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重生︰重工帝國的誕生

第343章 論證和驗證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獅城布衣 本章︰第343章 論證和驗證

    第一個發言的是省冶金學院的張教授。

    他用了整整四十分鐘的時間,詳細闡述了連鑄技術的理論基礎,從結晶學原理講到傳熱學模型,再到流體力學計算,可以說是面面俱到。

    台下的人听得頻頻點頭,不時在筆記本上記錄著什麼。

    接下來是鋼鐵設計院的王總工,他重點介紹了國外先進連鑄設備的技術特點,以及國內在引進這些技術時遇到的困難。

    “我們必須承認,在連鑄技術方面,我們與國外先進水平還有很大的差距。”王總工語重心長地說道,“無論是理論研究還是設備制造,都需要下更大的功夫。”

    台下響起了一陣贊同的掌聲。

    隨後,又有幾位專家依次發言,基本上都是在總結現狀、分析問題、提出建議。雖然內容很專業,但基本上都是在已有的框架內討論,缺乏真正的突破性思維。

    沈良在台下靜靜地听著,心中暗自搖頭。這些人確實都是專家,理論功底很扎實,但思維卻被框住了。他們討論的都是如何追趕國外先進技術,卻沒有人想過如何實現跨越式發展。

    “下面,請紅星鋼鐵廠的沈良同志發言。”主持人的聲音響起。

    會場里頓時安靜了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沈良。有些人的眼中帶著期待,更多的人則是懷疑和好奇。

    沈良緩緩站起身來,走向講台。他能感受到那些審視的目光,就像當年第一次在部里匯報工作時一樣。

    但是,他不再是那個剛畢業的愣頭青了。前世幾十年的積累,加上重生後的歷練,讓他充滿了自信。

    “各位領導,各位專家,”沈良站在講台上,聲音清晰而有力,“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不是現狀分析,也不是問題總結,而是一些關于未來的思考。”

    台下立刻傳來了竊竊私語聲。有人皺著眉頭,顯然對這個開場白不太滿意。

    沈良繼續說道“剛才各位專家都提到了我們與國外的差距,這個現實我們必須面對。但是,我想問一個問題我們是要永遠跟在別人後面追趕,還是要想辦法實現彎道超車?”

    這句話一出,會場里的議論聲更大了。

    “年輕人,話可不能這麼說,”張教授忍不住插話道,“技術發展有其客觀規律,欲速則不達。”

    沈良沒有被打斷,反而笑了笑“張教授說得對,技術發展確實有規律。但是,規律不等于束縛。有時候,換一個思路,可能會發現全新的可能性。”

    他在黑板上畫了一個簡單的示意圖“大家都知道,傳統的連鑄工藝存在很多問題。結晶器設計復雜、冷卻不均勻、鋼坯表面質量不穩定……這些問題的根源在哪里?”

    台下的人開始認真听起來,因為沈良提到的確實都是行業內的關鍵問題。

    “根源在于我們一直在模仿國外的技術路線,而沒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創新。”沈良的聲音變得更加有力,“我提議,我們可以考慮一種全新的連鑄工藝——薄板坯連鑄連軋技術。”

    這個名詞一出口,整個會場都安靜了下來。薄板坯連鑄連軋技術?

    台下的專家們面面相覷,顯然對這個概念感到陌生。就連一直保持嚴肅表情的鋼鐵設計院王總工,此時也不禁皺起了眉頭。

    “沈同志,你說的這個薄板坯連鑄連軋技術,能具體解釋一下嗎?”主持人忍不住問道。

    沈良點了點頭,在黑板上開始畫起更詳細的工藝流程圖“傳統的連鑄工藝,鑄坯厚度通常在101novel.com0250毫米,需要經過多道軋制工序才能得到成品板材。而薄板坯連鑄技術,可以直接鑄出5070毫米厚度的板坯,大大減少後續的軋制道次。”

    “這不可能!”張教授幾乎是脫口而出,“這麼薄的板坯,在連鑄過程中根本無法保證質量穩定性。國外都沒有成熟的技術,我們怎麼可能做到?”

    台下立刻響起了一陣贊同的議論聲。確實,按照現有的認知,張教授的質疑是有道理的。

    “張教授的擔心我理解,”沈良並沒有因為質疑而慌張,反而更加從容,“但是,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思考問題呢?”

