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長征開始︰十軍團的絕境血路

第363章 第四軍vs第四軍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趙不言 本章︰第363章 第四軍vs第四軍

    對于人而言,長江是寬闊的天塹,但對于軍艦而言,長江則是不折不扣的狹窄航道,就連掉個頭都十分困難,防守方只需要在臨江制高點上部署幾門火炮,就足以對過往的船只構成巨大的威脅。

    在鸛級裝甲艦壓制住茶庵嶺暫六師火炮的同時,s150型兩棲登陸艇則毫不停留地快速通過火力威脅區,然後在茶庵嶺側後的陸城碼頭卸下搭載步兵。

    中野江防艦隊目前一共擁有二十艘s150登陸艇,這型艇支排水量220噸,比鸛級更大,但因為結構簡單、工藝簡便、造價低廉,所以反而更適于大批量快速建造。

    ps︰鸛級排水量只有140噸,但需要制造主炮、裝甲和全封閉艦體,所以工藝要復雜得多,也更費工時。

    一個營的陸戰隊員在陸城碼頭登陸後,立即就朝著茶庵嶺國軍防線後邊的臨湘縣城穿插過去,而與此同時,中野第五軍也開始從正面發起強攻。

    國軍的一大毛病就是掌握不了戰役的主動權,安于滿足彼此對峙的短暫和平,七七事變如此,淞滬會戰如此,後來多次或大或小的戰役都如此,每當倭寇停下來緩一緩時,國軍也會默契的同步收兵罷戰。

    眼下這一仗也是一樣,當第五軍的戰士們發起步炮協同攻擊時,很多國軍官兵還在後方的臨湘縣城照常輪換休假,陣地上的留守部隊也有不少擅自離開,跑到江邊釣魚或者躲到樹蔭下避暑去了。

    暫編師的戰力本就弱,又是在毫無防備之下遭遇突襲,兩個師瞬間崩潰,官兵們密密麻麻擠在道路上,蜂涌向臨湘縣城。

    當潰兵們氣喘吁吁地跑到城下時,他們驚愕地發現臨湘城頭高高飄揚著一面紅旗,幾挺機槍毫不留情地把不明所以還想要靠近城門的潰兵射殺在地。

    臨湘縣的留守部隊比茶庵嶺前線更加松懈,他們壓根兒就沒考慮過自己會在前方未失的情況先遭到攻擊。

    奇襲臨湘的陸戰隊員僅僅只有一個營,即便事先沒有準備,可如果臨湘守軍能在遭襲後收攏兵力拼死抵抗的話,無法攜帶重武器的陸戰營還真不一定能取得勝利。

    可當槍聲一響,尤其是當有人驚慌失措地在城里一邊跑一邊大喊“赤匪進城啦”,國軍容易炸營的老毛病就立馬爆發了。

    兩個暫編師的士兵基本都是新拉來當補充兵用的壯丁,大多數人甚至連進城的“赤匪”長什麼樣都沒看見,就被傳染上恐慌情緒裹進人流狼狽奔逃。

    “這忒麼哪里是軍隊,分明就跟鬧饑荒時的流民武裝差不多嘛”,陸戰隊員們望著奪路而逃的守軍不禁感慨道,“難怪听說第一次武漢會戰時,倭寇能用區區一個聯隊,一夜之間就擊潰有堅城可守的國軍一個集團軍”。

    陳前第五軍擊潰國軍暫五、暫六兩個炮灰師佔據臨湘以後,湘北重鎮岳陽城門戶洞開,曾曉的第四軍緊隨其後,搭乘火車沿著粵漢鐵路快速南下。

    “什麼!茶庵嶺失守!”岳陽城內,國軍第四軍代理軍長沈久成氣急敗壞地沖著電話另一頭開罵,“臨湘呢?臨湘現在的情況怎麼樣?”

    “不清楚?你娘的,一幫廢物,連前頭仗打成什麼樣子都弄不明白,你們叫老子怎麼指揮作戰!再給我要臨湘,聯系上了即刻來報!”

    由于頂在前頭的兩個暫編師敗得實在太快,岳陽的第四軍除了得知中野發動突襲並成功佔據茶庵嶺陣地外就再沒收到任何有價值的情報。

    臨湘是否失守,中野出動的兵力規模,來襲部隊的番號等等,沈久成眼下對戰役態勢完全一頭霧水,只能簡單下達了一道收攏部隊集結兵力的命令就再做不了其它事情。

    實際上,就連收攏部隊這道簡單的命令,在此時的第四軍也根本無法得到有效執行,至于原因嘛,還是國軍爛到根子里的派系斗爭。

    第四軍最早屬于粵軍序列,寧漢分流時隨張發奎投靠武漢政府,後在南昌起義時被鐵軍長帶走了一個多師的兵力。

    第四軍余部之後經歷了兩廣反蔣失敗,張發奎被迫辭職,由吳奇偉接任軍長,自此納入中央軍序列,並參加了追剿紅軍長征的戰斗。

    盡管歸順了中央軍,可大師對這支官兵以老廣居多的部隊始終不放心,1944年長衡會戰結束後,就借口指揮不力一口氣把第四軍的三個師長全部撤職,軍長也槍斃了事。

    為了暫時穩住第四軍,大師讓已是集團軍司令員的粵軍宿將歐震兼任第四軍軍長。

    歐震又不傻,而且就算他犯傻,他那個跟大師斗了一輩子的粵軍老上級也會提醒他別去淌這灘渾水,所以歐震接到任命後堅決不肯赴任,自始至終壓根兒就沒在第四軍官兵面前露過臉。

    歐震不肯來,薛岳就老實不客氣地讓自己的鐵桿親信沈久成暫時代理軍長職務,可憐沈久成一個貴州人,跟第四軍的廣東人談話時完全一個雞同鴨講,誰也听不懂對方說的是什麼,而且很多時候就算听懂了也會故意裝作听不懂。

    代理軍長是薛岳的人,三個師長是大師的人,基層官兵多是老廣,再加上倉猝間收攏兵力本就對部隊的組織度要求非常高,所以盡管沈久成在軍部急得跳腳,麾下的三個師一天時間下來依舊分散在江陵、岳陽一帶的廣袤區域。

    國軍第四軍的混亂使得中野第四軍未經激烈抵抗就沿粵漢線一路殺至岳陽外圍,而此時的岳陽縣附近僅有第90師一支部隊駐守。

    抗戰期間的大部分時間里,由于缺少制空權,身處平漢線兩側的中野幾乎不使用鐵路來投送兵力,岳陽一戰還是首次讓戰士們搭乘火車快速機動。

    中野第四軍先鋒第10師在臨湘下車後,體力飽滿的戰士們急速直撲岳陽縣城,比保存體力還更難得的是,他們此行帶上了包括sfh18型重炮在內的全部家伙事兒!

    喜歡從長征開始︰十軍團的絕境血路請大家收藏︰()從長征開始︰十軍團的絕境血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從長征開始︰十軍團的絕境血路》,方便以後閱讀從長征開始︰十軍團的絕境血路第363章 第四軍vs第四軍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從長征開始︰十軍團的絕境血路第363章 第四軍vs第四軍並對從長征開始︰十軍團的絕境血路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