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長征開始︰十軍團的絕境血路

第137章 西岸血戰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趙不言 本章︰第137章 西岸血戰

    就在小界方松一籌莫展時,西岸的第一大隊也陷入了慘烈的血戰!

    承擔圍殲福岡聯隊第一大隊任務的是抗日三支隊的步兵一、二兩個團及配屬的技術兵種。

    相比只需要采取守勢牽制拖住福岡聯隊主力的144師,三支隊的任務顯得更加艱巨,艱巨得多,因為他們必須主動發起攻勢作戰,而且必須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結束戰斗。

    畢竟小界方松那邊只要多付出些代價,總是能找到足夠用于搭橋的木材的,144師是拖不了太長時間的。

    “隊屬火炮和團屬火炮,都給朝著鬼子最集中的地方轟!”

    福岡聯隊第一小隊過江後由于岸灘泥濘狹窄,沒有足夠展開戰斗隊形的地幅寬度,千余人的部隊只能被迫集中在一個狹小的範圍內,這就給三支隊的炮兵提供了理想的集火目標。

    隊屬炮營的ig18步兵炮和團屬的82毫米口徑迫擊炮朝著密集的倭軍發出了怒吼!

    “轟!轟!轟!”小鬼子也是人,從來不是什麼銅頭鐵臂,挨了炮照樣會死,在三支隊的猛烈炮火轟擊下,它們被炸得鬼哭狼嚎,紛紛叫嚷著四散逃竄,生怕聚成堆而引來無情的炮火。

    “重機槍壓制,輕機槍伴隨掩護,步兵上前接戰!”趙驥第一時間向劉煥和陶旺發出攻擊指令。

    正常情況下,三支隊此時應該利用自己所佔據的戰場優勢,先用火炮多花些時間去消耗倭寇的兵力才對,但趙驥沒有這樣干,而是直接投入步兵開始總攻。

    時間緊急,不能慢慢打了,必須盡快決出勝負!

    戰前,趙驥曾和郭勛祺關于任務分配起過爭執,郭勛祺認為應該由三支隊承擔對西岸倭軍的圍殲任務,趙驥則認為144師的兵力、火力都更強,更適合承擔這項任務。

    兩人爭吵最激烈的時候,甚至互相指責對方是有意想要借刀殺人以保存自身實力。

    吵到最後,郭勛祺終于無奈地吐露出了他心中真實的想法︰“不是我不舍得讓自己家鄉的子弟兵去跟小鬼子拼命,而是……而是……他們打不了這種硬仗!”

    郭勛祺大吼一聲,然後又無奈地嘆了口氣︰“我實在不想承認這一點,但戰場上卻又容不得半分虛假,否則就是在拿將士們的生命開玩笑”。

    “國軍部隊待在工事里打打防御戰還能勉強勝任,要是讓他們走出陣地主動攻擊倭寇的話,那根本就打不了,淞滬會戰的過程已經說明了一切了,三個最精銳的德械師在攻勢作戰中連倭寇區區的海軍陸戰隊都打不下來,我的144師又怎麼能做得到”。

    “我和你們紅軍交過兩次手,我很清楚你們的士兵在進攻時有多悍不畏死,我把圍殲任務交給你們不是想借刀殺人,而是只有你們才能做得到!”

    無論土城戰役還是百丈關戰役,後來被看作是取勝方的郭勛祺其實都是處于守勢的一方,他只是利用地形優勢和火力優勢守住了陣地,擊退了進攻的紅軍,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殲滅了來攻的紅軍部隊。

    在那兩次戰役中,郭勛祺親眼見到了紅軍戰士們是如何奮不顧身地在不利條件下沖擊自己的陣地,從軍以來,他的內心第一次受到如此強烈的震撼,這究竟是一支怎樣組織起來的軍隊呀,居然能讓士兵如此主動、如此勇敢地進行戰斗!

    到底是什麼東西才會讓他們連死都不怕?

    “知道我為什麼願意跟你配合作戰嗎?”郭勛祺有些失落地軟軟坐回到椅子上,“其實……我很羨慕你,羨慕你能指揮這樣的一支軍隊去戰斗,我,我也很想成為這樣的人”。

    趙驥看得出郭勛祺的確是真情流露,也的確是出于戰事的考慮才會如此選擇。

    “好吧,西岸的圍殲任務就交給我吧”,趙驥堅定答應道,“放心,我們抗日三支隊一定會完成戰役任務的”。

    這場殲滅戰注定會異常慘烈,倭寇的火力配置大大超出三支隊,它們的輕機槍是直接配置到最小戰術單位——分隊里的通常編有十三人),一個正常編制五十四人的小隊除了三挺輕機槍外還會配置三具擲彈筒。

    而它們的迫擊炮和重機槍是配屬到中隊一級的,而且還是90毫米的大口徑迫擊炮戰時才下放)。

    在這種火力強度下,走出陣地主動進攻的紅軍戰士們遭遇到了密集的彈雨攔截,盡管已經盡量分散展開隊形了,傷亡情況仍然非常大,戰士們僅憑血肉之軀很難進入到步槍的有效交火距離之內。

    兩個小時過去了,戰斗仍處于僵持狀態,兩個團的戰士付出了巨大的傷亡卻依舊無法在倭軍的防線上撕開一道口子。

    “讓炮營不要再延伸射擊了,給我集中打擊倭軍的一線步兵,掩護步兵上前交火,告訴劉煥和陶旺,務必要注意抓住步炮協同的機會貼上去!”

    文景當即下令調整射擊諸元,把火力從倭軍後方調整到第一線來。

    一團和二團的步兵多是經歷過浙東多輪戰事的老兵,很多班排長更是從皖浙贛根據地走出來的百戰精銳,他們的戰斗嗅覺極其敏銳,火炮打擊位置一變,不用等上級下達命令就自發地指揮著戰士們勇敢向前推進。

    兩百米!一百米!八十米!

    解放戰爭時期,國軍的步炮協同最小距離理論上是三百米到四百米,但實際作戰中大多數時候其實做不到這個距離,而我軍當時的步炮協同最小距離則是兩百米以當時的火炮射擊精度來說算是非常厲害了)。

    八十米的步炮協同距離,是這個時代火炮技術條件下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可三支隊的戰士們冒著被本方炮火誤傷的危險,堅定地進入到了八十米的距離內。

    不少戰士都在炮火覆蓋下跟小鬼子同歸于盡,但後面的戰士仍然選擇了勇敢地繼續前進,接替前方被誤傷戰友的沖鋒發起位置。

    “炮兵停止射擊!吹沖鋒號!”

    喜歡從長征開始︰十軍團的絕境血路請大家收藏︰()從長征開始︰十軍團的絕境血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從長征開始︰十軍團的絕境血路》,方便以後閱讀從長征開始︰十軍團的絕境血路第137章 西岸血戰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從長征開始︰十軍團的絕境血路第137章 西岸血戰並對從長征開始︰十軍團的絕境血路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