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後,田園又可以和于鴻途進行炒股比賽了。
    《股王對股王》把首播的時間定在了周日晚間,節目的前一個小時,大部分時間是在介紹本周的市場行情,采訪參賽者,真正用于公布比賽過程和結果的,是節目的後半個小時。
    因為一周時間的比賽,參賽者的操作一般不會太多。所以公布成績的方式,將采用收益率曲線動畫的形式。
    但呈現的方式,是每周的比賽的收益率,而不是總收益率。
    這樣做是防止兩位參賽者在前面的比賽中,收益率相差太大。
    第一周的比賽,田園的收益率比于鴻途高出五個百分點。看到結果後,程星彤是這樣點評的“在比賽之前我采訪過兩個人,他們表示一定會拿出自己壓箱底的本事。我們看到第一周的比賽,田園只交易了一只股票,他采用的是一種經典的選股策略,v型反轉。”
    v型反轉,是股市中很常見的一種走勢,也是一種力度極強的反轉形態。v型反轉是指在底部或者頂部區域,只出現一次低點或者高點,隨後立即改變了原有趨勢、股價向相反方向波動的一種形態。
    出現在底部的v型形態,通常是一種強烈的反轉信號,尤其是在股價經過長時間大幅度的回落以後,空頭能量已經得到徹底的釋放,這時再出現價格的大幅波動,極有可能是大資金在建倉之前的震倉行為。
    由于v型形態實在是太常見了,買入機會反而不好判斷。
    v型形態的應用技巧
    一、周期不能太小,至少應該是日線級的形態,如果周期太小,不好確定它的真實性,形態形成後的度量升幅也不會太大。
    二、反轉向上時需要成交量的配合。放量是大資金積極進場參與的信號。其實不只是v型反轉,各種底部形態的突破都需要成交量的配合才能確認。
    三、要分析大盤和該股行業消息面的情況。有時候下降趨勢的股票向上挑頭,可能是受到了大盤的帶動,或者該行業有利好消息刺激,個股可能是被同行業其他個股帶動上漲的,這時雖然也形成了v型反轉,但這種情況通常不是真正的反轉。
    所以不能一看到股價突然掉頭向上,就認為這是一個v型反轉,而是要判斷股價向上漲時的邏輯。如果確實有能夠支撐個股上漲的邏輯,有上市公司自身的利好消息存在,這時形成的v型形態才可信。
    第一期節目的收視率一般,這有點出乎田園的意料。他想了想就去找了程星彤的堂姐,建議她第二期宣傳片要有側重點,要多渲染兩個人都很想贏得比賽,必將拿出看家本領的氣氛。
    她也可以把比賽視為zh國第一操盤手的較量,告訴大家為了贏得這場比賽,田園和于鴻途會100的投入。
    “比賽用的肯定是自己最有勝算的買賣技巧。”田園在采訪中這樣說,他也是這樣做的。
    但于鴻途是一個十分強大的對手,不是想贏就能贏的。
    所以第二周的比賽,田園的收益率是落後的。而且從單周收益率看,他落後了八個百分點。
    從單周看,兩人雖然各贏了一周,但田園認為,自己第一期多賺了五個百分點,第二期少賺了八個百分點,加在一起的總收益仍然落後對方三個百分點。
    但他感到很興奮。因為第二周的比賽,于鴻途取得了18的收益率,與這樣強勁的對手較量,是田園的心願。
    第二期節目依然由程星彤進行點評。“我們看到這一周的比賽,于鴻途是針對一只股票進行了滾動操作,他每次半倉,多次買賣,這在他年輕時的比賽中是比較少見的。在技術方面,他應該是使用了自己最擅長的經典的切線技法。”
    “我們仔細的進行復盤,他本周操作的一只股票,是在底突破頸線時買入的,買入後很快收獲了漲停板。”
    “第二個交易日,股價到達短期上升通道上沿時,他選擇了賣出。”
    “第三個交易日,股票對底頸線位有一個回抽確認的動作,而且股價仍處于上升通道中。于鴻途選擇回補了籌碼。”
    “第四個交易日,股價運行到前一個漲停板附近時有些猶豫,他選擇賣出。”
    “第五個交易日,股票已經完成整理,再次強勢突破,他也再次買入。即便買入價比前一日賣出價要高,他也堅決的回補了倉位。我們看到他的判斷是對的,此時股價已經突破了原有上升通道上軌,形成了加速。該股非常的強勢,很有可能走出連續加速的行情。”
    程星彤的點評很到位,切線技術正是于鴻途的看家本領。
    首周比賽收益率落後于田園,第二周的比賽于鴻途拿出看家本領是很正常的。
    程星彤對首周比賽的點評,大眾的看法不一。所以第二周比賽的點評環節,于鴻途親自指導了她。這期點評做到了圖文結合,細致入微。
    為了進一步提高收視率,于鴻途親自出鏡講解了切線技法。
    切線技術,是通過對股價階段性的高點或低點連線,用以判斷壓力支撐的一種技術分析手法。
    我們知道,一只股票的運行過程中有很多的買賣時機。
    常見的切線技術買點包括
    一、突破下降通道上軌以後,股價回踩不破前期低點時買入。
    二、完成築底形態(如底、圓弧底)後,股價突破頸線位時買入。
    三、股價形成上升通道後,在上升通道下軌買入。
    四、在上升途中進行盤整,形成箱體(或三角形、旗型、鑽石型)形態,隨後突破形態上沿的連線時買入。
    五、上升趨勢進行了一段時間後,股價突然放量突破上升通道上軌,形成加速時買入。
    常見的賣出時機與買入時機一一對應,方向相反。
    上述這些買賣時機的核心,都圍繞著股價的壓力和支撐,簡單的說是突破壓力位買入,回踩支撐位買入;遇到壓力位賣出,支撐位無效賣出。
    切線技術就是通過走勢中的高低點連線,判斷股價的壓力與支撐。
    喜歡綜藝,炒股也有真人秀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綜藝,炒股也有真人秀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