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昔帖木兒著急地喊道“太子殿下,快撤。宋人的火力太猛了。”
原本想著半渡而擊,可惜宋軍密集的槍炮,讓鐵穆耳的騎兵部隊損失慘重。
鐵穆耳不得不撤退。
可惜,天上的熱氣球緊跟不舍,尾隨轟炸。
鐵穆耳帶著殘存的騎兵部隊,一直跑出了幾十里,才擺脫了熱氣球的追擊。
原因是,熱氣球部隊害怕燃料用盡,這才不追。
統計了人數,玉昔帖木兒和鐵穆耳發現,自己的部隊損失了三分之一的戰斗力。
玉昔帖木兒建議“僅僅是一場戰斗,就損失慘重。再拼幾次,這點人還不夠消耗的。不如暫時退到德州進行休整,同時在周邊征召青壯,補充軍力。”
鐵穆耳覺得半渡而擊的計劃已經失敗,不如暫時退卻。于是同意了玉昔帖木兒的建議,帶兵撤到了德州。
白衣在黃河以北站穩了腳跟,于是掩護王二虎帶兵渡河。
由于黃河以南都已經歸附了宋軍,當地的百姓此時對于元廷吃夠了元廷統治的苦,紛紛幫助宋軍渡河。
王二虎得到百姓的幫助,很快,五十多萬的宋軍從多個方向,全部渡過黃河。
河北的百姓對于王師的到來,更是簞食壺漿,夾道歡迎。
不少強壯紛紛要求加入宋軍。
此時,不少河北的州縣百姓,開始殺掉元廷派來的官員,紛紛起義。
此時,駐扎在德州的玉昔帖木兒和鐵穆耳更是惶恐不安。
因為當地的漢人官員看他們的眼神已經開始不善。
玉昔帖木兒隱隱感覺到危險。
于是連夜找到鐵穆耳“太子殿下,宋人大軍已經渡過黃河。據探子回報,宋人的騎兵不下三十萬,新招募的步兵有二十多萬。還有大量運送軍糧的民夫。此外,河北各地的漢人如今正在紛紛造反,殺掉州郡的官員,響應宋人。”
“丞相的意思,此地不宜久留?”鐵穆耳問道。
玉昔帖木兒捋著胡須,點點頭。
“不錯。如今,德州的官府,不少漢人官員,看我們的眼神都已經不善了。估計他們正在密謀造反,想要殺掉我們作為投降宋人的投名狀。太子,我等應該盡快撤離此地。”
鐵穆耳笑道“又何懼哉?幾個官吏而已,難道我們十多萬騎兵,還會派他們造反?”
鐵穆耳非常相信自己的部下能夠保護好自己。
畢竟,十多萬騎兵的軍營,任憑哪個不懷好意的文官,也無可奈何。
可惜,當天夜里,鐵穆耳就知道了什麼叫做人心叵測。
剛巡查營地,準備躺下休息,鐵穆耳的大帳就被一顆火雷炸塌了。
鐵穆耳的護衛都嚇壞了。
一邊喊著“快救太子,快。”
一邊七手八腳地把他扒拉出來。
這才發現,鐵穆耳滿臉是血,但是還活著。
可惜,鐵穆耳隨軍的兩個妃子,卻被炸死了。
經過御醫檢查,發現鐵穆耳只是被彈片劃傷了臉和頭皮,沒有大礙。
雖然沒有生命危險,但是這次襲擊,讓鐵穆耳陷入了恐慌。
除了下令緝拿刺客之外,還下令全軍戒備。
深怕再遭到暗殺,鐵穆耳睡覺都不敢合眼,一個晚上要五六個帳篷。
此時,鐵穆耳和玉昔帖木兒原本還計劃在德州附近招募青壯來補充軍隊,經過刺客襲擊之後,就沒有再敢于招募漢人入軍中了。
鐵穆耳猜測,這次襲擊肯定是某些漢人官員策劃並實施的。
但是無法查明,刺客是用什麼方法把火雷扔進他的大帳的。
于是下令處死德州城內的漢人官員和家屬。
同時大肆搜捕與漢人官員有關聯的任何人,一律斬首。
如此一來,德州頓時成了人間煉獄。
每天都有大量的漢人被殺。
就在這時候,斥候來報,宋人分兵三路,正朝德州殺來。
玉昔帖木兒感到情況嚴重,提議道“漢人已經不可信,宋人的軍隊已經殺來,形勢嚴峻。不如經過滄州,撤回大都。”
鐵穆耳原本不想放棄德州,但是此時,德州城內漢人和元軍已經勢同水火,再不走,可能就走不掉了。
于是下令屠殺德州城百姓,然後撤退。
可是屠城令剛下達,白衣的先頭部隊已經趕到了德州城外。
玉昔帖木兒和宋軍交戰多次,知道宋軍的作戰方式。
