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再次打擊的情況下,我徹底對官場失去了信心。無論劉墉怎麼樣,我下定決心要辭官為民。于是,我把寫好的辭官奏章,以及從我和劉墉二十來歲尚未成為官員時,第一次在山東協助劉統勛辦案開始,劉墉如何失去親生兒子、如何失去小嫂子翠紅、如何出去游歷大好河山、劉墉如何在老君山修道……一直到劉墉現在經歷過的點點滴滴的所有記錄整理好之後,讓人用箱子裝好,抬著來到了養心殿。
經過值日太監通稟之後,我跪在了嘉慶面前。嘉慶趕緊讓人將我攙扶起來,賜了一把椅子讓我坐下,問道︰“劉愛卿,今日見朕何事呀?”
我掏出辭呈遞了上去,說道︰“陛下,老臣已經為官幾十載,如今已年老體衰,難以保護皇上,也難以上陣廝殺。故此,老臣想辭官為民,也該安享晚年了!懇請陛下恩準!”
我說完,讓人把箱子抬了進來,繼續說道︰“陛下!這是我和三哥劉墉從幾十年前開始給乾隆爺辦事兒的時候開始,到現在關于劉墉的所有記錄,交給陛下。關于劉墉的是是非非,請陛下慢慢查看,也好讓陛下對劉墉有所了解。”
嘉慶看著這些東西,突然想起了我拿到朝堂上的那些東西,問道︰“劉愛卿,你怎麼會一直記錄劉墉的言行舉止呢?是劉墉讓你這麼記錄的麼?”
我回答道︰“非也!這是當年受和碩誠親王胤秘老王爺所差,遵照他老人家的鈞旨記錄的!”
“什麼?你受和碩誠親王胤秘老王爺所差?這是怎麼回事兒?”嘉慶驚奇地問道。
“和碩誠親王胤秘老王爺,臣不必介紹太多。不過和碩誠親王胤秘老王爺,還有一個職務,陛下未必知曉。那就是和碩誠親王胤秘老王爺是乾隆爺手下秘密組織‘粘桿處’的總管。老王爺把我秘密委任成了留在劉墉身邊的一個高級‘拜唐阿’,負責監督和記錄劉墉的一言一行。小事兒不用上報,大事兒一定上報給王爺知曉,這就是我無論做了多大的官,都一直在劉墉身邊的緣故!”我一五一十地給嘉慶娓娓道出了緣由。
嘉慶听後既驚奇又疑惑,驚奇的是嘉慶還不知道有“粘桿處”這麼個機構,疑惑的是,他不知道自己是否也曾經被“粘桿處”的“拜唐阿”們監視,是否所有王宮貴族、文武大臣都被監視著。于是嘉慶問我道︰“這粘桿處,如今還在運作嗎?除了你,可還有其他拜唐阿在朕的朝堂之中?”
我恭敬地低下頭,緩緩說道︰“陛下,自乾隆爺龍御歸天之後,粘桿處便漸漸沒了往日的活躍。老臣也並不知曉,如今是否還有拜唐阿仍在暗中行事。至于朝堂之上,老臣確實不知還有誰曾與粘桿處有牽連。”
嘉慶微微皺眉,眼中閃過一絲憂慮,在殿內來回踱步片刻後,又問︰“那你這些年記錄劉墉,可曾發現他有任何不軌之心?”
我連忙跪地,正色道︰“陛下,劉墉一心為國,忠心耿耿,幾十年來為朝廷盡心盡力,從未有過任何不軌的念頭。那些記錄,皆是他為百姓謀福、為朝廷分憂的過往。從他協助劉統勛辦案,到後來在各地任職,每一件事都彰顯著他的正直與擔當。失去親生兒子、小嫂子翠紅,他雖悲痛萬分,卻從未因此懈怠公務,反而更加勤勉。陛下若細細查看這些記錄,定能明白劉墉的一片赤誠之心。”
嘉慶輕輕點頭,示意我起身,又拿起那箱子里的記錄翻看起來,沉默許久後說道︰“劉愛卿,你與劉墉相交多年,依你看,如今朝堂局勢復雜,朕該如何治理才能讓大清江山穩固?”
我思索片刻,緩緩道︰“陛下,如今朝堂之上,黨派紛爭時有發生,官員腐敗現象亦不少見。依老臣之見,陛下當廣開言路,鼓勵大臣們直言進諫,選拔賢能之士,嚴懲貪官污吏。我三哥劉墉,一直致力于整頓吏治,他的方法或許值得陛下借鑒。同時,關注民生,減輕百姓負擔,興修水利,發展農桑,如此方能得民心,民心所向,江山自然穩固。”
嘉慶若有所思,目光落在我身上,問道︰“你辭官之後,可有什麼打算?”
