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城內,能站著的人不足一半了。”
“越王殿下想要什麼結果?”
“還望越王殿下放我們回草原。”
“當年我們兵臨到臨安城下,也沒有如此.......”
看著一群元廷的文武,苦苦哀求,李星辰一言不發。
最後,眾人紛紛下跪求懇求李星辰放一個缺口,給他們回草原。
李星辰遲遲不發聲。
“你們知道,我已經拿下關中和山西了吧?”
這些大臣頓時大驚。
不忽木顫巍巍地聲音問道︰“為何我們一點消息都听不到?”
“你們的斥候,根本無法出城。我們城外六十萬大軍,七道防線,不是浪得虛名。沒有一只鳥兒可以飛出來。”
“可是,山西,那可是山河表里的堅固防線。怎麼能如此快速被攻佔?”
李星辰嘆息道︰“這都是你們的一廂情願。我二十萬大軍,在白將軍的帶領下,從運城和潞州兩地,一路逆著汾河往北,三個月打穿山西,攻克晉寧、太原、忻州、雁門、大同。從居庸關回到大都來。”
元廷眾多大臣頓時嚇得面如土色。
三個月佔領山西,那麼他們就算退回草原,還能有多少抵抗力?
但是這些人心存幻想。
畢竟草原東邊是遼東,西邊是遼闊的中亞草原,往西邊去,還有弱得不能再弱的沙漠民族。
只要逃離大都,還有回轉余地,還有生存余地。
為此,這些人都在極力勸說李星辰放他們回草原去。
李星辰看著元廷這些餓的面黃肌瘦的大臣,不由得心生憐憫。
畢竟都是四五十,五六十的人了。
過了許久,李星辰站起來,嘆息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如今,天下大勢在宋,不在元。當初你們的大皇帝殺掉了文丞相,你們沒有阻止。甚至說是幫凶。如今,你們應該付出代價。”
不忽木嘆息道︰“我熟讀儒家經典,也欽慕漢家文化。故而在任上,大力推廣漢法。與民休息。文丞相寧死不降,我也勸過大皇帝,讓他以道士的身份出家,以保全他的性命。可惜,大皇帝認為文天祥是宋人的反抗旗幟,不願意放虎歸山留後患。我們想保文丞相,也無可奈何。”
李星辰回頭問一幫元廷的文武大臣︰“你們也是這麼想的嗎?”
“是是是,我們都是如此想的。”
“我們都欽佩文丞相的為人。敬仰他的氣節。”
“當時的形勢,各為其主。若不然,我願與文丞相結拜為兄弟。”
“老夫多次勸說文丞相,接受大元的官職。可惜,文丞相只認大宋。寧死不投降。我等已經盡力了。”
“難道越王殿下,圍困大都,就是為了替文丞相報仇?”
李星辰嘆息道︰“從唐末開始,幽雲十六州丟失了幾百年了。從高粱河一戰,幽州附近也丟失了幾百年。導致我中原大地無險可守。如今,我既然來了,就是來收復這里的。圍困大都,就是為了收回幽雲十六州。建立中原大地的防線。”
不忽木嘆息道︰“難道越王殿下,是要滅絕我們草原一脈?”
李星辰笑道︰“不忽木丞相不用擔心。草原人也是夏朝之後,從中原遷徙出去的遺民。論血統,還是我中原一脈。都是我華夏分支。”
“既然越王殿下念及我等都是華夏分支。為何今日圍困大都如此之久?從八月圍困,如今已經快到二月。半年過去,士卒死傷過半,且都是凍餓而死。如今城內,尸骨累累。這難道是越王願意看到的?”
李星辰嘆息道︰“每一個王朝的更迭,都伴隨著大量的傷亡。這是不可避免的。不是我狠心,不這麼做,你們難以接受王朝更替的事實。放你們回草原,你們肯定會卷土重來,再度越過長城,南下中原劫掠。”
眾人紛紛下跪,搗蒜一般磕頭。
表示永不侵犯中原。
李星辰看著這幫人的樣子,忽然想起了歷史上,1279年,崖山那十萬軍民。
陸秀夫背著小皇帝,縱身跳海的情形。
還有那十萬軍民,紛紛跟著跳入波濤洶涌的崖山海域。
次日那橫尸十萬于江上的悲壯情形。
如今,自己把這些罪魁禍首,連同他們的士兵、皇帝都圍困在大都,餓了半年。
又想到伯顏在常州的屠殺。
三萬多常州軍民,最後無一人生還,都在奮勇殺敵中犧牲。
如此悲壯的情形,讓李星辰感傷不已。
那些英勇的士兵,百姓,為了家國,可以犧牲自己的一切。如今,自己包圍這些曾經給中原帶來深重災難的敵人,算是成功復仇了吧。
這應該,可以告慰常州的三萬、崖山十萬軍民和的英魂了吧。
李星辰悄悄轉身,擦干了眼角的淚。
甩了甩衣袖,留下一句︰“你們帶著食物回城去吧,三天之後的正午時分,把你們皇帝的降表拿來。我就放你們回草原。不然,我就要發動總攻了。”
元廷的文武大臣二十多人,紛紛面面相覷。
不敢再說一眼,拿著士兵給的一大袋食物,顫顫巍巍地往城內走去。
路過七道防線,無不驚心動魄。
面對這些鋼鐵般堅固的防線,再多的軍隊,都無法突破。
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線之間還有大量的元軍士兵尸骸。第二道防線之後,就沒有了。
畢竟,大部分突圍的士兵,無法突破第二道防線。
後邊還有五道。
且一道比一道更堅固。
火槍,火炮,火雷。
陷阱,陷坑,陷馬坑。
壕溝、蒺藜、拒馬牆,尖銳的刀牆。
天上還有密密麻麻的熱氣球,時刻監視著大都的一舉一動。
更遑論遠處人工建造的土山,架設著可以炮轟王宮的大炮。
元廷的這些文武大臣都知道,李星辰不想進攻而已。
如果他想,早就可以在三五天內攻克大都。
但是他不想犧牲自己手下的哪怕一個士兵。
他想要做的就是不戰而屈人之兵。他想要讓大都的人自己出來投降。
這些元廷的文武大臣,為了保住家族的血脈和富貴,都想出來投降,可是鐵穆耳不願意。
剛剛當上皇帝,皇位還沒有坐穩,怎麼肯投降?
這些大臣回到大都之後,把和談的結果報告給鐵穆耳。
“三天之後,不投降,宋人就要總攻了。”
鐵穆耳此時憤怒不已。
咆哮道︰“我剛剛當上皇帝,就讓我去投降?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