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長征開始︰十軍團的絕境血路

第131章 全殲倭寇小分隊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趙不言 本章︰第131章 全殲倭寇小分隊

    82毫米口徑炮彈瞬間在倭寇陣地前沿炸開!

    因為是夜戰的緣故,一團炮連打的是無觀瞄的概率射擊,並沒有對倭寇造成實質上的殺傷,但這輪猛烈的炮擊總算是發出了一個清晰的信號——我們還在抵抗!

    在上海、南京兩戰兩勝的倭寇此時正是得志張狂的時候,所以這支區區八十人的小分隊才敢如此旁若無人般的孤軍深入,它們在受到炮擊後短暫懵了一下,但隨即不僅不撤退還囂張地吼叫著繼續射擊!

    它們不相信自己會敗在中國軍隊的手下!

    身為團長的劉煥此時親自上陣,跟著本團二營一起循著槍聲潛行到了倭寇小分隊的右側。

    “太囂張了!忒麼的太囂張了!”劉煥觀察了片刻,雖然黑夜中視野受限,但他從槍聲就能大概判斷出敵軍不會超過百人,而且因為偽裝行軍的原因沒有攜帶重火力武器,最多不過是帶了幾挺機槍而已。

    劉煥當即下定決心,就在此處圍殲全部消滅掉這支倭寇小分隊!

    “二營長,出動一個連繞到背後切斷它們的退路”。

    “通知炮連,讓偵察兵前出指引,以沖鋒號為令進行覆蓋射擊”。

    “通知三營先行從正面火力牽制,吸引敵軍注意,等我這邊吹沖鋒號以後就發起沖鋒”。

    “二營其余兩個連就地隱蔽,等炮擊結束後從側翼包抄,給我把這股小鬼子全部殲滅了!”

    二團各部立即就按照部署緊張行動起來,通訊兵則頻繁奔走于各處陣地之間,“二營一連就位!”“三營就位!”“炮連觀測完畢!”

    “吹沖鋒號!給我狠狠打!”

    “轟轟轟!”82迫擊炮應著沖鋒號聲在倭寇陣地中央炸開一片片泥花,小鬼子的槍聲頓時就為之一滯,然後就響起咿呀哇啦的哀嚎聲。

    突襲而來的倭寇小分隊根本就沒有做好會遇到頑強抵抗的思想準備,淞滬取勝以來一路輕松長驅至此的它們已經陷入了極度的輕敵麻痹情緒中。

    麻痹,在戰場上是致命的錯誤。

    小股出擊掩殺潰兵在戰術上的確是能達成奇效的,但在遭遇第一輪炮擊後選擇不撤退可就是驕狂心理作祟了!

    借著炮擊掩護,二團三營率先從正面發起沖鋒。

    倭寇確實稱得上是勁敵,盡管在上輪炮擊中傷亡不小,但它們很快就凶狠地恢復射擊,利用手中的步槍、機槍、擲彈筒等一切武器瘋狂壓制三營的沖鋒。

    中國軍隊向來只會集團沖擊這一招,只要能擊殺他們的排頭尖兵就能挫敗他們的整次沖鋒,這是倭寇在淞滬和南京戰場屢試不爽的成功經驗。

    但是,他們今天遇到的是另一支與以往完全不同的中國軍隊,一支在戰術上更靈活的中國軍隊!

    二營的二連、三連適時地從側翼發起夾擊,他們沒有直接開槍射擊,而是借著夜色和地形掩護悄沒聲息地潛行接近。

    倭寇的注意力已經完全被正面的三營吸引住了,直到二營的兩個連隊逼近到一百左右的距離時,它們才驚叫著分出部分兵力倉促阻擊。

    “沖啊!”這個距離足以直接發起沖鋒了,兩個連的戰士端起刺刀勇猛前進,一頭扎進倭寇陣地展開白刃肉搏。

    突遭側擊,倭寇正面的阻攔火力頓時大減,三營的戰士們也第一時間同時沖鋒。

    沒有佔據有利地勢,又未攜帶重火力伴隨的八十個倭寇在極短時間內就被兩個營五個連的猛虎撕成了碎片,前後攏共用時還不到三十分鐘。

    倭寇也是人,一個肩膀上頂個腦袋,挨槍中炮一樣也活不了,原本歷史軌跡中,502很快就會在三個月後,于南京附近的韋崗地區組織一場伏擊戰,只用不到二十分鐘的時間就聚殲了一股近百人的倭寇。

    “三營打掃戰場,二營繼續構築陣地,去個人通知一營,讓他們抓緊引導江邊的百姓往西走”。

    ……

    1937年12月12日,趙驥向劉煥下達了撤退命令,因為他清楚記得南京城是在13號淪陷的!

    一團掩護著城里逃出來的五萬多潰兵流民回到馬鞍山防區,郭勛祺親自帶領144師一個團的兵力前出接應。

    居然救出了這麼多人!郭勛祺心頭又驚又喜,看來自己這次配合趙驥行動的決定是沒錯的。

    “趙老弟干得不錯呀!”郭勛祺拍拍趙驥的肩膀,“你準備怎麼安置這些救出來的人?”

    依郭勛祺的慣性思維來看,這五萬多人救出來了固然是件值得稱賀的好事,但這同樣也是五萬多張嗷嗷待哺的嘴,是一個負擔巨大的包袱。

    不止是郭勛祺這般作想,可以說幾乎整個國府國軍都是這種思維習慣,不然微操大師後來也不會把整個黃泛區的數百萬老百姓視作燙手山芋放手丟給倭寇。

    在他們看來,這些失去了土地和財產的百姓不是水、不是壤,而是可以根據情況隨意拋棄的“代價”甚至“包袱”。

    “我準備先從這些人里面優先征召一批有技術的人才補充進部隊”,趙驥對郭勛祺沒什麼好隱瞞的,他很清楚郭勛祺即便有心也吃不下這五萬多人來,是不會跟自己搶人的,“我手頭囤積的糧食也不多,暫時養不起太多人,我打算把這些人盡快轉移到大別山地區去,那里人少安置得下”。

    “大別山那里人少嗎?”郭勛祺听了有點意外,大別山夾在江漢平原和江淮平原這兩塊產糧區之間,就連山區之中也有部分可供耕種的平地,這種地理條件下怎麼會人少呢?

    趙驥笑著揶揄道︰“本來人倒是也不少,可當初我們的四方面軍撤出後,國軍帶著返鄉團一回去,當地人口突然就變少了”。

    郭勛祺臉一紅沒有接話,皖南地區也在大別山脈的延伸輻射範圍內,趙驥說的這些事他到了皖南後也有所耳聞,對于這類暴行,作為一名正直的軍人,他同樣感到不可理解。

    畢竟川軍當年從四方面軍手頭收回大巴山區後也干不出這種清門絕戶的事情來。

    喜歡從長征開始︰十軍團的絕境血路請大家收藏︰()從長征開始︰十軍團的絕境血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從長征開始︰十軍團的絕境血路》,方便以後閱讀從長征開始︰十軍團的絕境血路第131章 全殲倭寇小分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從長征開始︰十軍團的絕境血路第131章 全殲倭寇小分隊並對從長征開始︰十軍團的絕境血路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