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重生︰重工帝國的誕生

第359章 局部快速修補技術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獅城布衣 本章︰第359章 局部快速修補技術

    沈良立即推開門走了出去,李雯緊隨其後,劉建國也跟了上來。

    “王部長,出什麼事了?”沈良問道。

    王部長臉色凝重,手里拿著一份電報“剛剛收到消息,鞍鋼那邊的二號高爐出了嚴重事故。爐壁局部燒穿,損失慘重,現在急需技術支援。”

    “燒穿?”沈良眉頭一皺,“是爐襯材料出了問題?”

    “具體情況還不清楚,但是現場很危險。”王部長看著沈良,“沈良,你在鋼鐵冶煉方面有經驗,我想派你去現場看看。”

    劉建國在旁邊插話道“王部長,這種事故現場很復雜,需要有豐富實戰經驗的工程師去處理。沈良畢竟剛調到部里,是不是有點”

    “我可以去。”沈良直接打斷了劉建國的話,“什麼時候出發?”

    王部長點點頭“越快越好。火車票已經訂好了,今晚八點的車。”

    李雯主動開口“王部長,我也想去。這次事故對我的研究有參考價值。”

    “好,你們兩個一起去。”王部長轉身準備離開,又回頭對沈良說,“這次任務很重要,鞍鋼是我們國家的鋼鐵重鎮,不能有任何閃失。”

    劉建國看著沈良和李雯匆忙收拾東西的樣子,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本想借著質疑試驗爐投資的事情給沈良制造點麻煩,沒想到這家伙又有了出風頭的機會。

    “沈工程師,”劉建國陰陽怪氣地說,“這種大事故可不是開玩笑的,萬一處理不好,影響可就大了。”

    沈良頭也不抬地整理著資料“放心,我心里有數。”

    李雯看不慣劉建國的嘴臉“劉工程師,與其在這里說風涼話,不如想想怎麼為同行幫助。”

    劉建國被噎得說不出話來,只能眼睜睜看著兩人離開辦公室。

    傍晚時分,北京站。

    沈良和李雯提著行李箱走向站台。北方的冬天來得早,寒風刺骨,站台上的人們都裹著厚厚的棉衣。

    “沈工程師,你對這次事故有什麼預判嗎?”李雯邊走邊問。

    “從描述來看,應該是高溫條件下爐襯材料失效導致的。”沈良分析道,“但具體原因還得到現場才能確定。可能是材料本身的問題,也可能是操作不當。”

    上了火車,兩人被安排在同一個軟臥包廂。列車緩緩啟動,窗外的夜景向後飛逝。

    李雯打開筆記本,開始梳理相關的技術資料。借著昏黃的車廂燈光,沈良看到她專注工作的側臉,心里不由得升起一絲敬佩。

    “李博士,你為什麼選擇鋼鐵冶金這個專業?”沈良好奇地問。

    李雯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復雜的情緒“我父親是老鋼鐵工人,從十六歲就在鋼廠干活。我小時候經常听他說,咱們中國的鋼鐵工業太落後了,好多關鍵技術都被外國人卡著脖子。”

    “所以你就決定學這個專業?”

    “對。”李雯點點頭,“我想用自己的知識改變這種局面,讓中國的鋼鐵工業真正強大起來。”

    沈良心中一動,這個想法和他穿越前的理想完全一致。

    “那你呢?”李雯反問道,“以你的技術水平,完全可以去更輕松的崗位,為什麼要選擇這種充滿挑戰的工作?”

    沈良望著窗外的夜色,緩緩說道“可能是使命感吧。我總覺得,作為一個中國人,應該為國家的工業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兩人聊著聊著,話題就轉到了技術問題上。李雯拿出剛才討論的特種鋼冶煉方案,繼續和沈良探討細節。

    “你這個溫控系統設計得很巧妙,”李雯指著圖紙說,“但我覺得還有改進的空間。”

    “哦?你有什麼想法?”

