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海和閻埠貴對視一眼,都有些無奈。閻埠貴猶豫了一下說︰“老易,老劉說的也對,要不咱還是別去了,以我的了解衛東不可能同意的。”
易中海皺著眉頭,“還是去吧,成不成的另說。”
“這,行吧!”閻埠貴想著也沒他什麼事,主要說話的是易中海,也就同意了下來。
兩人來到張衛東家,張衛東正在做飯。
易中海清了清嗓子,說道︰“衛東啊,我跟你三大爺來找你,有點事兒。”
張衛東將鍋里的菜盛了出來,走過來問道︰“一大爺,三大爺,什麼事啊?”
“就是賈家那邊呢,家里人口多,賈張氏一家住房困難,想跟你商量商量,你看能不能從你家那四間房里分一間給他們?”
張衛東一听,眉頭緊皺,冷冷道︰“一大爺,房子是我工作後分給我的,憑什麼分給他們?賈張氏什麼樣大家心里都有數,我可不想惹一身麻煩。”
易中海還想再勸,張衛東直接下了逐客令︰“兩位大爺,我還有事要忙,就不招待了。”
易中海看了眼閻埠貴,閻埠貴賠笑著說︰“衛東啊,大家都是一個院里的,互相幫襯幫襯,你就當行個善。老易會讓賈家給租金的。”
張衛東冷笑一聲︰“幫襯?賈張氏是什麼人,兩位大爺心里不清楚嗎?今天我給了她一間房,保不準以後還得得寸進尺,我可不做那冤大頭。”
易中海有些尷尬,還想再勸,張衛東直接打斷他︰“一大爺,三大爺,我話就說到這兒了,這事兒沒商量。你們要是沒別的事,我還得接著做飯呢。”
易中海見張衛東態度堅決,也不好再說什麼,沉著臉出了張家。
閻埠貴也有些後悔走這一趟,但摸了摸口袋里易中海給的兩塊錢,心里又平衡了些。
兩人往回走,路上易中海嘆了口氣,“這事兒沒成,回頭賈張氏那邊不好交代啊。”
閻埠貴眼珠一轉,“那也是沒辦法的事,本來就是賈張氏沒理!”
易中海點點頭,“這張衛東一點都不團結。”
兩人回到中院直接分開,閻埠貴徑自回了前院。易中海剛進賈家,賈張氏就急切地問︰“老易,怎麼樣了?張衛東答應了嗎?”
易中海一臉無奈,“賈嫂子,我和老閻都盡力勸了,可張衛東態度堅決,說什麼都不同意。”
賈張氏一听,頓時跳腳,“他怎麼能這樣呢!老易,您再去勸勸他啊,您可是院里最有威望的人,他肯定會听您的。
”易中海皺著眉頭,“我是真沒辦法了,你也別為難我了。”
賈張氏見易中海不肯再去,氣得直跺腳,嘴里罵罵咧咧起來。
賈東旭見自家師父難看的臉色,趕忙勸道︰“媽,您就別為難師父了,師父都已經盡力了。張衛東那人油鹽不進,咱強求也沒用。”
賈張氏听兒子這麼說,更加來氣,“你個沒出息的,就知道幫著外人說話!這房子的事就這麼算了?咱以後還怎麼過日子?”
易中海擺了擺手,“賈嫂子,先消消氣。這事兒我也覺得張衛東做得不地道,但他既然不願意,咱也不能強逼。這樣吧,我再想想辦法,看能不能從其他地方給你們解決住房問題。”
賈張氏一听,這才稍微平靜了些,“老易,那就全指望你了,你可得幫我們想想辦法啊。”
易中海點了點頭,“我會的,你們先安心過日子。”說完,易中海便離開了賈家。
賈東旭看著母親,無奈地嘆了口氣,“媽,您也別太著急了,師父肯定會幫咱們想辦法的。咱們現在能做的,就是等消息。”
賈張氏哼了一聲,“哼,希望他能說到做到,要是他不給咱家弄到房子,我跟他沒完!”
前院,閻埠貴將口袋里的錢掏出來給自家媳婦看了看。
楊瑞華眼楮一下子亮了,“喲,哪兒來的錢啊?”
閻埠貴得意地晃了晃腦袋,“這是老易給的,讓我跟他一起去張衛東家,勸他把房子分一間給賈家。”
楊瑞華撇了撇嘴,“就為這事兒啊,人家張衛東能答應才怪呢。你跟著瞎摻和啥,也不怕張衛東埋怨你!”
閻埠貴白了她一眼,“你懂啥,這錢不賺白不賺。再說了,老易是一大爺,他讓我去我能不去嗎?”
正說著,突然听到中院傳來賈張氏的罵聲,“張衛東,你個沒良心的……”
閻埠貴和楊瑞華對視一眼,楊瑞華說︰“賈張氏又開始撒潑了。”
閻埠貴皺了皺眉頭,“這賈張氏也是個難纏的主兒,老易這下可有得頭疼了。不過咱拿了錢,只是幫著去說幾句話,說完了,這事兒也就跟咱沒關系了。”
“老閻,以後賈家的事少摻和!有些錢也不是那麼好賺的。這衛東一看就是脾氣硬的主,可別到時候記恨上咱們家……”楊瑞華有些擔心的囑咐道。
“對了,後院老劉也和你們一起去了嗎?”
“沒有,老易說的時候,老劉直接拒絕了!”
“你啊,別听易中海說什麼你就跟上!到時候再把你自己裝進去!”
閻埠貴嘴上應和著︰“知道啦知道啦,我有數。”但心里卻還是覺得這錢賺得輕松,賺老易的錢,他也不覺得虧心。
另一邊,放學回來的張衛南听到賈張氏的罵聲,氣得握緊了拳頭。
他本就對賈家人沒好感,如今賈張氏這般撒潑,更是讓他厭惡至極。
“哥,這賈家太過分了!”
“放心,哥會找回來的!”張衛東平靜的說道。心里卻決定將他受的氣都發泄在賈東旭身上!!
易中海回到屋里,也在為賈家的事兒犯愁。他知道賈張氏難纏,可張衛東又堅決不同意,這事兒實在難辦,可賈家又關系到他的養老問題,又不能不管,未今之計也只能拖著了。
喜歡四合院︰帶著簽到系統穿劉家請大家收藏︰()四合院︰帶著簽到系統穿劉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