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燈子趙勝喊上自己的親信︰“王大人,你等我回去跟鄉親們商量商量,畢竟這關乎我們的未來。”
王選點頭︰“這是應該的,要不我讓民團們帶些糧食過去,證明我們的誠意?”
趙勝搖了搖頭︰“你這樣很難不讓鄉親們懷疑你的動機。”
“我去給他們說就好了。”
“也好。”
不過一段路程,點燈子趙勝很快回到了營地。
一群主事人圍在了一起。
點燈子趙勝︰“我們借糧食的澄城縣知縣想要我們去給他挖礦和種地,保證我們吃飽穿暖。”
“我覺得這次倒是真的。”
“趙先生,你說這澄城縣有很多田地等著人耕種,所以澄城知縣想要我們去幫忙?”
“趙先生,這當官的可信不得啊,你忘了當初當官的是怎麼對待你的嗎?”
“是啊,是啊,信不得啊,如果我們去了城里,就會任人宰割啦!”
清澗的百姓們紛紛勸阻趙勝。
趙勝點頭︰“之前我也是這麼想的,但是就在剛才,一隊長錢眼兒的人全部被澄城縣民團逮住了。”
“啊?錢眼兒手下可是有三千青壯呢!真嘟假嘟?”
趙勝道︰“真的,我親眼看見錢眼兒被大炮打死了,並且澄城縣還有五百騎兵,如果要害我們,根本等不到現在。”
跟著趙勝一起親信也紛紛開口︰“對啊,澄城縣的民團太厲害了,根本沒必要騙我們。”
點燈子趙勝沉聲說道︰“我們這一路走來,相互扶持,我們沒有搶掠窮人。”
“雖然借了很多糧食,但是我們知道,這欠的十有八九還不上了。”
“這陝北待不下去了,難道在山西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就能活下去嗎?”
清澗的鄉親們沉默了下來。
趙勝︰“到了山西,我們這些良善的人難道就能活下去嗎?”
“難道像其他隊那樣,劫掠百姓,最後被官府收拾掉?”
鄉親們︰“趙先生說的對,可是這澄城知縣值得我們信任嗎?”
趙勝苦笑︰“第一次我去借糧的時候,就注定了我們只能听他們的了。”
“錢眼兒在路上搞破壞,去打縣城的時候,被民團直接收拾了。”
“而我們這些不算太壞的人,反而得到了王知縣的五十石糧食支持,如今只能先相信他們倆。”
等到做決定的時候還是很快的。
趙勝點了五百人︰“其他人留在這里,情況不妙的話就往北邊黃龍山逃。”
清澗百姓淚眼婆娑︰“萬事小心啊,趙先生。”
想要在亂世得到安穩的日子,需要冒險。
四五百人朝著澄城縣走去,其他人則收拾糧食,準備看到底是去澄城縣過安穩日子還是朝著黃龍山去接著過流浪的日子。
白水縣,李冰得到信使的消息後趕緊招呼眾人。
“這王選太可惡了,現在居然知道搶奪人口了。”
甦詩雨笑道︰“那還不是以前遺留下的問題,現在他們的水利修建的差不多了。”
“大片荒地需要人耕種。”
“又有你給他們提供新的高產作物,王選又不算特別迂腐。”
“而他們礦山產出的鐵煤保證了百姓的溫飽,自然想要得到更多啊!”
李冰點頭︰“不如我們搶人吧,反正我們白水縣也有很多地方需要人。”
眾人︰“……”
這次錢眼兒的人是在澄城縣搞事情,俘虜全被知縣王選打包扔進了礦山。
但是點燈子這些人听信使說似乎有改造的價值,李冰便起了搶人的心思。
白水縣北部大片的農田沒人打理,浪費了十分可惜,這段時間修了很多水井,缺人啊!
李冰下定了心思︰“劉一刀,你看好白水縣,我和小甦師爺去澄城縣一趟。”
“對了,叫上農業部的馬大寶”
……
一行人坐著馬車朝著東邊澄城縣駛去。
路上李冰算著滿人退回去還需要三四個月。
如果歷史沒有改變的話。
蒙古那邊因為滿人入關,很久都沒做生意了,好在給了土默特部紅薯秧苗,也餓不著蒙古人。
晉商們因為沒有生意也蟄伏下來,或在張家口基地,或開始往江南那邊走動,如黃雲發等人。
合陽縣的船廠里,進度並不算快,即使有蒸汽輪船的圖紙,到現在也只是研究明白。
而這一切都需要人口。
李冰開口道︰“崇禎二年的時候看澄城縣黃冊,現在不到四萬人。”
“合陽好一些,有四萬多人。”
“韓城地理位置比較重要,人口有五萬左右。”
“這些人遠遠不夠啊。”
眾人沉默了下來。
甦詩雨道︰“陝北災民很多,但是如果大量人數涌入白水縣,良莠不齊。”
“會讓白水縣的治安急劇下滑,只能緩緩圖之。”
“是啊,所以點燈子趙勝這些比較良善,改造難度不大的人,我一定要搶到手。”
趙勝可能都想不到,他們這些在其他地方遭嫌棄的人,在缺勞動力的白水、澄城倒成了香餑餑。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澄城縣外,王選帶著民團士兵迎接著點燈子趙勝的到來。
點燈子和手下看著道路兩旁的人群︰“我知道為什麼趙先生願意相信這個知縣了,這里的百姓跟我們這些饑民完全不一樣。”
“是啊,這些百姓看起來好有精神啊。”
一個清澗農戶說道︰“這倒沒有什麼,你們看到路兩邊的耕地了嗎?”
“地里的麥子長的很棒啊,一看就是辛苦澆水的結果。”
城門外,點燈子趙勝和知縣王選開始了交談。
“王大人,你說澄城縣能容納我們三千人,我們住在何地,以何為生?”
這也是清澗百姓們最關心的,萬一投靠了澄城縣,卻沒有任何保障,還不如跟著曹操去山西尋求活路。
王選似乎早有準備︰“澄城縣城附近的村子都被重新修葺過,新的紅磚平房,每個村子可以容納百十戶人家,這個我會讓衙役帶你們去看看的。”
“至于以何為生嘛,有三種途徑。”
王選露出高深莫測的神情。
點燈子趙勝驚愕︰“三種?”
王選點頭︰“第一種,我給你們劃分一片帶深井的耕地,給你們種子、肥料的和專門種地人指導等。”
“等收獲的時候,你們需要上繳產出的七成,留下三成。”
“如果產出不足每畝地三百斤,則每畝地留下一百斤作為你們生活的保障。”
“如果第二年還不能產出三百斤,則會被收回土地,證明你們不適合種地。”
趙勝手下的鄉親們不服氣︰“我們種了半輩子地了,還沒听說產出那麼高的土地呢!”
喜歡倉庫通明末,我在明末當知縣請大家收藏︰()倉庫通明末,我在明末當知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