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長征開始︰十軍團的絕境血路

第486章 趙驥的計劃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趙不言 本章︰第486章 趙驥的計劃

    就在趙驥打算休整部隊至少三個月以上時間時,中央的答復也到了。

    看過中央的答復後,趙驥的眉頭頓時就微微皺了起來,郭勛祺察覺到了他的表情變化,關心地問道︰“怎麼啦?中央是怎麼說的?”

    趙驥沉默著把電報遞給郭勛祺看,電報中,中央先是表揚了志願軍在前兩次戰役中取得的巨大成績,也表示贊同趙驥將計就計借機休整部隊的意見,但仍然要求志願軍必須盡快越過三八線對敵人發動新一輪的攻勢。

    和趙驥從軍事角度建議休整部隊不同,中央是從政治的角度站在一個更高的層面來看待問題的。

    美國人當前正在國際上熱炒按照三八線停火的話題,由于他們掌握著輿論話語權,所以世界其他各國都習慣性按照美國人的話術接受了三八線的存在,認為這是一條理所當然的半島南北分界線。

    在國際上跟美國人打嘴仗是以己之短擊彼之長,站在我們的角度,最好的反擊辦法就是實際行動——跨過三八線,讓這條虛無的分界線在事實上變得毫無意義。

    而且從有利于後期談判的角度來說,志願軍也應該抓住當前美軍深處混亂的機會再往南推進一段距離,為自己在談判桌上增添一份重要的籌碼。

    不過中央依舊一貫地尊重前線指揮官的看法,表示說讓趙驥在充分考慮具體情況的前提下,自行決定究竟該把仗打到哪個份上。

    趙驥默默思考一陣,中央的意見並不是隨性而提的,而是基于客觀局勢的理性分析,正所謂戰爭是政治的延續,自己的確不能僅僅只從軍事角度來單一地看待問題。

    政治上必須要打,軍事上部隊又亟待休整,該怎麼辦呢?

    還能怎麼辦,開會大家一起商量唄。

    志司的班子成員很快就形成了兩種意見,第一種意見是應該遵照中央的意見立即發動第三次戰役,第二種意見則是再次向中央闡明部隊面臨的實際困難,短期內不組織大的戰役,最多派出小股部隊跟敵人保持零星交火狀態就可以了。

    持第一種意見的是副司令員陳光和李相朝。

    “我知道部隊現在組織新的攻勢有困難,可難道敵人就沒有困難嗎”,赤衛隊出身、參加過長征、親自指揮了飛奪瀘定橋的陳光從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我軍雖然因為連續作戰導致疲勞,但敵人呢,敵人現在可是一片混亂已呈潰敗之勢,這時候不咬咬牙追著落水狗打,等他養好傷口可就不好對付了”。

    如果不站在開天眼的上帝視角,陳光說的其實非常在理,事實上眼下的美軍的確處于一擊即潰的狀態,因為歷史上李奇微上任了解到軍隊的事情後,干的第一件事就派出工兵搶築釜山工事,能保住退路不被全殲就算不錯了,以美軍當時的狀態,士兵看見志願軍戰士出現在自己面前,還能放上兩槍再跑的就算是敢戰的勇悍之輩了。

    作為一名朝鮮族指揮官,李相朝更是迫不及待地想要盡快光復故土︰“對,我完全同意陳光同志的意見,眼下的困難再大還能大得過我們當年在山西打鬼子的時候嗎”。

    趙驥听完不置可否,而是扭頭看向其余幾人意示詢問。

    希望部隊繼續原地休整的是郭勛祺和陳明仁,由于成長經歷不同,這兩位可不敢像陳光那樣動不動就要找人拼命斗狠,在他倆看來美軍一擊即潰只是猜測,何況敵人采取的是守勢,火力又更強,萬一我軍以疲兵之態攻堅不克,到時候在漢城以北的漢江平原被機械化敵人咬上了的話,想撤可就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了。

    兩種意見爭執不下,誰也說服不了誰,現在的票數是二比二,在傅秋濤缺席的情況下,關鍵的一票就交到了參謀長陳奇涵的手上。

    看著大家都把目光投到自己身上,會議開始後始終保持沉默安靜傾听其他人意見的陳奇涵不能不表態了︰“我覺得大家說的都有道理”。

    真是听君一席話勝似一席話,陳光和陳明仁兩個直脾氣馬上就不干了,本來爭得面紅耳赤的兩個人迅速就結成了臨時同盟︰“參謀長,現在可不是和稀泥的時候,當老好人也不是選這個時候這麼個當法吧”。

    “我不是要和稀泥,而是真的這麼認為的”,陳奇涵平淡地解釋說,“現在最好的辦法就是綜合考量諸位的意見,拿出一個折中的辦法來,既能按照中央的指示打破三八線的存在,又不至于因為戰事失控而加劇部隊的疲勞程度”。

    和幾位副司令不同,參謀長是一個跟軍事主官關系更親近的職務,主要工作內容就是把軍事主官的戰役決心變成具體可執行的詳細方案,不能充分領會主官意圖可是當不好參謀長的。

    陳奇涵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參謀長。

    趙驥笑著看向陳奇涵,不愧是開國上將里的參謀型將領代表呀。

    接下來的話就不用陳奇涵講了,該趙驥表態了︰“大家 的意見我都听了,正如陳參謀長所言,都是正確的,我都同意”。

    “我的想法是既然中央有指示,那三八線我們就必須要過,這一點沒什麼好說的”,趙驥起身看了眼態度最激進的李相朝,然後走到地圖前緩緩續道,“不過,第三次戰役要分成兩個階段來打,戰役最終目標是把陣線推到北緯三十七度線附近”。

    北緯三十七度線已經都到大邱、蔚山地區了,听到這里,李相朝才重重地舒了口氣,听著趙驥接著講了下去︰“三次戰役第一階段的任務是解放開城”。

    開城,古稱開京,曾長期作為高麗王朝的國都,位于漢城西北僅六十公里的位置,就處在三八線上,是半島上難得的平原地形,而且敵人在這里並沒有構築完備的防御工事系統。

    總而言之,攻佔開城的難度要比強渡漢江攻擊漢城小得多,而且拿下這里可以對漢城造成極大的威脅態勢,我軍在第二階段作戰時還可以憑此作為攻擊發起據點。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從長征開始︰十軍團的絕境血路》,方便以後閱讀從長征開始︰十軍團的絕境血路第486章 趙驥的計劃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從長征開始︰十軍團的絕境血路第486章 趙驥的計劃並對從長征開始︰十軍團的絕境血路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