈良思考了一下“控制精度。分段控溫要求每個溫度點的誤差不能超過5度,這對傳感器和控制電路都是很大的挑戰。”
“不錯。”錢老滿意地點頭,“還有呢?”
“響應速度。三段控制需要協調配合,任何一段反應慢了,都會影響整體效果。”
錢老的眼中閃過一絲贊賞“看來你想得很周全。不過,這些問題你打算怎麼解決?”
沈良指著爐子“傳感器的問題,我準備用熱電偶串聯的方法來提高精度。至于響應速度,可以通過調整繼電器的動作時間來優化。”
錢老听完,沉默了好一會兒。車間里安靜得只能听到爐子的運轉聲。
最後,錢老緩緩開口“小沈,你這個方案”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等待錢老的判斷。
“很有創新性。”錢老的話讓大家松了口氣,“如果能成功實施,確實能大幅提高爐子的效率。”
趙大山不服氣地嘀咕“理論歸理論,實際操作還不知道怎麼樣呢。”
錢老听見了,轉向趙大山“老趙,你在這爐子前干了多少年了?”
“十八年。”趙大山挺起胸膛。
“那你應該比誰都清楚,這台爐子的問題在哪里。”錢老語重心長,“溫度不均勻,熱效率低,這些問題困擾了我們多少年?現在有人提出解決方案,為什麼不試試?”
趙大山被說得啞口無言。
錢老又轉向沈良“不過,小沈,理論再好,也要經得起實踐檢驗。你有信心嗎?”
“有。”沈良堅定地回答。
“好。”錢老拍了拍沈良的肩膀,“那我就等著看你的成果了。”
說完,錢老轉身就要走。走到門口時,又回過頭“對了,小沈,改造過程中如果遇到什麼技術難題,可以來找我。”
“錢老,您”沈良有些意外。
“我雖然退休了,但還是希望看到咱們國家的工業技術能有所進步。”錢老笑了笑,“你們年輕人有想法,有干勁,這是好事。”
錢老走後,車間里的氣氛明顯輕松了很多。連趙大山的臉色也緩和了不少。
張小軍興奮地跑回來“沈工,資料找到了!3號爐從1965年投產到現在,所有的技術檔案都在這里!”
沈良接過厚厚的檔案袋,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有了這些詳細資料,改造的成功率又提高了幾分。
“好,今天就到這里。”沈良對大家說道,“明天我們開始制定詳細的改造計劃。”
工人們陸續散去,車間又恢復了正常的生產節奏。
喜歡1980重生重工帝國的誕生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1980重生重工帝國的誕生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