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長征開始︰十軍團的絕境血路

第219章 皖南驚變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趙不言 本章︰第219章 皖南驚變

    趙驥听完大驚失色!

    他對皖南事變的發生早有心理準備,也做好了在沒有更好辦法的情況下直接武力營救的打算,可沒想到的是……鐵軍長居然還是如同歷史上那樣把自己給搭進去了!

    “王特派員,我們趕緊一起到前線去指揮處理這件事吧”,趙驥著急地拉著王子春就想往潛山縣的軍部趕。

    不知道為什麼,王子春的臉上看不到絲毫緊張的表情,他淡定地推開趙驥的手說︰“趙驥同志,我來之前主席專門交代過,你在關鍵時刻的立場是堅定的,他對你是絕對信任的,不然也不會把獨立師劃歸中央直接指揮”。

    “我就不和你去皖南了,我留在大別山里還有別的更重要的事情需要處理,至于皖南那邊的事情,我個人和中央都相信你有能力把它處理妥當”。

    留在大別山還有更重要的事?有什麼事能比救出困在皖南的新四軍本部九千多人還重要!

    趙驥雖然不理解,卻也實在沒那閑工夫去跟王子春猜謎語,趕緊叫人牽來馬匹就風馳電掣般的直奔潛山縣而去。

    一路在各縣間換馬不換人地一口氣連續跑了將近二十個小時,等趙驥趕到鐵軍長設在潛山縣的指揮部時,兩腿內側襠部的皮都被磨破了。

    顧不上疼,趙驥就先拿起鐵軍長留給自己的親筆信看了起來。

    鐵軍長在信中告訴趙驥,他非常清楚副軍長之所以不願西進和獨立師匯合,其中既有對于喪失獨立性而導致大權旁落的擔憂,也有和自己的私人矛盾摻雜在里面。

    鐵軍長認為要想化解掉副軍長的這個心結,讓他同意率部西進,唯一的辦法就是自己當面去做出承諾和妥協,這件事是其他任何人都取代不了的,同時這份責任也是自己責無旁貸的——因為自己是新四軍的軍長!

    鐵軍長在信的最後說,如果自己萬一回不來了,請趙驥務必帶好獨立師,同時盡可能地多救出一些皖南的戰友。

    趙驥閱信大為感慨,雖說如今的局面和原本的歷史已經大為不同,但鐵軍長卻依舊做出了同樣的選擇,這其實不是歷史的慣性,而是鐵軍長的性格使然。

    在原本的時空軌跡中,皖南事變發生時鐵軍長本人第一時間同樣是並不身處包圍圈之中的,但為了救出部隊,他義無反顧地回到了部隊勸說副軍長及早采取行動突圍。

    在突圍建議遭到拒絕後,鐵軍長又冒著生命危險親自前往敵108師談判,結果被微操大師下令扣押收監。

    趙驥放下信嘆了口氣,唉,鐵軍長此去的遭遇恐怕不會和歷史上有多少變化,自己能做的也就有盡人事多救出些戰友了。

    “曹路,曾曉”,趙驥叫來自己的兩位縱隊司令,“你們立即集結部隊往東出發,四縱負責包圍樅陽縣,三縱負責在江面搭建浮橋並在東岸建立前進陣地,要大張旗鼓地擺出準備進攻皖南的陣勢來”。

    “顧祝同現在只是在張網,還沒有正式動手,所以四縱對樅陽縣要圍而不攻,三縱在長江東岸也要引弓不發”。

    “如果我們能逼得顧祝同迫于壓力不敢輕舉妄動自然最好,如果不能,也至少要迫使他分兵來防備我部東進,為皖南的戰友突圍減輕壓力”。

    曹路听後問道︰“那如果我們在包圍樅陽和東渡長江時遭到國軍的武力對抗怎麼辦,打還是不打?”

    曹路的這個問題很重要,顧祝同的意圖已經表現得非常明白了,但他畢竟還沒有真的下手,如果趙驥先動手了的話豈不落人口實,會在政治上陷入被動。

    “中央的指示說得很清楚了,積極自衛,注意分寸,只要對方膽敢采取武力方式阻撓我軍行動,你們就要堅決地予以還擊,不過戰斗規模不要搞得太大,能震懾住敵人就行了,沒必要打殲滅戰”。

    後世很多人都把皖南事變的發生歸咎于黃橋戰役,說是502在甦南先動了手才逼得微操大師發動皖南事變。

    屁話!

    歷史上,微操大師早在1938年底就向皖南和甦南地區的國軍下達了防共密令,說是防,其實就是在策劃如何消滅新四軍,郭勛祺也是因為這時候向新四軍透露這份情報才被撤銷軍長職務的。

    也就是說,有沒有黃橋戰役的發生都不會影響皖南事變的發生,唯一避免慘劇發生的可能就是副軍長能在接到中央的轉移命令後第一時間就北上前往甦南地區。

    把皖南事變的責任推到黃橋戰役上是果粉對微操大師的洗白,再說了,黃橋戰役也不是502先動的手呀,是韓德勤主動進攻黃橋結果反被殲滅了,怎麼說著說著就成了502主動挑起的戰斗似的。

    按照這些人的邏輯,兩次自衛反擊戰也是我們主動挑起的嗎?

    ps︰這一段是回應少數人關于502打了黃橋戰役才會有皖南事變發生的說法。

    按照趙驥的命令,曾曉率先引兵出發,四縱在當天晚上就趁夜把樅陽縣城給團團包圍了起來。

    天亮後,樅陽縣的國軍一個團看著城外的四縱嚇得不輕,趕緊給上峰拍去電報要求增援解圍。

    樅陽被圍後,曹路也率領三縱大搖大擺地直接繞城而過,在長江上搭起數座浮橋,然後領兵過江直逼池州城下。

    池州和樅陽都是國軍第79師的防區,在听說大別山的新四軍獨立師大舉東進後,師長李祖白被嚇了一大跳。

    第79師最早是北洋降軍改編而來的,是國軍中弱得不能再弱的一支部隊,這個師下轄三個團,不設旅,全師定額七千五百余人,實則只有剛剛四千出頭,缺額將近一半。

    這四千多人一共只裝備有步槍兩千出頭,輕重機槍一百來挺,各口徑迫擊炮二十多門。

    別說三縱和四縱了,鄂豫皖根據地的地方獨立團看了79師的裝備水平都會覺得寒磣。

    李祖白就算有心,又能拿什麼家伙事來跟獨立師過招呀。

    喜歡從長征開始︰十軍團的絕境血路請大家收藏︰()從長征開始︰十軍團的絕境血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從長征開始︰十軍團的絕境血路》,方便以後閱讀從長征開始︰十軍團的絕境血路第219章 皖南驚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從長征開始︰十軍團的絕境血路第219章 皖南驚變並對從長征開始︰十軍團的絕境血路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