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長征開始︰十軍團的絕境血路

第250章 打造軍工基礎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趙不言 本章︰第250章 打造軍工基礎

    就在趙驥腹誹微操大師摳搜,豫東會戰這麼大的勝仗,給的獎勵還不如倭寇給自己開出的懸賞十分之一時,他還不知道,自己在南京的懸賞金已經由十萬漲到了八十萬大洋。

    在會戰中被耍得團團轉的園部和一郎在戰後第一時間就被解職回島,很快轉入預備役當了個閑職,由阿南惟幾接替出任第十一軍軍長。

    1940年的倭軍兵力本就緊張到了極點,第十一軍已是它們唯一可投入到進攻中的機動兵團,在折損四個師團後,侵華倭軍只能暫時收伏爪牙,戰略上由攻勢轉入守勢,把全副精力放在了鞏固和消化華北地區上。

    這場慘敗帶來的更大影響則是,倭寇海軍在御前會議上徹底壓倒了陸軍,開始更積極地謀劃推進新的國家戰略。

    中原大地因此迎來了一段難得的寧靜,百姓們忙著在田間犁地春耕,趙驥也忙著來到霍邱煉鋼廠實地視察生產情況。

    系統這次給的獎勵除了實體武器外,還有一份合金鋼的工藝配方和生產圖紙。

    “如何?陸廠長,這份資料能不能派得上用場?”趙驥滿臉期盼地詢問著對面一位正在埋頭認真查看圖紙的年輕人。

    霍邱煉鋼廠的廠長兼總工程師陸達今年不過二十六歲,他出身優渥,父親是國府財政部的高級官員,從小就聰慧好學的陸達先後考入東吳大學、聖約翰大學化學系就讀,後又到德國柏林工業大學冶金系留學四年,並在七七事變後憤然中斷學業回國入黨。

    在原本的歷史軌跡中,這位大佬回國後是去了陝北,出任工程處副處長兼兵工局總工,並在太行山中主持籌建了八路軍的第一間高爐煉鋼廠,開發生產出了合格的炮用鋼材,在三年時間內為八路軍提供了十一萬發的迫擊炮彈。

    ps︰殲轟七“飛豹”的斯貝發動機也是這位大佬牽頭搞出仿制材料的。

    此時,因為趙驥的穿越而隨鐵軍長一路來到大別山的陸達在看過系統獎勵的資料後說道︰“初步看來沒有問題,具體還需要經過工藝實驗才能確定”。

    “副軍長放心,雖然現有的設備需要改進才能生產資料上的合金鋼,但我很有信心能吃透這上面記載的技術和工藝”。

    霍邱煉鋼廠原本只能生產普通的碳素鋼,可以用來制造槍管和迫擊炮管,但卻無法用于制造能耐高膛壓的身管火炮,如今有了系統的幫助,相信大別山根據地的軍工生產能力很快又能再上一個台階。

    離開霍邱煉鋼廠,趙驥又馬不停蹄地趕到了大別山軍工廠找到廠長兼總工程師郭棟才。

    郭棟才是畢業于東京工業大學機械系的高材生,七七事變後毅然放棄了在大學任教的安逸工作,選擇了入黨參加革命。

    跟陸達一樣,這位原本在黃崖洞兵工廠設計並生產出了超過兩千五百門50毫米口徑迫擊炮的大佬現在同樣來到了大別山軍工廠當廠長。

    郭棟才引著趙驥一邊檢查生產線一邊介紹道︰“副軍長,你上次交給我的步槍、輕機槍、重機槍和50、80毫米口徑迫擊炮的技術資料現已全部定型投產了”。

    “太好了!”趙驥點頭高興說道,“我這次來是有新的技術資料要交給你”。

    “你看看,這是什麼武器?”趙驥遞給郭棟才的是ig18型野戰炮的設計圖紙和生產圖紙。

    本就一直抱有仿制現有裝備想法的郭棟才一看就雙眼亮了起來︰“這是旅屬75野戰炮的技術資料呀!”

    “如果我們的軍工廠能大量仿制的話,以後這就不是旅屬野炮而是團屬野炮了”。

    德軍在二戰前中期都沒有配備80毫米以上的大口徑迫擊炮,ig18型野炮本就是配置到團一級作為一線步兵支援火力的,地位和甦軍的120毫米迫擊炮類似,獨立師純粹是因為缺少火炮才不得不把它拿來當作旅屬火炮使用的。

    在120毫米大口徑迫擊炮數量嚴重不足,倭制九二式步炮又全部送出去支援友軍以後,如今的獨立師亟需大量仿制ig18型野炮以便充實團一級的支援火力。

    郭棟才詳細看過圖紙後為難道︰“這炮結構並不復雜,設計圖紙和生產圖紙又都是現成的,按說仿制本來不難,可是……我們沒有能制造身管火炮的優質鋼材,使用現有鋼材強行上馬的話怕是上了戰場會炸膛的”。

    趙驥笑著回答︰“霍邱煉鋼廠的陸廠長已經立下了軍令狀能盡快拿出合格的炮用鋼材,你這邊呢,能不能行?”

    “當真?”郭棟才眼色一喜,“那我也立個軍令狀,只要有合格的合金鋼材,我就一定能仿造得出這門火炮!”

    系統獎勵的現成武器只能拿來應付一時之需,自力更生才是長久之計,趙驥的目標是在未來的抗美援朝之前,打造出一個至少能為軍隊提供大部分武器的軍工生產體系。

    “好”,趙驥繼續勉勵郭棟才,“我給你的不僅有生產圖紙還有設計圖紙,仿制定型後你還要注意組織廠里的年輕工程師消化吸收這里面的設計原理,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多培養些人才出來,為以後建設我們自己的工業體系做準備”。

    對于這個時代的中國工科人來說,“自己的工業體系”這句話可謂殺傷力十足,郭棟才听了之後不禁有些眼紅濕潤,當即連聲答好。

    為什麼像陸達、郭棟才包括後來的錢老等工科人才願意加入我黨,並能在這麼艱難的環境中創造出小說里才能出現的奇跡呢?

    為什麼國黨掌握全國政權那麼多年卻造不出一門身管火炮,工業水平甚至相較于晚清還不進反退呢?

    為什麼我黨在掌握全國政權僅僅三、四年後就已經能大量仿制小到步槍、沖鋒槍,大到火炮、卡車等一系列甦式武器裝備部隊呢?

    我們在抗美援朝的時候就已經能仿制很多甦聯武器了,甦聯大規模援建工廠是再之後的事情了)

    喜歡從長征開始︰十軍團的絕境血路請大家收藏︰()從長征開始︰十軍團的絕境血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從長征開始︰十軍團的絕境血路》,方便以後閱讀從長征開始︰十軍團的絕境血路第250章 打造軍工基礎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從長征開始︰十軍團的絕境血路第250章 打造軍工基礎並對從長征開始︰十軍團的絕境血路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