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三日。
依然還是在地下空間的第二層,駱銘銓私人空間的那個大廳。
施宗義和杜心悅以及駱銘銓三個人又坐在了大廳里面商議事情,現在駱銘銓已經把1386份心理健康的測試答卷全部分析完畢了。
之所以是1386份答卷,是因為忠義武館的核心五人組並沒有參與測試,然後就是駱銘銓也沒有參與測試,所以答卷的數目比武館的總人數就少了六個。
這一次的心理測試工作可以說是開展得非常徹底和全面的,因為就連老蔡頭都參與了測試,幾乎就已經做到了整個忠義武館的人員無一遺漏的程度。
而這一千多份的答卷經過了駱銘銓的一番細致而專業的審查之後,最終一共發現了一百零八份含有可堪質疑的細節因素的答卷。
施宗義和杜心悅一听到竟然有這麼多的答卷存在問題,不由得就有點兒緊張起來了——難道忠義武館建立才三年多的時間就已經百孔千瘡了嗎?
一起接過了這厚厚的一百零八份疑似奸細的答卷,仔細的翻看了一會兒之後施宗義和杜心悅就忍不住的相視一笑。
因為在這一百零八份答卷里面,殺部的小伙伴們幾乎是個個都上了榜,很顯然他們不可能全部都是奸細。
這樣的話就是屬于另外的一種可能了︰忠義武館有一部分的小伙伴的心理健康方面確實是出了一點兒問題。
不過施宗義還是會親自對這一百零八份答卷上面的名字或者身份牌編號所對應的人員進行一次仔細的核查確認。
施宗義核查確認的方式也非常簡單,就是用《移魂大法》的精神魅惑技能稍微的施展一部分類似催眠的效果就可以,他能夠在無聲無息不知不覺之中就完成核查行動。
那麼在沒有完成核查確認之前,這一百零八份答卷所對應的人員就暫時還不能夠入選暗部了。
現在已經完成了第一輪的全員大排查,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就是討論一下暗部的具體組建計劃。
這個方面駱銘銓是三人之中最專業的,所以施宗義就請他第一個發言。
駱銘銓對于自己專業領域內的事情也是當仁不讓,直接了當的說出了自己的設想。
“我認為咱們武館的情報工作並不是僅僅局限于暗部,而是可以進行更加全面和廣闊的延伸,所以我個人對于忠義武館情報工作的設想就是四個字︰天羅地網。”
“天羅地網?”x2
施宗義和杜心悅有點兒听不明白這個“天羅地網”具體是指的什麼東西。
好在駱銘銓馬上就進一步的做出了解釋。
“打個比方︰咱們都見到過蜘蛛網,蜘蛛只要編織好了一張大網,就可以靜坐網中等待著收獲獵物了,而不用四處奔忙。”
“咱們武館的情報工作也可以學習這種原理,很多的時候對于情報並不是非得通過種種手段去偷竊或者搶奪,反而更多的時候許多的情報都是在不經意間很輕松的就獲得了。”
“而其中的關鍵就是需要提前編織好一個比較周密而覆蓋面又極廣的情報網,只要通過一番努力把這張大網編織成功了,之後就可以源源不斷的收獲到各種各樣的情報了……”
經過駱銘銓的一番細致的說明之後,施宗義和杜心悅終于大致明白了他的計劃。
駱銘銓的計劃分為天羅和地網。
天羅方面,其實忠義武館這邊根本就不用花費一絲一毫,也不需要動用什麼人手,因為施宗義與鄧雲的密切關系,施宗義可以直接通過錦衣衛獲得許多重要的情報。
相當于就是直接借用了錦衣衛這麼多年以來在全國各地布設的情報網——這就是忠義武館情報體系中的“天羅”。
而“地網”方面就需要忠義武館自己實實在在的去一點一滴的建立了。
不過在駱銘銓的計劃之中,也並不是傻傻的派遣人手跑到全國各地去修房子建立情報點,然後以點帶線,以線成網。
那樣做的話建立起來的情報網肯定是非常方便和周到的,但是花費的人力物力也會非常巨大,尤其是需要的時間會很漫長。
所以那種做法只是一種最笨的辦法,而像駱銘銓這樣的聰明人自然不會采用笨辦法做事。
