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式遵的有意縱容下,曹路的三縱迅速殺穿了當面第146師在雲嶺以北冰山至北貢一線的山地防線,突入到了雲嶺平壩地區,只要再翻越四顧山就能威脅上官雲相部第108師的側後救出新四軍皖南友軍。
    防守四顧山的是第二十一軍第147師,這支部隊能堅守多久將直接決定整場戰役的成敗。
    唐式遵不想拿自己的基干部隊跟獨立師拼命,可顧祝同提前一步猜到了他的想法︰“唐司令,你部務必要把趙驥獨立師阻擋于四顧山地區,否則休怪我軍法無情!”
    作為極端反共死硬份子,顧祝同沒有跟倭寇血戰到底的勇氣,但面對新四軍時卻表現得堅決無比︰“這次皖南作戰你是直接參與籌劃了的,就別想著還能置身事外獨善其身了,你以為你網開一面他們以後就能饒得過你?”
    “你的手上已經沾了新四軍的血,洗不掉的,首鼠兩端只會落得個里外不是人”。
    放完狠話,顧祝同又放緩語氣開出拉攏條件︰“委員長對你是很器重的,不然也不會讓你來當三戰區的副司令,只要這次能解決掉新四軍在皖南的部隊,劉湘留在皖南的舊部以後就都由你來領取、劃撥補給物資,難道你就不想取代潘文華在川軍中的位置嗎?”
    潘文華!這個名字頓時就戳中了唐式遵心尖上的癢癢肉!
    四川王劉湘病死後,作為川軍第二大派系當家人的唐式遵就做起了“新王當立”的美夢。
    可事與願違的是,劉湘的舊部們很快就團結在了劉湘副手潘文華的身邊,抱團對抗微操大師的兼並企圖,為此甚至差點直接在皖南就地就跟中央軍爆發內戰。
    關鍵時刻,唐式遵選擇了站在微操大師一邊,和顧祝同麾下的中央軍聯手對峙郭勛祺的第五十軍,逼迫他們不敢輕舉妄動。
    可這件事最終的結局是潘文華升任西南官署副長官,全面接手了留守四川的川軍部隊,算是坐上了川軍的頭把交椅,而皖南川軍雖然名義上劃歸了唐式遵來指揮,可他根本指揮不動,因為這些部隊的糧餉補給根本不由他掌握。
    被微操大師當刀使了然後用完就扔的唐式遵落了個“川奸”的罵名卻什麼實際好處也沒得到,氣得他牙癢癢的,他不敢記恨微操大師,卻把這份仇全掛在了潘文華的名下。
    終于,機會再一次來了,如果重慶方面肯把皖南川軍的糧餉交給自己來掌握的話,唐式遵相信自己是有本事來逐步消化蠶食這些部隊的,到時候自己就能實現當上新一代“四川王”的畢生夙願了!
    沒有猶豫太久,抵不過美夢誘惑的唐式遵就咬咬牙答應了下來︰“請顧長官放心,我第二十一軍一定會全力阻擋新四軍獨立師于四顧山地區”。
    既然已經選了邊,那就徹底把態度放端正!
    唯恐部下不肯盡力的唐式遵隨即就動身親自趕往四顧山前線坐鎮指揮。
    在原本的時空中,因為自知在皖南事變中犯了不可原諒的錯誤,後來的唐式遵在全國局勢已經基本明了的情況下只能選擇一條路走到黑,可惜微操大師從成都坐飛機逃往台灣時沒給他留個座位,反而還讓他帶著殘部到西康省堅持打游擊。
    于是,唐式遵就成了唯一一名被擊斃于解放戰場的原川軍高級將領。
    此時還不知道自己未來命運的唐式遵在趕到四顧山前線後立即調整部署,集結起第146、第147師兩支嫡系部隊,擺出了死守到底的架勢。
    川軍在山地防御戰方面的確是有幾分造詣的,一路順風順水的曹路三縱馬上就感覺到了對面的抵抗變得頑強了起來。
    首先是火炮的殺傷效果大幅下降,和郭勛祺在馬鞍山一戰中修築的山地防御工事類似,在戰術上一脈相承的唐式遵命令士兵沿山挖掘壕溝,然後在壕溝的背壁面上又挖出可供躲避的防炮洞。
    只要炮彈不是恰好掉進壕溝里邊,躲在洞里的士兵基本不用擔心自己會被炸到。
    然後是利用山地高度差構建起的立體防御火力,三縱的戰士們在沖擊川軍山腳防線時,會同時遭到山腰、山頂位置川軍自上而下的火力傾瀉,使得攻擊傷亡大大增加。
    而且即便成功佔據山腳陣地,戰士們也會因為頭頂的敵人火力而無法長時間待下去,除非能一鼓作氣把敵人的多層防線一次性全部打穿。
    無奈之下,曹路只得放棄了速戰速決的打算,跟唐式遵打起了消耗戰,在盡量多殺傷其第一道防線上的士兵後就撤下來,打算迫使唐式遵承受不住巨大的傷亡代價而主動讓出四顧山陣地。
    可出乎曹路意料的是,唐式遵就跟王八吃秤砣似的鐵了心要在四顧山釘下去,這家伙不僅不斷把預備兵力填補進前沿防線,甚至還祭出了督戰隊、現大洋和鴉片煙三大法寶。
    川軍是國軍序列中裝備最爛、兵員素質最差的部隊之一了,當年在川陝邊界和四方面軍作戰時表現得一塌糊涂,打一仗就敗一仗,而且全都敗得極其難看,搞得某位張姓領導直接生出了“打到成都吃大米”的想法。
    可在關鍵的百丈關戰役中,懷揣現大洋、吸飽了鴉片煙的川軍士兵在督戰隊的押陣下,愣是跟四方面軍的戰士們反復搏殺到了最後一滴血,不僅讓張姓領導大呼不解,就連用兵素來周密細致的徐帥都在戰後表示低估了川軍的頑強程度。
    今天在四顧山的川軍部隊就頗有點當年百丈關時的舊模樣,上有唐式遵舍得下血本,下有被三大法寶激起了凶性的一線士兵,曹路的三縱一時間竟頓兵與山下不得寸進。
    危急時刻,師長趙驥親自趕到了最前線︰“讓同志們先撤下來歇一歇,給曾曉發報,問問他們四縱現在到哪個位置了,告訴他,抵達預定包抄位置後不要休息,馬上從背後發起夾攻,這一仗的關鍵就是比誰能更快擊破對方的阻擊!”
    喜歡從長征開始︰十軍團的絕境血路請大家收藏︰()從長征開始︰十軍團的絕境血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