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劉嵐是個大嘴巴子,心里藏不住事。
在收拾易中海一事上。
傻柱和許大茂兩人都是痛打落水狗的心思和想法。
看著面前的劉嵐,兩人在心里不約而同的泛起了借劉嵐這張嘴,好好幫扶一下易中海的主意。
密切的打著配合,一唱一和猶如在說相聲,把賈東旭跟易中海學了十年鉗工,到現在還是一個二級工的事情說給了劉嵐。
言語中,充滿了陰謀論。
什麼易中海為了養老,擔心賈東旭尾大不掉,有意識拖延賈東旭晉級的步伐。
言之鑿鑿的給出定論,直言賈東旭換個人當師傅,現在有可能都上了四級,而不是還在二級上打轉。
劉嵐宛如得了天大的料,打著上廁所的旗號,離開了二食堂。
專業的事情,就得交給專業的人來做。
短短十幾分鐘,天才鉗工賈東旭被易中海故意教廢的閑言碎語,布滿了整個軋鋼廠。
大大小小的軋鋼廠職工,都在說著易中海為養老算計賈東旭的事,還有人將易中海和賈東旭比作了反面教材。
說著師傅如何偽善的話,講著徒弟如何被荼毒的事。
坐在辦公室內的楊建民,听著這些流言蜚語,難得的沒有攔阻,一副置身事外跟他沒多大關系的模樣。
......
街道辦已經沒有了看熱鬧的街坊。
易中海前腳一跑,這些人也都跟著跑了出去。
主打一個易中海去哪,他們跟著去哪看戲。
被王建設特意邀請過來充當公證人的上級領導,在跟王建設說了幾句與工作有關系的話後,坐著小汽車離開了街道辦。
王建設帶著街道辦的全體工作人員,在門口目送上級領導離去,各自忙碌起來。
李懷德難得的沒走,跟劉海忠兩人在王建設的辦公室內談了一會兒生產上面的事情。王建設進入辦公室的時候,這兩人的臉上,都洋溢著滿意的笑容。
......
易中海從街道辦跑出來。
看著來來往往的行人,總感覺這些人都在看他笑話。
嘴里大嚎了一嗓子,朝著三十六號大院沖去。
他要見鐸爺。
也要見秦淮茹和賈東旭,接受不了賈東旭帶著老婆孩子離去的現實,心里泛著幾分希望。
心急如焚下,路上還摔了幾跤,每一次都毫不猶豫的爬起來,繼續向前沖刺。
三十六號大院距離街道辦不遠,易中海又使出了吃奶的力氣,不一會兒的工夫,整個人風一樣的跑進了三十六號大院。
沒做停留,直接進了中院。
看著昔日他住了幾天,又被賈家入住的東側廂房。
瞬間變成了二傻子。
屋門上面,鎖著一個大大的鎖頭!
因為房屋產權不歸屬街道辦,隸屬于肉聯廠,昨天賈東旭離開後,街道辦就通知了肉聯廠,肉聯廠派人來貼了封條。
鎖頭加封條的組合,給了易中海沉重的一擊。
看著跟踩了電線似的,一屁股癱坐在地上,面色蒼白,嘴里喃喃著不甘心的牢騷。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東旭不可能離開我,他怎麼能走啊。”
“他走了,我的養老怎麼辦?誰給我養老?”
看著跟回光返照似的,一瞬間又有了精氣神,雙手撐著地面,從地上爬起,朝著中院正房看去。
鐸爺推門走了出來,身體十分的硬朗。
在易中海沖進中院那會兒,他就看到了易中海。
沒急著出去的原因,就是要讓易中海看清現實。
“你把賈東旭給我藏那了?”
看到鐸爺,易中海臉色猙獰的猶如瘋子,手指著鐸爺,大聲的咆哮著。
賈東旭這一走,傻柱又娶了媳婦,易中海還不是了管事大爺,名聲也臭了,養老更是無稽之談。
對易中海來說,天真的塌了。
“是不是你攛掇的賈東旭?肯定是你背後在搗鬼,你見不得我好,你的心怎麼這麼黑呀。”
“我就是把一些事情說給了賈東旭,比如賈張氏為什麼會成為四合院的院霸,又為什麼會被槍斃。”
鐸爺大大方方的承認了這件事是自己所為。
“賈東旭挺聰明的一個人,跟著你這個鉗工大拿學了十年技術,到現在怎麼還是一個二級工,把這些事情揉碎,一一分析給賈東旭,傻子都看明白了,賈東旭曉得你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偽君子。”
“你!”
“這就無言以對了?後面的話更難听,我勸賈東旭別想著提升工級,就在二級上面干到退休,否則你易中海肯定會對賈東旭泛起殺心,在機器上動動手腳,太容易讓一個人喪命或者受傷了。”
鐸爺活動著自己的手腕。
看著易中海的目光,也變得不善起來。
“你還敢打我不成?”
易中海話音剛落。
鐸爺的大巴掌,狠狠的抽在了易中海偽善的臉頰上,劈頭蓋臉就是兩巴掌,打的易中海臉上清晰的刻印出了兩個大巴掌印。
“你與其在這里跟我大喊大叫,還不如跑到軋鋼廠好好問問領導,沒有領導的許可,賈東旭如何能離開?”
一語驚醒夢中人。
易中海這才想起楊建民。
作為生產的一把手,不審批,賈東旭根本走不了。
扭頭朝著軋鋼廠跑去,準備找楊建民問個清楚明白。
王建設從街道辦出來的時候,還跟易中海打了一個照面,看著急匆匆離去的易中海,心里喃喃了一句‘自作孽不可活’的話。
帶著小李朝著95號大院走去。
有些事情,要跟李秀芝說說。
還要交代二大媽一些事情。
劉海忠這兩口子用好了,真是王建設的得力干將。
中院,李秀芝和婁曉娥兩人分成了兩派,在比賽做針線活,二大媽她們這幫大媽們,分成了兩派,一派給李秀芝加油助威,一派鼓勵著婁曉娥。
聾老太太不在,被花姐帶著婦女會去別的街道做幫扶教育的事情。
“王主任,你來當裁判,看看誰的針線活更好一些。”
見王建設進來。
李秀芝和婁曉娥都把她們的鞋墊遞到了王建設的眼前。
平心而論。
做針線活,還是李秀芝更勝一籌。
婁曉娥畢竟是有錢人家的閨女,針線活也就一般般。
喜歡四合院︰我街道主任請大家收藏︰()四合院︰我街道主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