先是熱氣球投彈,然後是一輪火炮試射,接著是火炮地毯式轟炸。
此時,看到天邊出現熱氣球,頓時大驚失色。
催促鐵穆耳“太子殿下,快帶兵撤退。敵人的轟炸要開始了。”
鐵穆耳也顧不得屠城了,下令緊急撤退。
就這樣,德州的百姓得以在屠城令未能執行而活了下來。
只是大量的漢人官員和家屬已經被殺掉了。
當白衣帶兵進城的時候,看到了城內街道上,到處是官員和家屬的尸體,血腥味彌漫,令人難受。
于是下令“一部分士兵收殮尸體進行埋葬,一部分守城。剩下的,跟我追殲敵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此時,大量的德州百姓義憤填膺地表示要跟著宋軍追殺元軍,為家人報仇。
白衣原本不同意的。
畢竟打仗是軍人的事情,不需要未經過訓練的百姓去冒險。但是這些德州百姓可不干了。紛紛要求上前線追殺鐵穆耳和玉昔帖木兒。
“這些元軍,把我們當做四等賤民,任意毆打、侮辱、屠殺。今天無論如何,如果不是大宋王師到來,全德州城內的百姓都會被屠殺殆盡。此仇不報非君子。”
白衣看著這些憤慨的百姓,不由得心生憐憫。
于是下令,讓士兵從這些德州百姓中挑選出一千多合格入伍的青壯年。
每人發一匹戰馬,一把復合弩,幾十支箭,和一把長槍。
“這一千多青壯去報仇就夠。其他人,就別湊熱鬧。打仗不是好玩的,是會隨時死人的。”
德州百姓看著一千多青壯,騎馬跟著白衣的部隊走了,很多人都面露羨慕。
“不行,就算沒有入伍,我也得跟上去,出一份力。說不定還能活捉那鐵穆耳,為父老鄉親報仇。”
有一個帶頭,就會有一幫人跟著。
如此一來,德州不少男子,開始帶著鐮刀、鋤頭、斧子,鐵耙,糞叉,跟在宋軍後邊。
王二虎帶領的主力到了德州,得知白衣正在尾隨追擊玉昔帖木兒和鐵穆耳的十多萬騎兵,不由得加快了步伐。
同時派出六萬騎兵,從東迂回,準備在滄州以北攔住這伙敵軍。
此時,河北各地不斷有起義軍前來歸附。
于是,王二虎的隊伍,越走越龐大。
到了滄州城下,前來歸附的起義軍超過了七八萬人。
如此一來,加上自己白衣的部隊,王二虎手下的部隊超過六十多萬。
“從未打過如此富裕的仗。現在有這麼多人,武器還先進,還玩什麼謀略?直接平推!”
王二虎此時也不想玩什麼謀略了,只要遇到城鎮,直接派兵去攻佔,連派使者勸降的心思都沒有。
“不投降就攻破。”
此時,看到宋軍勢力強大,河北各州郡,基本上沒有多少敢于反抗的,紛紛望風而降。
滄州的大小官員,此時也心中打鼓,生怕步德州官員的後塵。
不少人趁著玉昔帖木兒和鐵穆耳還沒到,就舉家跑路了。
等到二人帶兵入城的時候,發現官員都跑得差不多了。
沒跑的,只剩下色目人和蒙人了。
而且,城內百姓也跑了不少,沒跑的,都是沒能力出逃的窮人。
但是沒有跑的,也人心惶惶。
生怕鐵穆耳再次下令屠城。
這些窮苦百姓每一天都生活在恐懼中,惶惶不可終日。
十幾萬大軍入駐滄州之後,玉昔帖木兒開始為軍糧發愁了。
因為官員都跑得差不多了,百姓能跑的也跑了,剩下沒跑的,都是窮得跑不了的。
如此一來,鐵穆耳和玉昔帖木兒沒地方籌糧,騎兵的補給成了大難題。
就這樣耗了好幾天,玉昔帖木兒再次建議“滄州已經是一座空城。百姓和官吏都跑了,糧食也籌不到。此處是守不住的。我們得撤回大都。”
這一次,鐵穆耳沒有再采納玉昔帖木兒的建議。
“不,不能再退了。未戰先退,不是勇士所為。不退了,就在這里攔住宋人。”
喜歡崖山海戰,救人復國,征服天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崖山海戰,救人復國,征服天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