我微笑著說︰“陛下,老臣想辭官之後,過些平淡的日子。遠離官場的紛爭,種種地,養養花,也算是安享晚年了。老臣雖不在朝堂,可還在劉墉身邊。若陛下有任何需要,老臣定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嘉慶長嘆一聲︰“老愛卿,你和劉墉都是朝廷的肱骨之臣,如今你要離開朝堂,朕實在是不舍。但你既已決定,朕也不便強求。只望你辭官之後,能保重身體。”
我再次跪地謝恩︰“陛下如此厚愛,老臣感激不盡。老臣告退。”
我緩緩退出養心殿,心中五味雜陳。幾十載官場生涯,就此畫上句號。回首過往,與劉墉一起的點點滴滴涌上心頭,那些為了正義而戰的日子,雖充滿艱辛,卻也無比充實。如今,我將回歸平凡,關于劉墉的事跡,我會繼續記錄下去,將其改編為故事形式流傳給後人,或許會被後人傳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自養心殿歸來,我心中似有千般滋味纏繞。踏入劉府,熟悉的景致映入眼簾,卻無端生出幾分別樣的情緒。劉墉正在書房中,見我進來,放下手中書卷,目光中帶著詢問。
我緩緩坐下,將今日面聖的經過,從呈上辭官奏章,到和盤托出記錄劉墉之事的緣由,以及與嘉慶的一番對答,詳詳細細地說了一遍。劉墉靜靜听著,神色平靜,可當我提到受和碩誠親王胤秘所差,以“拜唐阿”身份記錄他言行之時,他眼中閃過一絲驚訝。
待我說完,劉墉輕輕嘆了口氣,感慨道︰“這麼多年,竟不知你還有這般使命在身。不過,你我相交,並非因這記錄之事,而是真心相待,同為國事奔波。如今你決定辭官,我雖不舍,但也能理解。”
我看著劉墉,心中滿是感激地說道︰“三哥,這麼多年,能與你並肩,實乃我之幸事。如今我雖離開官場,還留在你的身邊,若有需要,我定不會置身事外。”
劉墉微微點頭,目光中透著欣慰︰“你我之間,無需多言。只是,你告知皇上你那秘密身份,恐怕會引出一些波瀾。”
我心中一凜,隱隱覺得劉墉話中有話,正欲追問,劉墉卻話鋒一轉︰“罷了,且看日後如何。如今朝堂局勢復雜,皇上想必也有諸多考量。”
與此同時,養心殿內,嘉慶坐在龍椅之上,面色凝重。面前桌上擺放著我呈交的關于劉墉的記錄,可他的心思卻不在此。“粘桿處”的存在,如同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巨石,在他心中激起層層漣漪。
他深知,“粘桿處”作為乾隆爺時期的秘密組織,其勢力與影響不可小覷。如今雖不知這組織是否還在暗中運作,但那未知的監視感,讓他心生不安。更讓他憂慮的是朝堂之上的黨爭問題。
自登基以來,嘉慶便察覺到朝堂中各黨派之間明爭暗斗不斷。和 雖已倒台,但其殘余勢力仍在暗中活動,試圖尋找機會卷土重來。而其他大臣們,為了各自的利益,也紛紛拉幫結派,朝堂風氣漸趨污濁。
嘉慶深知,黨爭若不加以遏制,必將危及大清江山的穩固。于是,他決定召集幾位心腹大臣,商議徹查黨爭之事。
次日早朝,嘉慶面色嚴肅,掃視著殿下群臣,緩緩說道︰“如今朝堂之上,黨爭之風漸起,朕深感憂慮。朕欲徹查此事,以正朝綱,眾愛卿以為如何?”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頓時一片寂靜。片刻後,董誥出列躬身說道︰“陛下,黨爭確為禍國之源,理應徹查。但如今朝廷正值多事之秋,貿然徹查,恐會引發朝堂動蕩,還望陛下三思。”
嘉慶微微皺眉,心中有些不悅︰“若不徹查,黨爭之風如何能止?朕豈能坐視大清江山因黨爭而衰敗?”
這時,劉墉出列,向嘉慶行了一禮,說道︰“陛下,臣以為此時徹查黨爭,應以維穩為先。如今朝堂局勢復雜,若操之過急,恐會激起各方反彈,引發更大的混亂。不如先暗中調查,掌握確鑿證據後,再徐徐圖之。”
嘉慶沉思片刻,覺得劉墉所言有理。他看著劉墉,問道︰“劉愛卿,依你之見,該如何暗中調查?”