    “我們可以引入反饋控制的概念,”李雯在紙上畫了幾個圓圈,“通過傳感器實時監測爐溫變化,然後自動調節加熱功率。”

    沈良眼前一亮。他雖然知道未來的自動化控制技術,但在1980年要實現這種精密控制確實需要很多創新思路。

    “這個想法很好,但關鍵是傳感器的精度和耐高溫性能。”沈良說。

    “我在科學院的實驗室里見過一些新型的熱電偶傳感器,精度比現在常用的要高很多。”李雯興奮地說,“如果能應用到工業生產中”

    兩人越聊越投機,完全忘記了時間。直到列車員過來提醒該熄燈休息了,他們才意識到已經聊了三個多小時。

    第二天上午,火車抵達鞍山站。

    一下車,沈良就感受到了這座重工業城市特有的氛圍——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鋼鐵味道,遠處的高爐冒著白煙,到處都是忙碌的工人。

    鞍鋼的一位副總工程師老張親自來接站,臉上寫滿了焦慮。

    “沈工程師,李博士,你們總算來了!”老張握著沈良的手,“現在情況很緊急,二號高爐已經停產兩天了,每天的損失都是天文數字。”

    車子駛入鞍鋼廠區,沈良透過車窗看到了那座出事的高爐。巨大的鋼鐵結構體矗立在那里,但明顯能看出爐體中部有一塊區域被臨時圍擋遮住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具體是什麼情況?”沈良問道。

    老張嘆了口氣“前天晚上值班的時候,爐溫突然異常升高,操作工按照程序調節,但是沒有效果。半小時後,爐壁就出現了燒穿現象,高溫鋼水直接噴射出來。”

    “有人員傷亡嗎?”李雯關切地問。

    “幸好發現得及時,人員都撤離了,但是設備損失很大。而且最關鍵的是,我們現在找不到事故的根本原因。”

    車子停在高爐附近,沈良和李雯跟著老張走向現場。還沒走近,就能感受到從爐體散發出來的熱浪。

    “溫度還是很高,”老張指著那些圍擋,“我們不敢讓人靠太近。”

    沈良仔細觀察著高爐的結構,腦海中快速分析著可能的原因。根據他的經驗,這種燒穿事故通常有幾種可能爐襯材料缺陷、冷卻系統故障、操作溫度過高,或者是原料成分異常。

    “能給我看看最近幾天的操作記錄嗎?”沈良問。

    老張立即安排人拿來了厚厚的一摞記錄表。沈良一頁頁仔細翻閱,李雯在旁邊幫助整理數據。

    突然,沈良在某一頁停了下來。

    “這里有問題,”他指著一串溫度數據,“你們看,在事故發生前的六個小時,爐溫曲線出現了異常波動。”

    老張湊過來仔細看“確實有波動,但幅度不大,當時我們以為是正常的溫度調節。”

    “不對,”沈良搖搖頭,“這種波動的頻率很有規律,不像是人為調節造成的。更像是某個設備出現了間歇性故障。”

    李雯也發現了異常“你們的冷卻水循環系統有沒有檢查過?”

    老張一愣“冷卻系統?那個一直運行正常啊。”

    沈良和李雯對視了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同樣的判斷。

    “現在能帶我們去看看冷卻系統嗎?”沈良問道。

    雖然有些疑惑,但老張還是帶著他們來到了高爐的冷卻設備區域。這里有復雜的管道系統和幾台大型水泵,運行聲音很大。

    沈良仔細觀察了一會兒,突然走到其中一台水泵前面,用手摸了摸泵體。

    “這台泵的振動有些異常,”沈良皺著眉頭說,“而且溫度也比其他幾台高。”

    老張趕緊叫來維修工人檢查。工人拆開泵體外殼一看,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涼氣——泵的葉輪有一個明顯的裂紋,導致冷卻水流量不穩定。

    “就是這個!”沈良拍了拍手,“冷卻水流量不穩定,導致爐壁局部區域散熱不均,長時間高溫作用下,爐襯材料就失效了。”

    老張佩服得五體投地“沈工程師真是厲害,這麼快就找到了癥結所在!”

