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重生︰重工帝國的誕生

第361章 號爐的修復情況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獅城布衣 本章︰第361章 號爐的修復情況

    第二天一早,工廠的2號高爐前就聚集了不少人。

    消息傳得很快,連其他車間的工人都跑來看熱鬧。

    畢竟,用一個年輕技術員的“土方子”來修復價值幾十萬的高爐,這在整個鋼鐵廠歷史上還是頭一回。

    沈良早早就到了現場,仔細檢查著準備好的材料。

    昨晚他幾乎沒怎麼睡,腦海中反復推演著修復的每一個步驟。

    雖然實驗室測試成功了,但真正的生產環境要復雜得多,任何一個細節的疏漏都可能導致失敗。

    “小沈,緊張嗎?”老陳拍了拍他的肩膀。

    “有點,”沈良坦誠地說,“畢竟這是第一次在實際生產中應用。”

    王德昌陰沉著臉走了過來,身後跟著幾個施工工人。

    他掃了一眼沈良準備的材料,冷冷地說“開始吧,我倒要看看你這個神奇的涂料到底有多厲害。”

    2號高爐已經停產降溫了兩天,內部溫度降到了400度左右——這是能夠進行修復作業的最低溫度。

    再低的話,爐體結構可能會因為急劇冷卻而出現問題。

    沈良戴上防護面具,手持噴槍走向爐內。

    高爐內部的環境極其惡劣,400度的高溫讓空氣都扭曲變形,刺鼻的硫磺味和煤焦味混合在一起,幾乎讓人窒息。

    “小心點,”老陳在外面喊道,“有問題馬上出來。”

    沈良點點頭,開始仔細觀察爐壁的損壞情況。

    2號爐的問題比他預想的要嚴重一些——爐壁上有幾條明顯的裂紋,最長的一條接近兩米,最寬處有三公分。如果不及時修復,整個爐壁都有可能垮塌。

    “裂紋比報告中的要嚴重,”沈良從爐內出來,擦了擦額頭的汗,“需要分三次施工,每次間隔兩小時讓涂料充分固化。”

    王德昌皺著眉頭“三次施工?你之前可沒說過需要這麼長時間。”

    “技術方案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沈良平靜地說,“如果一次性涂得太厚,可能會在冷卻過程中開裂。”

    “又是可能,又是調整,”王德昌諷刺道,“我看你就是心里沒底,在那里胡亂猜測。”

    劉建國有些不悅“老王,專業的技術問題你就別指手畫腳了。小沈既然這麼說,肯定有他的道理。”

    王德昌的臉更黑了。

    在廠里,他一向是技術權威,什麼時候輪到一個年輕人來教他做事?但偏偏他又確實不懂耐火材料的具體工藝,只能憋著一肚子氣。

    第一次涂料施工開始了。

    沈良小心翼翼地將調配好的涂料噴涂到裂紋處,動作穩定而精準。

    涂料在高溫環境下迅速固化,形成了一層略顯粗糙但十分致密的保護層。

    “溫度監測正常,涂層附著良好,”負責監測的技術員報告。

    兩小時後,第二次施工。

    沈良在第一層涂料的基礎上又噴涂了一層,這次的涂料配方略有調整,添加了更多的結合劑來增強附著力。

    圍觀的工人們議論紛紛

    “你們說這能行嗎?看著挺像那麼回事的。”

    “誰知道呢,反正咱們也不懂。”

    “我覺得小沈這小伙子挺有本事的,你看他那操作,多專業啊。”

    “專業個屁,我看就是瞎搞。真要是出了問題,停產損失誰來承擔?”

    第三次施工結束後,已經是下午三點。

    沈良從爐內出來,整個人都被汗水浸透了,防護服上沾滿了涂料和灰塵。

    “現在需要等待24小時讓涂料完全固化,然後才能開始升溫測試,”沈良脫下防護面具,聲音有些沙啞。

    王德昌看了看表“24小時?這意味著我們要損失至少三天的產量。如果你的方案失敗了,這個責任你承擔得起嗎?”

    沈良沒有立即回答,而是從口袋里掏出一張紙遞給劉建國“劉廠長,這是我寫的技術責任書。如果修復失敗造成損失,我願意承擔相應責任,包括賠償和處分。”

    劉建國接過紙張看了看,上面用工整的字體寫著詳細的責任承諾。這讓他對沈良更加刮目相看——一個年輕的技術員,敢于承擔如此重大的責任,這種擔當精神確實可貴。

    “不用寫這些,”劉建國將紙張還給沈良,“技術創新本來就有風險,工廠會承擔的。你安心做好技術工作就行。”

    王德昌在一旁冷哼了一聲,但沒再說什麼。他心里有種說不出的憋屈——本來想看沈良出丑,結果人家表現得如此專業和負責,反倒顯得他像個小人。

    晚上,沈良回到宿舍後並沒有休息,而是繼續翻閱著從圖書館借來的技術資料。他知道,真正的考驗還在後面。24小時後的升溫測試,才是驗證修復效果的關鍵時刻。

    宿舍里的室友李強好奇地問“沈良,你這次要是成功了,是不是要升職加薪了?”

