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沈良就開始動手制作。
他先用耐火磚搭建了一個簡易的熔煉爐,然後用銅管做成了連鑄結晶器的雛形。
“沈工,這些管子怎麼彎成這樣?”小王看著復雜的管道系統,完全摸不著頭腦。
“這是冷卻水循環系統。”沈良耐心解釋,“鋼水在結晶器里冷卻凝固,形成鋼坯。關鍵是控制冷卻速度,太快會產生裂紋,太慢會影響質量。”
旁邊圍觀的工人們都听得雲里霧里,但看著沈良有條不紊的操作,心中都有些敬佩。
張志強也悄悄跑來看,嘴上雖然不說,但眼神中已經透露出一絲緊張。
到了第三天下午,沈良的模型終于完成了。雖然很簡陋,但基本原理都體現出來了。
“開始測試!”沈良宣布。
小王師傅點燃了熔煉爐,鐵水很快就熔化了。沈良仔細觀察著溫度計的讀數,等到合適的時候,他拉動了一個拉桿。
“咕嚕咕嚕——”
熔化的鐵水從中間包緩緩流出,進入了結晶器。冷卻水在銅管中循環,鐵水迅速凝固成型。
“成功了!”小王師傅激動地喊道。
其他工人也圍了過來,看著從結晶器下端緩緩拉出的鋼坯,都露出了驚訝的表情。
“這就是連鑄?”一個老工人問道。
“對,這就是連鑄的基本原理。”沈良擦了擦汗,“當然,實際的連鑄機要復雜得多,但基本原理就是這樣。”
張志強在人群外面,臉色變得極其難看。他怎麼也沒想到,沈良竟然真的能做出連鑄模型。
“沈工程師,您真是太厲害了!”李明華激動得聲音都在顫抖,“這個模型雖然簡單,但完全體現了連鑄的核心技術!”
“李處長,您看這技術有推廣價值嗎?”沈良問道。
“有!當然有!”李明華用力點頭,“我立刻向廳里匯報,申請專項資金。沈工程師,您願意擔任技術負責人嗎?”
“當然願意。”沈良心中暗喜,他知道自己的計劃又進了一步。
“那太好了!”李明華握住沈良的手,“沈工程師,您為國家做出了重大貢獻!”
劉建國也激動地說“沈工程師,您為我們廠爭了大光!我決定,再給您記一等功,獎金再加101novel.com00元!”
圍觀的工人們都爆發出了熱烈的掌聲。在這個年代,能夠掌握世界先進技術的人,絕對是人中龍鳳。
“各位,謝謝大家的支持。”沈良看著眾人,心中充滿了豪情,“但這只是開始。我們要做的,不僅是連鑄技術,還要讓中國的重工業技術走向世界前沿!”
“說得好!”李明華拍手叫好,“沈工程師,您的格局讓我佩服!”
就在這時,廠門口傳來了汽車的聲音。眾人回頭一看,是一輛黑色的紅旗轎車。
“這是誰來了?”劉建國有些疑惑。
車門打開,走下來一個穿著中山裝的中年男子。他身材魁梧,面色嚴肅,一看就是個重要人物。
“這位是?”沈良問道。
李明華臉色一變,立刻整理了一下衣服“這是省委工業部的張部長!”
張部長走了過來,目光在人群中掃視了一圈,最後落在了沈良身上。
“您就是沈良沈工程師?”張部長問道。
“是的,張部長。”沈良客氣地回答。
“我听說您開發了連鑄技術?”張部長的語氣很平靜,但眾人都能感受到其中的威嚴。
“是的,剛剛完成了模型測試。”沈良如實回答。
張部長走到連鑄模型前,仔細觀察了一會兒,然後點了點頭“很好,很有創意。沈工程師,您知道這項技術的意義嗎?”
“應該能提高鋼鐵生產效率,降低成本。”沈良謙虛地說道。
“不僅如此。”張部長語氣嚴肅,“連鑄技術是現代鋼鐵工業的核心技術之一。西方國家對我們嚴格封鎖,就是不想讓我們掌握這項技術。”
沈良心中一動,知道關鍵時刻到了。
“張部長,我有個想法。”沈良說道,“我們不僅要掌握連鑄技術,還要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開發出更先進的技術。”
“哦?”張部長眉頭一挑,“您有什麼具體想法?”
“我想組建一個重工技術研究所,專門攻關各種先進技術。”沈良說道,“不僅是連鑄,還有大型機械、發電設備等等。”
張部長沉默了一會兒,然後問道“沈工程師,您覺得需要多少資金?”
“前期啟動資金500萬,後續根據項目情況再追加。”沈良心中有數,這個數字在1980年算是天文數字,但對于技術突破來說,完全值得。
“500萬?”劉建國倒吸一口冷氣,這可是他們廠幾年的利潤啊!
張部長卻沒有絲毫猶豫“可以,我回去就向省委匯報。沈工程師,您願意擔任研究所所長嗎?”
“願意!”沈良毫不猶豫地回答。
“很好!”張部長伸出手,“沈工程師,希望您能為國家的重工業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沈良握住他的手,心中充滿了豪情壯志。他知道,自己的重工業帝國即將拉開序幕!就在兩人握手的瞬間,圍觀的工人們再次爆發出熱烈的掌聲。沈良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責任和使命感。
“張部長,我有個請求。”沈良松開手,神情嚴肅地說道,“我希望能夠在這個鋼鐵廠建立研究所的第一個分支機構。這里的工人們都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他們是最寶貴的財富。”
張部長點了點頭“這個想法很好。理論必須與實踐相結合。”
“沈工程師,您真的要帶著我們一起干?”老工人王師傅激動地問道。
“當然。”沈良轉身面對眾人,“技術創新不是一個人的事情,需要所有人的參與。我們要讓世界看看,中國工人的智慧和力量!”
