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城,新政府成立的歡慶氛圍還未散去,一場秘密會議卻在東交民巷的一處老宅中悄然展開。
厚重的窗簾隔絕了外界的光線,油燈昏黃的光暈下,十幾名身著西裝的買辦圍坐在一起,氣氛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
“聯合政府真要廢除不平等條約,我們這些靠洋行吃飯的,以後可怎麼活?”為首的劉買辦面色陰沉,手中的雪茄在煙灰缸里狠狠碾滅,“王大帥說得好听,什麼‘天下為公’,可一旦沒了租界的特權,我們的生意就全完了啊......”
“听說鷹國人和甦俄人都對聯合政府很不滿,”一個戴金絲眼鏡的中年人壓低聲音,“他們正商量著給新政府點顏色看看。我們要是能和洋人聯手,說不定還能保住榮華富貴呢。”
眾人正竊竊私語間,門外突然傳來急促的腳步聲。一個家丁匆匆跑進來,附在劉買辦耳邊說了幾句。
劉買辦臉色驟變︰“什麼?陳啟銘那老家伙帶著華僑捐贈的物資已經到了天津港?絕不能讓這批物資順利運到北平!”
“諸位.......”
與此同時,在天津港的碼頭上,陳啟銘正指揮著工人搬運貨物。一箱箱標著“民用物資”的木箱整齊排列,里面卻藏著機床、鋼材等重要工業材料。“大家動作快點!”陳啟銘擦了擦額頭的汗水,“等這批物資送到北平,新政府就能開工建廠了!”
就在這時,一隊荷槍實彈的士兵突然包圍了碼頭。為首的軍官冷笑一聲︰“陳先生,有人舉報你走私違禁物資,跟我們走一趟吧!”
陳啟銘挺身而出︰“胡說!這都是華僑捐贈給聯合政府的重建物資,你們無權扣押!”
“少廢話!”軍官一揮手,士兵們便開始強行搬運貨物。混亂中,陳啟銘悄悄掏出懷表,按動了背面的機關——這是和聯合政府約定的求救信號。
北平,聯合政府臨時辦公處。王莽接到消息後,猛地拍案而起︰“豈有此理!敢動華僑捐贈的物資,就是與四萬萬同胞為敵!”他立刻叫來王大︰“你帶一個團,火速趕往天津港,務必保護好陳啟銘和物資!”
王大領命而去,王莽又轉身對陳多余說︰“立刻聯系外交部門,向鷹國和甦俄發出嚴正抗議。另外,讓宣傳部門把這件事公之于眾,看看那些宵小還敢不敢肆意妄為!”
天津港這邊,陳啟銘被士兵押上汽車。就在車子啟動的瞬間,遠處傳來一陣轟鳴。王大率領的部隊及時趕到,槍口對準了扣押物資的士兵。
“放下武器!”王大的聲音如洪鐘般響亮,“你們這是公然與聯合政府作對!”
軍官還想反抗,卻見越來越多的士兵圍了上來。他色厲內荏地喊道︰“你們別亂來!這是上頭的命令!”
“哪個上頭?”王大冷笑,“是那些勾結洋人的買辦,還是妄圖破壞統一的外敵?我告訴你,現在是聯合政府的天下,容不得你們這些跳梁小丑胡作非為!”
僵持之際,陳多余發來的電報送到了軍官手中。他看完後臉色慘白——聯合政府已經掌握了買辦集團勾結外敵的證據,正準備公之于眾。軍官權衡再三,最終下令放人。
當陳啟銘帶著完好無損的物資抵達北平時,受到了民眾的熱烈歡迎。街道兩旁站滿了人,他們揮舞著旗幟,高呼著“華僑萬歲”“聯合政府萬歲”。
在歡迎儀式上,王莽親自為陳啟銘佩戴了一枚勛章︰“陳先生,您和全體華僑的義舉,將永載史冊!那些妄圖破壞統一、阻礙建設的人,終將被歷史的車輪碾碎!”
陳啟銘眼眶濕潤︰“大帥言重了。我們這些海外游子,漂泊半生,只盼著祖國能強大起來。如今有了聯合政府,我們終于看到了希望!”
然而,這場風波只是開始。在暗處,買辦集團與外敵的勾結仍在繼續。他們散布謠言,蠱惑民眾,甚至策劃了多起破壞行動。但聯合政府早有準備,一方面加強安保,另一方面通過報紙、廣播等渠道揭露敵人的陰謀。
在魔都,一群工人自發組織起來,成立了護廠隊,保護新建的工廠不受破壞;在東北,農民們主動幫忙運送物資,修建鐵路;在海外,華僑們繼續籌集資金和物資,源源不斷地支援祖國建設。
一天夜里,少帥來到北平城牆之上。望著城內燈火通明,他對身邊的顧維鈞說︰“這場戰斗,比對抗甦俄還要艱難。但只要我們團結一心,就沒有過不去的坎。”
顧維鈞點頭︰“沒錯。民眾的支持,華僑的援助,就是我們最堅實的後盾。那些暗流,終會被光明驅散。”
遠處,黎明的曙光正緩緩升起,照亮了這座古老而又嶄新的城市。在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聯合政府穩步前行,向著國家富強、民族復興的目標堅定邁進。而那些妄圖阻擋歷史潮流的人,終將被永遠釘在恥辱柱上。
北平的春天裹著料峭寒意,聯合政府的作戰會議室內,氣氛凝重得幾乎能擰出水來。
巨幅軍用地圖上,渤海灣被紅色標記密密麻麻覆蓋,鷹國艦隊的動態如同一把利刃懸在眾人頭頂。
少帥盯著地圖上不斷閃爍的光點,指節捏得發白︰“鷹國佬最近頻繁在渤海灣進行軍事演習,分明是在試探我們的底線。”
王莽雙手撐在會議桌上,目光如炬︰“老帥臨終前的囑托,我們一刻也不敢忘。這次無論如何,都要把鷹國艦隊趕出渤海灣!”他轉頭看向海軍司令王大,“我們的艦隊準備得怎麼樣了?”
王大起身敬禮,聲音中帶著一絲憂慮︰“大帥,我們的戰艦數量和噸位都遠不及鷹國,尤其是他們新裝備的驅逐艦,速度和火力都遠超我們。而且……”他頓了頓,“鷹國還在暗中向買辦集團提供武器,試圖從內部瓦解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