    他用粉筆在黑板上重重地寫下幾個關鍵詞“振動冷卻、電磁攪拌、精確溫控。”

    “薄板坯連鑄的關鍵不在于簡單地減少厚度,而在于重新設計整個冷卻和凝固過程。”沈良轉身面對台下的專家們,眼神中閃爍著自信的光芒,“通過高頻振動的結晶器,可以防止鋼水粘附;通過電磁攪拌技術,可以改善鋼水的流動狀態;通過精確的溫度控制,可以確保凝固過程的均勻性。”

    王總工听到這里,臉色開始變得嚴肅起來。作為鋼鐵設計院的總工程師,他的技術敏感度告訴他,沈良說的這些並非空穴來風。

    “你說的這些技術要點,听起來似乎有一定的道理,”王總工緩緩開口,“但是,實現這些技術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和技術積累,我們現在的條件能支撐這樣的研發嗎?”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這個問題一出,會場里的氣氛變得更加凝重。確實,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就算技術路線可行,資源條件也是一個巨大的制約因素。

    沈良早就預料到會有這樣的質疑,他胸有成竹地說道“王總工說得對,技術創新確實需要投入。但是,我們不能因為困難就放棄嘗試。”

    他在黑板上寫下了一個數字“如果薄板坯連鑄連軋技術成功,可以減少60的軋制工序,節約30的能源消耗,提高101novel.com的成材率。這意味著什麼?”

    台下的專家們開始在心里計算這些數字帶來的經濟效益。如果真能實現這樣的技術指標,那將是革命性的突破。

    “更重要的是,”沈良的聲音變得更加激昂,“這項技術一旦成功,我們就不再需要跟在國外後面亦步亦趨,而是可以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技術道路!”

    張教授听到這里,臉上的表情開始松動。雖然他仍然對技術的可行性持懷疑態度,但沈良展現出的技術視野和創新思維,確實讓他刮目相看。

    “小沈,你的想法很大膽,”張教授斟酌著說道,“但是,從實驗室到工業化應用,中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你覺得應該如何推進這個項目?”

    這個問題問得很關鍵。在場的都是行業內的資深專家,他們見過太多雄心壯志最終夭折在實施階段的例子。

    沈良深吸一口氣,他知道這是關鍵時刻“我建議分三個階段推進。第一階段,進行理論研究和小規模實驗,驗證關鍵技術的可行性;第二階段,建設中試生產線,進行工藝優化;第三階段,建設工業化示範裝置,實現技術的產業化應用。”

    “每個階段都需要多長時間?需要多少投入?”冶金部的處長劉建國終于開口了。作為政府官員,他更關心的是項目的可操作性。

    “第一階段預計需要一年時間,投入約50萬元;第二階段需要兩年時間,投入約101novel.com0萬元;第三階段需要三年時間,投入約800萬元。”沈良報出的這些數字顯然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劉處長听到這些數字,眉頭微微皺起。一千多萬的投入,對于現在的中國來說,確實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投入確實不少,”劉處長說道,“但如果真能實現技術突破,這個投資回報比還是很可觀的。關鍵是,我們如何保證項目的成功率?”

    這個問題問得很尖銳。在場的每個人都知道,技術創新項目的風險很高,特別是這種跨越性的技術創新。

    沈良早就準備好了答案“我建議成立聯合研發團隊,集中全國相關領域的優秀人才。同時,與國外的先進企業進行有選擇的技術交流,學習他們的先進經驗,但不依賴他們的技術路線。”

    “說得容易,做起來難啊,”王總工感嘆道,“人才、資金、設備,哪一樣都不是輕易能解決的。”

    “王總工說得對,”沈良的語調突然變得沉穩而有力,“但是,如果我們不去嘗試,就永遠不知道自己的潛力有多大。三十年前,我們連煉鋼的基礎技術都沒有,現在不是也發展起來了嗎?”

    這句話說到了在場所有人的心坎里。

    確實,新中國的工業發展史,就是一部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業史。

    台下的議論聲漸漸平息下來,大家都在思考沈良提出的技術路線和發展策略。

    “沈同志的想法很有創意,”主持人總結道,“但是,從理論到實踐,還需要經過充分的論證和驗證。我建議,會後組織專門的技術論證會,邀請更多的專家參與討論。”

    沈良點頭表示贊同,但內心卻有些著急。

    他知道,官方的論證程序往往會拖很長時間,而時間對于技術創新來說,是最寶貴的資源。

    喜歡1980重生重工帝國的誕生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1980重生重工帝國的誕生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1980重生︰重工帝國的誕生》,方便以後閱讀1980重生︰重工帝國的誕生第343章 論證和驗證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1980重生︰重工帝國的誕生第343章 論證和驗證並對1980重生︰重工帝國的誕生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