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浩何時來京,時間並沒確定。陸天明想著自己趕快一點,應該可以趕在汪浩回京之前回到山南。
沈陽既然主動給他打了電話,就說明規劃改變有戲。他需要立即見到汪浩,商討如何在燕京規劃變化之後,山南要怎麼做好迎接這潑天的富貴。
把鐵路改線修到山南,這是當前最重要的工作。山南擁有鐵路,打破山南無鐵路的歷史,這對山南未來的發展,居功至偉。
然而,即便陸天明當晚便從燕京出發回山南,還是在半路完美錯過了。
幾乎在同時,汪浩從山南啟程回去了燕京。
剛回到山南,陸天明就听到了一個很意外的消息。
汪浩此次回京,是因為有重要人物召見。並非是參加什麼會議。
而領導召見他,可能與他的前途有關。
副書記杜平一反常態,端著茶杯慢悠悠踱進了陸天明的辦公室。
陸天明趕緊起身招呼,兩人寒暄了幾句。
陸天明進京跑項目,這在山南縣已經不是秘密。
大家在得知陸天明去燕京是因為要尋求有關部門改國家規劃,都為他捏了一把汗。
畢竟,國家規劃不是兒戲。別說一個縣長,哪怕是一個省長,想輕易更改國家已經定下來的規劃,都是一件相當復雜且困難的事。
因此,有人戲謔陸天明這是不自量力。甚至有人譏諷他在嘩眾取寵。
陸天明是不在乎這些流言蜚語和冷嘲熱諷的。他心里只有一個念頭,為了山南的未來,哪怕只有百分之零點一的希望,他都要盡百分百的努力去爭取。
杜平一開口,便直奔主題。
“陸縣長,情況怎麼樣了?”他慢條斯理喝了一口茶,將嘴里的茶葉啐回茶杯里,“大家都在關心這件事啊。”
陸天明道︰“杜書記,不會那麼快就有消息的。”
“找好了人了嗎?”杜平關切地問道,提醒他道︰“我們山南籍在京還是有一些人的。如果有必要,我看可以動用這些資源。”
陸天明想說出來一個事實,那就是山南籍在京的人,除了秦老外,幾乎再沒一個能說得上話的人物,即便像沈陽這樣級別的領導都沒有。
話到嘴邊,他咽了回去,淡淡說道︰“到時候再說。”
杜平因為競爭書記失利。他是縣委排名第二的書記,稱為專職副書記。
山南縣一把手是汪浩,二把手自然就是縣長兼副書記的陸天明。排名第三的,自然非他杜平莫屬。
從年齡上看,杜平比汪浩和陸天明要年長十幾歲。從從政的履歷上來看,杜平的工作時間要比他們多上兩倍以上。
再從經驗上分析,杜平因為長期在政府部門工作,非常熟悉黨政部門的領導工作。
前任書記路遠晉升為市委秘書長之後,當時最有希望接替路遠手的,就是他杜平。
就好像當初肖科要接任縣長一職一樣。他們在做足的充分的準備,等著走馬上任時,卻被汪浩和陸天明半路殺出來取代了。
因為與書記的位子失之交臂,杜平在後來的工作中,情緒與積極性明顯低落了很多。
加上汪浩喜歡搞一言堂,縣委除他之外,再無其他人說話的余地。杜平被逐漸邊緣化,已經成了事實。
坐在辦公室里,都能听到紅色紀念廣場上傳來的喧嘩。
在接待了幾十個參觀團之後,來山南參觀的團隊出現了明顯減少的現象。
原本計劃來山南參觀的,現在都紛紛表示,由于工作繁忙,暫時不能過來參觀。
參觀紅色紀念廣場,宣揚紅色革命文化,是汪浩在山南的工作重心。他指示山南縣委向全國所有縣一級的政府單位寄發邀請函,熱情邀請大家來山南做客。
開始時,他的邀請得到了熱烈的響應。但隨著參觀團的級別慢慢上升了之後,汪浩在接待的問題上,出現了厚此薄彼的情況。
在不少市級參觀團到達山南後,汪浩開始不再出現在縣一級參觀團的接待上。
汪浩態度的變化,直接導致了不少縣級參觀團放棄了來山南參觀的計劃。
眼見著參觀團日漸減少,紅色紀念廣場的熱潮要退去,汪浩一聲令下,要求全縣各中小學都必須組織學生來紀念廣場參觀瞻仰。
杜平親眼目睹了紀念廣場從熱鬧非凡到日漸冷清的過程。他听著廣場上傳來的喧嘩聲說道︰“全縣的孩子,現在都輪番來參觀。廣場是熱鬧了。”
陸天明笑笑道︰“汪書記這一招,讓我們山南徹底出了名。”
杜平道︰“是啊。汪書記還是很有政治頭腦的。小陸啊,你有沒有听到一個消息,這次汪書記進京,可能牽涉到他離開山南這件事。”
“汪書記要走嗎?”陸天明吃了一驚問道︰“消息確切?”
杜平頷首道︰“雖說是傳言。但事實證明,傳言通常都會變成事實。你有沒有想過,顏書記離任這麼久了,上面一直沒安排新書記接任。這預示著什麼?”
陸天明想了想道︰“上級的考慮,我沒法揣摩。市委新書記的任命,與汪書記不會有聯系吧?”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杜平莫測高深地笑笑,壓低聲道︰“很多時候,會出現意料之外的事。”
兩個人聊了一會,話題也沒個固定。
杜平作為專職副書記,主要精力都放在意識形態工作上。對政府事務,經濟發展,民生問題,幾乎都不插手。
“小陸,你剛從燕京回來,你知不知道我們山南在燕京的演出,已經驚動了高層?”
陸天明道︰“是嗎?我還真不清楚。”
杜平便笑,揶揄他道︰“你不關心這個工作啊?汪書記可會不高興。”
陸天明直言道︰“不是我不關心。我說句實話,如果大家都把時間和精力放在這個主題上,對山南的發展似乎起不到多大的作用。”
杜平贊許道︰“對啊,我就是欣賞陸縣長你的這個工作作風。某些人啊,除了畫餅,搞歌舞升平的假象,還能干什麼?”
陸天明听出來了杜平話里的不滿,便趕緊攔住他說道︰“杜書記,我說實話,我現在心里一點底都沒有。如果這次改線的計劃實現不了,我們要怎麼辦?”
杜平不屑道︰“還能怎麼辦?國家不同意,我們能有什麼辦法?汪書記不是神通廣大嗎?我看啊,請他出馬吧。”
陸天明心里清楚,汪浩對改規劃並不熱心。山南有不有鐵路,他似乎漠不關心。他之所以讓陸天明東奔西跑,無非就是不想看到陸天明在紅色文化宣傳方面提出異議。
他們目前的格局,是各行其是,互不干涉。
最讓陸天明揪心的是,汪浩在處理余備騙貸案的意見上,一直模糊不清。這也導致余備騙貸案至今沒有落到實處。
“有人要升官嘍。”杜平感嘆著起身,“你忙吧。我回辦公室去了。”
喜歡官場︰救了神秘大佬,乘風破浪請大家收藏︰()官場︰救了神秘大佬,乘風破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