就在這時,人群中傳來了一個不和諧的聲音
“切,說得好听,誰知道這個什麼連鑄技術能不能真正用到生產中?別到時候花了國家的錢,卻搞不出什麼名堂來。”
眾人回頭一看,說話的是廠里的副總工程師趙建設。他平時就對沈良這個年輕人很不服氣,覺得一個毛頭小子憑什麼受到這麼多關注。
“趙工程師,您有什麼意見?”張部長問道。
趙建設整了整衣服,走上前來“張部長,我覺得應該慎重一些。這個連鑄技術在國外雖然很先進,但我們的工業基礎薄弱,強行上馬可能會造成資源浪費。”
“您的意思是?”張部長的語氣變得冷淡了一些。
“我建議先做小規模試驗,確認技術可行性後再考慮大規模投入。”趙建設說道,“畢竟500萬不是小數目。”
沈良冷笑了一下“趙工程師,您覺得我們應該永遠跟在西方國家後面爬行嗎?”
“我沒有這個意思,但是…”
“沒有但是。”沈良打斷了他,“技術創新本身就是有風險的。如果我們總是畏首畏尾,什麼時候才能趕上世界先進水平?”
“沈工程師說得對。”張部長點頭贊同,“改革開放的春風已經吹來,我們必須要有敢想敢干的精神。”
趙建設臉色難看,但又不敢反駁張部長的話。
“張部長,我可以向您保證。”沈良信心滿滿地說道,“三個月內,我們一定能夠建成第一條連鑄生產線。不僅如此,我們還要在原有技術基礎上進行改進,讓它更適合我們的生產條件。”
“三個月?”趙建設嗤笑一聲,“沈工程師,您知道建設一條連鑄生產線需要多少設備嗎?光是訂購設備就需要半年時間。”
“我們可以自己制造。”沈良淡然回答。
“自己制造?”趙建設幾乎笑出聲來,“您以為這是搭積木嗎?連鑄設備的精度要求極高,我們根本沒有相應的加工能力。”
“趙工程師,您太小看我們工人的能力了。”老工人王師傅站出來說道,“我們雖然設備簡陋,但是手藝絕對不差。”
“對!”其他工人也紛紛表態,“沈工程師,您說怎麼干,我們就怎麼干!”
沈良心中感動,這就是中國工人的精神!在後世,正是靠著這種精神,中國才能夠在短短幾十年內成為世界制造業大國。
“張部長,我想現場給您演示一下我們的加工能力。”沈良說道,“王師傅,您能不能現場加工一個精密零件?”
“沒問題!”王師傅拍著胸脯保證。
沈良從口袋里掏出一張紙,快速畫了一個零件圖紙“這是連鑄機的關鍵部件——結晶器。我需要您按照這個尺寸精確加工出來。”
王師傅接過圖紙,仔細看了一會兒,然後點了點頭“沈工程師,您放心,我絕對給您加工出來。”
“王師傅,這個零件的精度要求是01毫米,您確定能做到嗎?”趙建設質疑道。
“01毫米?”王師傅愣了一下,這個精度確實很高。
沈良拍了拍王師傅的肩膀“別擔心,我來指導您。”
說著,沈良走到車床前,開始調整各種參數。他的動作非常熟練,顯然對設備操作非常了解。
“沈工程師,您還會操作車床?”李明華驚訝地問道。
“工程師不僅要會設計,還要會操作。”沈良一邊調整設備一邊說道,“只有深入了解生產工藝,才能設計出真正實用的技術。”
調整完設備後,沈良開始指導王師傅進行加工。他的指導非常精準,每一個細節都考慮到了。
“王師傅,刀具的進給速度要慢一些,這樣才能保證表面光潔度。”
“好的,沈工程師。”
“現在開始精加工,記住,一定要保持穩定的切削速度。”
在沈良的指導下,王師傅的操作越來越熟練。很快,一個精密的零件就加工完成了。
沈良拿起卡尺,仔細測量了零件的尺寸,然後滿意地點了點頭“完全符合要求!”
張部長走過來,親自查看了零件,不由得贊嘆道“確實很精密,完全看不出是用這種老設備加工出來的。”
趙建設臉色更加難看了。他沒想到沈良竟然真的能夠指導工人加工出如此精密的零件。
“張部長,您看,我們的工人完全有能力制造連鑄設備。”沈良自信地說道,“關鍵是要有正確的技術指導和科學的管理方法。”
“沈工程師,您的能力讓我刮目相看。”張部長真誠地說道,“我相信您一定能夠帶領團隊取得突破。”
“謝謝張部長的信任。”沈良握了握拳頭,“我們一定不會辜負期望。”
就在這時,廠門口又傳來了汽車的聲音。眾人回頭一看,這次來的是一輛軍綠色的吉普車。
車門打開,走下來一個穿著軍裝的中年男子。
他身材挺拔,眼神銳利,一看就是個久經沙場的軍人。
“這是誰?”眾人都有些疑惑。
喜歡1980重生重工帝國的誕生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1980重生重工帝國的誕生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