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長征開始︰十軍團的絕境血路

第121章 去馬鞍山偷雞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趙不言 本章︰第121章 去馬鞍山偷雞

    說完部隊整編的事情,接下來就該安排轉移的前期準備工作了。

    “目前中央雖然已經同南京達成了合作抗日的共識,但轉移到新根據地的路上絕對滿是刀山火海,我們必須打起十二分的小心來”。

    在交還上虞縣城和幾百號俘虜後,一向“不好戰”的孫大師長果然就偃旗息鼓選擇了和三支隊進行武裝靜坐。

    看似風平浪靜之下實則暗伏危機!

    隨著皖浙贛根據地的部隊進入四明山區,原本負責堵截他們的第19師也一路尾隨投入到了浙東地區的圍剿作戰,再加上原來的88師、第6師和新15師,眼下四明山周遭已經聚起了四個師二十個團的重兵集團。

    他們就像守候在洞口的餓狼一般,只等抗日三支隊脫離山區環境就會立刻一擁而上分食血肉。

    廖春華和杜斌彬都盯著地圖愁眉不展——形勢凶險呀!

    遲疑半晌,杜斌彬率先開口打破沉默︰“不然……還是留下來不走了吧?從浙東去大別山這一路距離太遠了,不僅需要長途跋涉,而且敵人肯定還會在沿途層層攔截阻擊”。

    他嘆了口氣悲觀說︰“能成功到達大別山區的幾率實在太渺茫了,到時候別說十不存一,恐怕會是百不存一甚至全軍覆沒”。

    廖春華比杜斌彬懂得更多一點,他補充道︰“我軍一旦離開根據地長途行軍,沿路既無物資補充,在敵人幾個師的壓迫下又不能停留作戰,最後多半都會跟………唉!”

    廖春華話沒說完,但趙驥卻猜得到他沒說出口的後半句——會跟之前的十軍團和井岡山留守部隊落得一樣的下場!

    以當時局中人的正常思維來看,這的確是條絕境血路,可身為穿越者的趙驥卻非常篤定只有北上才是唯一正確的選擇。

    浙東軍政委三人班子目前隱隱是二比一的局勢,趙驥必須拿出一個足以令人信服的理由來才能通過這次關系全軍命運的重大決定。

    “廖書記,杜副書記,首先,如果中央後面不要求我們撤到長江以北的話,那我們就原地留下來,但如果中央有這麼個要求的話,我們就無論困難多大都應該堅決予以執行,對不對?”

    “這是自然”,廖、杜二人在服從中央這一點都是沒有任何異議的。

    “那好,軍事上講究個不打無準備之仗,身為軍事主官,我的建議是提前做好一切準備,只等中央命令一到就盡快可以予以執行”。

    廖春華和杜斌彬一起默默地點了點頭。

    “我對北上轉移的意見原則是宜早不宜遲、宜快不宜慢”。

    其實,這個“兩宜兩不宜”原則是502後來往北轉移時提出的,所以浙西南挺進師最後也是為數不多從南方腹地成功成建制突圍到江北的部隊。

    趙驥對此也深以為然。

    “從目前的形勢看,全國一致團結抗日已是必然,我們必須密切關注正面戰場的進展,等倭寇出現南下跡象時,國軍主力肯定會向北集結”。

    趙驥敲著桌面一字一頓地說︰“這時候就是我們轉移的最佳時機”。

    時間已經進入1937年春了,趙驥估計88師和19師、第6師很快就會按照原本的歷史軌跡朝著淞滬戰場集結了。

    “我們的第一站目的地是這里”,趙驥用手指點點地圖上皖甦兩省交界處,“馬鞍山!”

    “我打算安排李睿以四明商行為掩護,特務連配合,先行前往馬鞍山尋找隱蔽地點囤積補給物資,我軍到達此處後可以暫時歇腳,而後再視情況往大別山地區轉移”。

    趙驥選擇馬鞍山作為中繼站其實還有更深一層的思考,只是會上不便明言。

    馬鞍山距離南京不過數十公里,自古便號稱“金陵屏障,建康鎖鑰”,此地既有山地作為遮蔽,又有大江可以依托,位置且險且關鍵,南宋年間著名的采石磯之戰就爆發于這一帶地域。

    趙驥計劃利用馬鞍山的位置和地形先發一筆財,再偷摸敲一記悶棍。

    趙驥想得很美好,廖春華卻立刻就表示了激烈的反對︰“胡搞!馬鞍山絕對不能作為轉移的中繼站!”

    廖春華剛上山的時候就介紹過自己的履歷,他曾長年在皖南地區從事農運活動,對安徽的地理環境十分熟悉︰“馬鞍山離南京太近了,反動派是絕對不可能容忍我們進駐那里的,到時候哪怕只是短暫停留也一定會引來敵人不惜代價的追剿”。

    “而且要去大別山的話,馬鞍山也不順路呀,我們干嘛要費勁繞路去南京外圍兜一圈?我們沿富春江就能直入皖南,然後轉西就到大別山啦”。

    趙驥很想告訴他那時候南京的軍隊根本無暇顧及自己這支五千人的孤軍,但這話偏偏不能明說,何況現在說出來也不會有人相信。

    “額……好吧,是我考慮不周,那就直奔大別山吧”,趙驥實在找不出個合適的理由,只能臨時改變計劃——先去大別山落腳,屆時再根據實際情況看要不要分兵去南京外圍偷雞。

    反正因為自己穿越而在浙東造成的改變不足以影響到即將到來的國戰,在預知歷史關鍵時間節點的前提下,留給自己的微操空間還是比較大的。

    決心既定,各項準備工作立即全面展開,這其中最關鍵的就是情報。

    三支隊的情報網當然還觸及不到南京乃至東京,但預知88師、19師和第6師都將會參加淞滬會戰的趙驥嚴令孫林密切留意這三支部隊有無開拔的跡象。

    88師是最早一批被投入戰場的參戰部隊,只要孫元良一動,那麼北上轉移的時機就要來了 。

    沒想到,比88師開拔更早來到的是來自中央分局一封措辭嚴厲的批評電文。

    “抗日三支隊長趙驥存在明顯左傾逃跑主義思想,其在革命隊伍中肆意發表放棄現有根據地的煽動性言論,現就地免去其浙東軍政委員會委員的職務,要求其立即進行深刻反思,並做出檢討”。

    喜歡從長征開始︰十軍團的絕境血路請大家收藏︰()從長征開始︰十軍團的絕境血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從長征開始︰十軍團的絕境血路》,方便以後閱讀從長征開始︰十軍團的絕境血路第121章 去馬鞍山偷雞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從長征開始︰十軍團的絕境血路第121章 去馬鞍山偷雞並對從長征開始︰十軍團的絕境血路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