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日子里,他們雖然不上課,可也每天去學校,忙忙碌碌著。他們學校建了土高爐,學生們都被指揮了起來。
從老師到學生,他們的熱情都很是高漲。
好幾個土高爐就建在操場中央,用黃泥混著碎磚壘起的爐身被太陽曬得泛著干白,頂端的煙囪直愣愣戳向天空,就像一根根粗笨的手指頭。
一筐筐的廢鐵都放在爐前,男生們在老師的指揮下忙碌著,女生們則蹲在旁邊砸礦石,手里的錘子起落間,石屑飛的滿臉都是。
一開始開始干的第一天,看著閨女手上的水泡,王秀雲就心疼的不行,直接給劉洪悅做了口罩和手套戴著。
之後沒兩天,班里的很多女同學也都戴上了口罩和手套。
那些老師看了也沒有說什麼,畢竟有些女老師的手上也都有了水泡。
听著廣播里的︰“多砸一塊礦石,多煉一斤剛……”
劉洪悅深深地呼了一口氣,繼續干著。
到了夜里,土高爐更熱鬧。火光把半邊天都映紅了,鼓風機“嗚嗚”的喘著氣,爐子里的火苗舔著爐壁,發出“ 啪”的聲響。
老師和學生輪著班守在爐邊,有人用鐵鍬往里面添煤,有人盯著溫度計上的紅針,嘴里念叨著︰“快了,快到熔點了。”
這時候的飯是在操場邊支的大鍋里做的,窩頭就著咸菜,大家都是蹲在邊上扒拉幾口,眼楮還直勾勾的望著高爐。
誰也不敢表現出來累和不情願,就連平時愛偷懶的學生也都扯著嗓子喊號子,聲音里全是興奮……
開始的時候,王秀雲還擔心劉洪悅在學校的情況,沒多久街道辦也開始了土高爐的建設。
在家里的這些婦女們也都聚集在街道辦,開始了忙碌。這段時間家家戶戶基本上都是吃的大鍋飯……
隨著一次又一次的讓上交廢鐵,很多戶人家這次是真的連鍋都保不住了,只能用瓦罐對付著做飯。
這時候的王秀雲特別慶幸閨女和女婿的先見之明,他們家的鐵鍋保住了。
此時的軋鋼廠也開始了天天上班搞生產,下班還忙煉鐵,連夜奮戰的情況。
雖然對這段歷史不太清楚,但大約也記得一些的張衛東不敢表現出一絲一毫的不情願,每天熱情的忙活著。
至于提親的事兒,那就只能推遲了,沒辦法,他們現在禮拜天都不休息的。
于莉也表示理解,她現在也每天跟著她媽去他們那的街道辦幫忙。
眼看著到年底了,還沒什麼休息的時候,張衛東決定還是一切從簡吧。
直接在一天二大爺晚上不用加班的時候,拎著準備好的禮物和二大爺一起去了于莉家,快速的將事情定了下來。
除了衣服布料、點心肉和糖果酒茶葉那些之外,張衛東還給了66塊的聘禮。
于父于母很滿意,直接就同意了下來。
第二天臘月二十六,張衛東請了兩小時假,兩人就直接去街道辦事處領了結婚證。
隨後,張衛東快速的,帶著于莉就去了百貨商店,將領完證後發的那些票全部買了東西……
隨後才急匆匆的將于莉送到了四合院,打開門讓她進門後,就快速的騎著自行車回了廠里。
此時的四合院里沒幾個人,大家都在街道辦那里干活呢。
于莉麻利的將房間整理了一下,又燒了些熱水,將屋里的那些髒衣服那些也收羅了出來,到院子里洗了洗。
想到小叔子也沒矯情,直接打開門進去找了找,也將小叔子的那些髒衣服拿出來洗了。
晚上王秀雲他們回來的時候,就發現院子里掛了很多的衣服。
“咱院里這是有人在家?這晾衣繩上的衣服好像是衛東衛南兄弟倆的吧?”許大茂她媽繞著那些衣服仔細看了看,疑惑的嘟囔著。
王秀雲捶了捶腰,說道︰“應該是衛東媳婦吧?”
“啥?衛東啥時候結婚的?這也沒什麼動靜啊?”許大茂他媽不可置信的問道。
王秀雲笑著說︰“昨天晚上我家老劉和衛東去了他媳婦家,說了今天是個好日子。
臘月二十六,他們應該是去領了證,這不就成了兩口子。”
許大茂他媽一听,眼楮都瞪大了,“喲,這速度可真快!該擺個酒席熱鬧熱鬧吧。”
王秀雲擺擺手,“這時候大家都忙,都在搞生產、煉鋼鐵,連結婚都快沒時間了,哪有功夫大操大辦,我估摸著是一切從簡了。”
正說著,于莉從屋里走了出來,笑著跟大家打招呼︰“二大媽、嬸子,你們回來啦。”
王秀雲拉過她,跟其他人介紹︰“這就是衛東媳婦于莉。”
張衛東昨天就已經說過了,如果他到點了,還沒回來的話,就請二大媽幫著介紹一下。
于莉也听張衛東說過了,他們家和二大爺家比較親近。此時跟著二大媽乖巧地喊人。
院里人紛紛夸著,說她長得好,說她勤快……余莉的臉都被她們說紅了,求救般的看向二大媽。
王秀雲見狀趕緊解圍道︰“行了行了,人家于莉剛嫁進咱們院,一個個的都安分點。干了一天活,不累是不是。”
說完又看向于莉︰“于莉啊,你也別在院里站著了,快進屋歇著,忙了一天怪累的。”
于莉如釋重負,笑著應了聲,轉身進了屋。
這時候,許大茂騎著自行車風風火火地回了院子。
他一進後院就咋呼起來︰“媽,我餓了,有吃的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