正所謂︰做人要懂得借力,善用別人之力以增己力,才能事半功倍,借力使力不費力。
所以駱銘銓也早已經為忠義武館情報網的創建工作找到了一個絕佳的借力平台——青樓。
按照駱銘銓的思路,只要忠義武館在整個明國各個地方的青樓里面發展出一些“暗中兼職的情報線人”,那麼情報體系的“地網”也就可以算作是基本上搭建成功了。
駱銘銓以前就是負責處理情報工作的,所以對于發展線人建立地網的各個方面都非常熟悉,這個計劃最大的一個缺陷就是非常的浪費銀子。
而目前的忠義武館真的不缺銀子,無論是那些正在不斷售賣變現的義軍寶藏,還是肥皂工廠、香水工坊、玻璃工廠以及水泥工廠等等都正在大量的賺取著銀兩。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而且現在就連佣兵公會也已經開始盈利了,不久之後施宗義還會帶著小伙伴們一起去進行實戰訓練——去剿滅各種土匪、山賊以及水匪,到時候肯定又會搜刮到許許多多金銀財寶。
及至後面施宗義可能還會去打海盜以及探尋深海寶藏,去劫掠韃子或者倭寇,那個時候繳獲的物資和財寶肯定還會更多,所以施宗義對于情報體系的花費方面並沒有做任何的限制。
按照駱銘銓的統計數據,目前整個明國的青樓數目已經超過了兩萬個,而忠義武館也不用每個青樓都發展線人。
可以通盤考慮一下天時地利人和等等各種因素,然後再酌情挑選出一些比較合適的青樓作為忠義武館的“情報據點”。
平均下來大約就是每個縣城發展兩個至五個青樓作為忠義武館的情報據點就可以了。
然後在每一個情報據點里面,根據具體的情況可以發展兩個至五個線人用來收集各種情報。
每個據點的線人不用太多,但是至少也要有兩個。
一來可以讓兩個線人互相配合掩護,以便于更高效的獲取情報。
二來安排多一點的線人也可以把情報互相印證,以提高情報的準確率。
三來作為情報線人其實也是有一定的危險性的,多幾個自己人互相照顧和支持的話,有利于線人們的穩定性。
然後對于一些比較大的城市還可以酌情多發展幾個據點,比如一些省會城市等等。
這樣子估算一下大約在整個明國可以發展3000個左右忠義武館的情報據點,而線人的數目大約就是60009000人左右。
然後這些線人在平時都是需要花費一些銀兩去維護的,如果獲取到了有價值的情報還要給予相應的獎勵。
再加上傳遞情報的花費,以及暗部人員的內部經費預算等等,天羅地網計劃每一年的開支保守估計都是在五十萬兩銀子以上。
不過施宗義發展情報網絡的一個最大的出發點,其實就是希望能夠早點兒把那些藏頭露尾神神秘秘的黑衣人給找出來。
轉眼之間施家莊血案已經過去三年多了,然而錦衣衛那邊對于那些犯下血案的黑衣人的偵查情況依然還是沒有多少進展。
所以施宗義感覺,可能到了最後還是得靠自己來找出那些黑衣人。
因為那些黑衣人很可能是專門針對錦衣衛的辦案風格提前做出了一些相對應的規避措施,從而導致錦衣衛那邊很難找出黑衣人的蹤跡。
畢竟錦衣衛成立已經有這麼多年了,他們的做事套路和辦案風格基本上也已經被許多人摸清楚了。
然而施家莊的深仇大恨終究還是必須得有一個交待的,而且那些黑衣人不死光光,施宗義自己心里面也不會安生。
現在既然駱銘銓已經制定出了這麼龐大而全面的情報計劃,施宗義自然也就會不計代價的支持駱銘銓把這個計劃付諸實施。
其實只要忠義武館情報體系發展的線人達到了1000人以上的時候,收集到的情報就已經會開始變得比較的全面了。
後續的工作就是注意去維護好這個情報網絡,以及不斷地收獲和處理各種情報,或者還可以把地網進一步進行拓展與完善。
這就是天羅地網計劃。
喜歡綜武︰劍出華山請大家收藏︰()綜武︰劍出華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