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的幾個主子雖然之前是錦衣玉食的養著,但是才剛剛從牢里出來,這會子也顧不得其他了,順著文靜的手披上了衣服。
顧氏和李蘭兩個女人還好,腳上的鐐銬是沉了些但是也不影響行動,但是三個男人身上的枷鎖就很礙事了。
披好了衣服,送了包袱,文靜就離開了,這時候李父也是感嘆文靜的有情義,畢竟他們可是要去流放的,沾上可就甩不脫了。
這會子人也少了,文靜迅速的把驢車給拉了過來,表示要跟著對方一起走。
听到文靜這話李家的人都有點不敢相信,不過緩過來之後就讓文靜自己離開,不用管他們。
特別是顧氏,直夸文靜是個好孩子,不過也側面表達了不願意連累她的意思。
文靜也很堅持,一定要跟著他們一起走,並且說了流放路上的辛苦,但是顧氏和李蘭兩個人走不過去。至于她自己,到了地方之後就會離開。
到底還是文靜的臉皮更勝一籌,輕松的就磨的李家的人同意了她的辦法。
這邊剛剛談好,流放的隊伍也要開始走了,這也是正常的,流放之地遙遠,還有規定的時間,必須要早點走,要不然耽擱了,押送的官差也的不了好。
流放的路上倒是可以把枷鎖和腳鐐給解開,不過不是現在,起碼要離京城很遠才行。
文靜趕著驢車走在最後面,李家的幾人也墜在後面和文靜挨著,因為文靜特意用了道具,使得那些官差忽略掉自己,所以文靜這一路上還是很清靜的。
只不過雖然是被忽略掉了,但是文靜也是不能做一些出格的舉動的,等于是要遵守這個隊伍的規則,這對文靜來說不算什麼,她也只是想要保證李家的人能安全的撐到流放地而已。
等到遠離了京城,流放的人都用自己藏的錢去掉了枷鎖,不過腳鐐倒是沒有去掉,這也是官差怕隊伍不好管,不過女子的腳鐐還是可以取下來的。
文靜倒是沒有怎麼操心,總得來說,李家的這幾個人還是不錯的,適應的很快,驢車上的物資也進行了分配,根本就不用文靜和老媽子一樣照料這些人。
一路走來,文靜也看到了其他的家里是怎麼樣的情況,覺得原主的運氣是真好啊。
沒有去管流放隊伍里的其他人,文靜也不是什麼時候都會伸手幫忙的人,低下頭,攪動著陶罐里的粥。
這米還是李家的兩個兒子買來的,到了一定的地方,官差也會停下來讓這些人補給一下,免得損失人數過多,畢竟這流放都是有數的,要是損失的人數過多,那押送的官差也討不了什麼好。
好在當初買的是驢車而不是板車,現在她和顧氏還有李蘭還可以不用走路在驢車上歇著,好好的休息一下。至于幾個男人,那是沒有位置的,驢車上還要拉吃的喝的,一只驢子可沒有那個腳力去再拉幾個大男人,就是他們有時候也得拉著驢子走才行。
喜歡我成了生子系統請大家收藏︰()我成了生子系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