    “升職加薪倒是其次,”沈良頭也不抬地說,“關鍵是能為工廠解決實際問題。”

    “你就別裝了,誰不想往上爬啊,”李強笑道,“不過說真的,你這技術確實牛逼。我听車間的老師傅們都在議論,說你這個方法要是成功了,能給工廠省下幾十萬的維修費用。”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沈良放下書本,看向窗外的夜空。1980年的幾十萬,那可是一筆巨款。但對他來說,這只是個開始。他真正的目標,是要在這個時代點亮整個中國重工業的科技樹。

    第二天下午,升溫測試正式開始。工廠幾乎所有的技術人員都聚集在2號爐前,連廠長劉建國也親自到場監督。

    “升溫速度按照標準流程,每小時提升50度,”沈良對操作人員說道,“一旦發現異常,立即停止升溫。”

    爐溫開始緩慢上升500度、600度、700度

    每當溫度計的指針跳動一下,現場的人們就屏住呼吸。王德昌雖然嘴上不說,但眼楮緊緊盯著監測儀表,手心里都是汗。

    800度、900度、1000度

    “涂層狀態良好,沒有開裂或脫落現象,”監測人員報告。

    1100度、1101novel.com0度、1300度

    圍觀的工人們開始小聲議論,語氣中帶著越來越明顯的興奮

    “我去,真的沒問題啊!”

    “小沈這技術可以啊,比那些老工程師還厲害。”

    “王德昌那張臉現在黑得跟鍋底似的。”

    當溫度達到1450度時,也就是2號爐的正常工作溫度,沈良修復的涂層依然完好無損。監測數據顯示,涂層表面溫度分布均勻,沒有任何異常熱點。

    “成功了!”老陳激動地大喊一聲,現場頓時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

    沈良長長地松了一口氣,臉上終于露出了笑容。但他知道,這只是第一步。真正的挑戰還在後面——如何將這項技術標準化、產業化,讓更多的工廠受益。

    王德昌站在人群後面,臉色復雜。作為一個老技術員,他當然能看出這次修復的技術價值。但承認一個年輕人的成功,對他來說確實是件困難的事情。

    劉建國走到沈良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小沈,你為工廠立了大功。我會向上級匯報,推薦你參加下個月的全省技術交流會。”

    全省技術交流會?沈良心中一動。他記得,1980年的技術交流會上,正是討論引進國外先進設備的關鍵時期。如果能在那個場合發聲,或許能改變一些歷史的軌跡。接下來的幾天里,2號爐的成功修復在整個鋼鐵廠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工人們談論最多的就是那個年輕的技術員沈良,而那些原本對他持懷疑態度的老工程師們,也不得不重新審視這個看起來平平無奇的年輕人。

    王德昌在辦公室里來回踱步,心情煩躁得很。作為工廠的技術權威,他原本以為沈良的方法不過是異想天開,沒想到竟然真的成功了。更讓他不爽的是,現在連那些平時對他畢恭畢敬的技術員們,都開始私下議論沈良的“神奇手法”。

    “小王,你過來一下。”王德昌叫住了正路過的技術員王小軍。

    “王工,您找我有事?”王小軍恭敬地問道。

    “你跟那個沈良平時接觸多嗎?”王德昌看似隨意地問道。

    “不多,不過听說他平時喜歡泡圖書館,看各種技術資料。”王小軍如實回答。

    “哼,看書厲害有什麼用,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標準。”王德昌冷哼一聲,但心里卻有些發虛。他知道,沈良這次的成功並非僥幸,而是有著扎實的理論基礎。

    與此同時,沈良正在工廠的實驗室里,仔細分析著涂層材料的各項性能數據。他要將這次的成功經驗總結成一套完整的技術方案,為即將到來的全省技術交流會做準備。

    “沈良,你在忙什麼呢?”老陳推門進來,手里拿著一份報紙。

    “在整理技術資料,”沈良頭也不抬地說,“準備寫一份關于耐火涂層改進的技術報告。”

    “你看看這個,”老陳興奮地把報紙攤開,“《工人日報》上刊登了咱們廠2號爐修復成功的消息,還特別提到了你的名字!”

    沈良接過報紙一看,果然在工業版面上有一小段報道《某鋼鐵廠技術員創新涂層工藝,成功修復高爐》。雖然只有短短幾百字,但確實提到了他的名字和技術創新。

    “這下好了,你可是出名了!”老陳拍著沈良的肩膀笑道,“我听說省里的一些專家也注意到了這個報道,可能會專門來咱們廠考察。”

    沈良心中暗喜。在這個信息傳播相對閉塞的年代,能夠在全國性的報紙上露臉,確實是一個很好的宣傳機會。這對他接下來的計劃很有幫助。

    就在這時,廠長辦公室的電話響了。劉建國接起電話,對方的聲音讓他頓時緊張起來。

    “什麼?省里的張副廳長要來視察?明天就到?”劉建國的聲音都有些變調,“好好好,我們一定做好接待工作。”

    掛斷電話後,劉建國立即召集各部門負責人開會。會議室里,氣氛緊張得如同拉滿的弓弦。

    “同志們,省工業廳張副廳長明天要來咱們廠視察,主要是想了解2號爐的修復情況。”劉建國嚴肅地說,“這是咱們廠的重大機遇,絕對不能出任何差錯。”

    “廠長,需要我準備什麼材料嗎?”技術科長趙明華緊張地問。

    “準備是要準備,但關鍵人物是沈良。”

    劉建國的目光掃向在座的眾人,“這次修復的技術方案是他提出的,操作也是他指導的。張副廳長肯定要詳細了解技術細節。”

    王德昌的臉色更加難看了。

    他沒想到,一個普通技術員竟然能驚動省里的領導。

    這讓他這個技術科副科長的臉往哪里擱?

    “沈良現在在哪里?”劉建國問道。

    “應該在實驗室,”趙明華回答,“他這幾天一直在那里整理技術資料。”

    “你馬上去叫他過來,我要跟他談談明天的接待安排。”劉建國吩咐道。

    喜歡1980重生重工帝國的誕生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1980重生重工帝國的誕生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1980重生︰重工帝國的誕生》,方便以後閱讀1980重生︰重工帝國的誕生第361章 號爐的修復情況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1980重生︰重工帝國的誕生第361章 號爐的修復情況並對1980重生︰重工帝國的誕生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