    但沈良的表情並沒有輕松下來。他知道,找到原因只是第一步,更大的挑戰還在後面——如何修復受損的爐體,這才是真正考驗技術水平的時候。“修復爐體的難度可不小,”老張看著受損的高爐,憂心忡忡地說,“按照以前的經驗,這種程度的燒穿至少要停產一個月才能修好。”

    沈良繞著高爐轉了一圈,仔細觀察著燒穿點的位置和範圍。爐壁上那個黑洞洞的破口有臉盆那麼大,周圍的耐火磚已經完全燒毀,露出里面扭曲的鋼結構。

    “一個月太久了,”沈良搖搖頭,“現在正是生產旺季,停產這麼長時間,損失會很大。”

    李雯也在一旁記錄著爐體的損壞情況,听到沈良的話,她有些擔心地說“可是這種修復工作確實很復雜,涉及到高溫作業和特殊材料,不是一般的維修能比的。”

    老張苦笑道“是啊,而且我們廠里也沒有這種大修的經驗。按理說應該請冶金部的專家來指導,但那樣的話,光是等專家到位就要一個星期。”

    沈良沒有說話,而是繼續圍著高爐仔細觀察。他的腦海中快速檢索著後世的各種高爐維修技術,尋找著能夠快速有效解決問題的方案。

    突然,他停在了燒穿點的正下方,蹲下身子仔細觀察地面上散落的爐渣和耐火材料碎片。

    “有意思,”沈良拿起一塊燒過的耐火磚殘片,仔細端詳著,“你們這批耐火磚是什麼時候更換的?”

    “大概三個月前,”老張回答道,“當時是按照正常的維護計劃進行的。”

    沈良用手指搓了搓磚塊表面,發現質地比預想的要疏松。“這批磚的質量可能有問題。正常的耐火磚在這種溫度下不應該這麼容易燒毀。”

    李雯蹲下來和沈良一起檢查殘片,她也發現了異常“確實,這些磚的密度明顯不夠,而且氣孔很多。”

    老張听了,臉色變得有些難看“不會吧?這批耐火磚可是從省里的定點供應商那里采購的,價格還不便宜呢。”

    “價格高不等于質量好,”沈良站起身來,拍了拍手上的灰塵,“我懷疑這批磚在生產過程中偷工減料了。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冷卻系統只是輕微故障,就能造成如此嚴重的燒穿事故。”

    李雯若有所思地說“如果真是這樣,那就不只是修復的問題了,還涉及到整個爐襯的安全隱患。”

    老張的臉色更加凝重了“那豈不是說,即使修好了這一處,其他地方也可能隨時出問題?”

    沈良點點頭“很有這種可能。所以我們的修復方案不能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必須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正說著,廠長劉建國匆匆趕到了現場。他一臉焦急地問道“情況怎麼樣?多久能恢復生產?”

    老張簡要匯報了檢查結果,特別提到了沈良發現的問題。劉建國听完後,皺著眉頭看向沈良“小沈,你覺得有什麼辦法能盡快解決?”

    沈良深吸了一口氣,腦海中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修復方案。“劉廠長,我有一個想法,可能能在一個星期內恢復生產。”

    “一個星期?”劉建國眼中閃過一絲希望,“說說看。”

    “傳統的修復方法是把損壞的耐火磚全部拆掉,然後重新砌築,這確實需要很長時間。但我們可以采用一種創新的方法——局部快速修補技術。”

    沈良指著燒穿的部位繼續說道“首先,我們制作一個特殊的修補模塊,用高溫合金做骨架,填充改進配方的耐火材料。這個模塊可以在爐外預制完成,然後整體安裝到破損部位。”

    喜歡1980重生重工帝國的誕生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1980重生重工帝國的誕生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1980重生︰重工帝國的誕生》,方便以後閱讀1980重生︰重工帝國的誕生第359章 局部快速修補技術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1980重生︰重工帝國的誕生第359章 局部快速修補技術並對1980重生︰重工帝國的誕生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