劉墉思索片刻,說道︰“陛下,可選派幾位忠誠可靠、心思縝密的正直之臣,暗中收集各黨派的活動證據。同時,陛下也可廣開言路,鼓勵大臣們直言進諫,從中發現線索。”
嘉慶微微點頭,采納了劉墉的建議。然而,他不知,一場針對劉墉的陰謀,正在暗中悄然展開。
這日,在京城郊外的一處廢棄院落中,曾消失多年,和 早年的管家劉全咬牙切齒地自言自語道︰“劉墉老兒,今日我一定要想辦法給我家老爺報仇。”因為他打听到,山東兗州滕縣有一個叫滿德坤的人,武藝高強,就想用重金買通此人來刺殺劉墉。
經過劉全繪聲繪色,用盡一切方法的游說,最終說動了滿德坤。但是,劉全沒敢說是刺殺劉墉,只是說刺殺一個極其險惡、且臭名昭著的京城惡霸。滿德坤是一個俠肝義膽的人物,一听如此便一口答應下來,並且表示,除此惡霸分文不收。
這日,劉墉處理完公務,我陪他在府中的花園中散步。管家張⏚鬺c此檔潰骸襖弦 形蛔猿剖悄 式壞娜飼蠹 ! br />
劉墉微微皺眉,心中疑惑︰“故交?我並未听聞有故交近日要來。讓他進來吧。”
不一會兒,一個戴著斗笠身著樸素的男子走進花園。他見到劉墉,躬身施禮道︰“劉大人,多日不見,別來無恙啊。”
劉墉一看竟然是蕭逸,急忙問道︰“哦,原來是蕭壯士。不知今日前來,所為何事?”蕭逸低聲說道︰“實不相瞞,我打听到有人要對大人不利,大人務必小心。”
劉墉忙問道︰“你可知是何人?”蕭逸搖搖頭︰“具體是誰,我也不知。只是偶然听到一些風聲,特來告知大人。”
劉墉感激地看著蕭逸︰“多謝你前來相告,我會多加小心的。”蕭逸又叮囑了幾句,便告辭離去。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夜晚,劉府被黑暗籠罩,只有幾處房間還透著微弱的燈光。劉墉在書房中,正看著一份關于整頓吏治的奏章,絲毫沒有察覺到危險的臨近。
滿德坤身法輕盈,避開了府中的護衛,悄無聲息地朝劉墉的書房靠近。
“何人如此大膽,竟敢刺殺劉墉劉大人!”此時的甄平一個箭步趕到了滿德坤的背後,大喝一聲。
滿德坤一听他要刺殺的人是劉墉,一下子愣住了。手中的刀“當啷”一聲掉落在地,“撲通”一聲跪在了書房門前。
我听到聲音匆匆趕來,看到眼前一幕心中松了一口氣︰“三哥,你沒事兒就好。這刺客到底是什麼人?竟敢如此大膽,夜闖劉府。”
只听滿德坤說道︰“大人!小人不知刺殺的是你劉大人,若知道是您,小人縱有萬死,也不能干出這等事來!”于是,滿德坤就把劉全如何找到他,如何讓他來京城刺殺一個惡霸的事兒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劉墉。
劉墉听後,感慨萬千。心想,劉全這人還是不錯的,這麼多年沒見,倒是對原主子仍然忠心耿耿。于是問了滿德坤事成之後和劉全見面的地點,讓甄平帶人務必將劉全活捉。
甄平領命離開,劉墉讓滿德坤進入書房坐下,問了滿德坤的身世。當知道滿德坤也是山東人並且有一身好武藝後,就決定推薦滿德坤參加今年會考,並且囑咐滿德坤絕不能提及刺殺之事。
滿德坤听了劉墉所言,感激涕零,納頭便拜,認劉墉為恩師。還真不錯,滿德坤听了劉墉的話,竟然考中了一甲第二名的武探花。
至于滿德坤如何參加會考,如何考得功名咱不再多說。且說甄平按照滿德坤提供的線索,沒費吹灰之力就抓到了劉全。劉墉听說抓到了劉全,就和我趕了過去。在一間郊外的破屋子里,我和劉墉屏退了其他人,只有我們三人,我開口說道︰“劉全,你這麼多年消失得無影無蹤,為何這個時候又回來了?為何還買人刺殺我三哥劉墉?”
劉全哭喪著臉說道︰“要殺就殺,別那麼多廢話!都怪我無能,沒能給我家老爺報了仇!”
“呵呵!劉全,這次為了你家老爺,你死也得死、不死也得死!如果你能說說是怎麼回事兒,我還能讓你死得明明白白。不然,你只能糊里糊涂地死了!”劉墉用著不屑的眼神看著劉全說道。
于是劉全就把他離開後去了南方,替和 打點了南方的許多生意。在和 “伏法”之後,他听人說是劉墉親自殺了和 ,就起了給和 報仇的想法。把生意交給和琳的兒子,就只身回到了京城,聯絡了幾個人密謀刺殺劉墉,而讓他沒想到的是,滿德坤沒辦成事兒。
劉墉听罷,說道︰“劉全,下面我就告訴你關于你家老爺的情況。”于是劉墉把和 “死”的前前後後都告訴了劉全。劉全听後恍然大悟地說道︰“怪不得有人說在山東和江甦交界見過我家老爺,之前我還不信,現在听您這麼一說我信了!劉大人,看來劉全只有一死,而且必死,劉全此時死而無憾了!”說完,一頭撞向了灶台的青磚上,頓時血灑滿地,一命嗚呼。
喜歡我和宰相劉羅鍋請大家收藏︰()我和宰相劉羅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