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小旗兵

第229章 岔道口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海凌 本章︰第229章 岔道口

    桂康的岳父家姓關,乍一听這個姓,付寧就是一皺眉頭,“瓜爾佳氏?”

    “我倒想呢!他們家是漢人,祖籍山東的,在這里落腳也就三十年。”

    只要跟關老六沒關系就行,不過想想自己也有些反應過度,這天下姓關的人多了,不就一個關老六嘛,哪能一桿子打翻一船人呢。

    火車慢慢滑進了綏芬河站,這個小站周圍比牡丹江要荒涼得多,舉目四望一片白茫茫,車站柵欄外面停著一溜兒馬拉爬犁,在這片空曠地上格外顯眼。

    “姑爺!這邊兒!”一個穿得棉花簍子一樣的大爺,揚著鞭子遠遠的吆喝著。

    付寧看見桂康的眼里閃過一絲嫌棄,然後整張臉上都洋溢起了驚喜,“趙大爺!怎麼是您老過來了呢?這大雪地的,怎麼好勞動您吶!”

    “鶯兒一輩子的大事,我還不該跑騰跑騰?!”老頭兒爽朗的笑了幾聲,招呼身邊接站的人過來接東西。

    桂康這一行人連帶著行李足足裝滿了五架爬犁,趙大爺跟旁邊的人說︰“我說什麼來著,姑爺家肯定得來人,還少來不了,你看多帶兩架爬犁對了吧?”

    付寧裹得跟頭熊似的,笨拙的爬到爬犁上,人家又用大棉被子在他身上蓋了好幾層,都擋嚴實了,才揮著鞭子喊了一聲︰“駕!”

    付寧以前沒坐過這個,開始的時候又好奇又興奮,腦袋跟安了轉軸似的,到處踅摸。

    可時間一長就受不了了,綏芬河是一片大草甸子,現在全都蓋滿了雪,要不是地上有爬犁的車轍,根本就找不到路。

    近處是雪,遠處也是雪,看了一陣子眼楮就花了,雪光刺得直流眼淚。

    付寧怕自己雪盲癥了,趕緊把眼楮閉起來,招呼著前後的人都閉會兒眼楮。

    趕車的趙大爺怕他們路上悶了,就開始講故事。

    他們住的村子就叫岔道口,當初也是沒有人住的荒地,一條小路在這里分了兩岔,就得了這麼個名字。

    關家的人都是闖關東來的,那個時候關家老太爺還在呢,現在的關老爹還是個二十出頭兒的棒小伙子,一家人拖家帶口闖到這里就落下腳了。

    一邊兒開荒種地,一邊兒打獵采藥,從一個窩棚慢慢變成了地窨子,後來變成小草房,等到關老爹當家了,又鼓搗著做點兒小生意,草房就換成大瓦房了。

    有了人家就聚人氣,有了一戶落腳的,就有第二戶,這個村子也就漸漸大了,現在有十幾戶人家,都是靠著關家討生活的。

    有老人家講著古,趕路的時間不知不覺就過去了,等到天都黑了,他們才趕到岔道口村。

    遠遠在黑暗里就能看見幾盞燈光,隨著大風左右搖晃,高高的牆頭上還有人大聲招呼︰“是趙大爺嗎?”

    “是我們!姑爺接回來了!”趙大爺的聲音在荒野里四散。

    牆里人聲沸騰,一會兒牆上的門開了,暖黃色的光映了出來,一個五十多歲的老人打著燈籠迎了出來。

    “誒呀,我們這個偏僻地方讓你們受了罪了!”

    “大叔,瞧您說的,有你們在這兒,就是再遠我也樂意跑!”桂康從爬犁上下來,高聲跟來人唱和著,把富海也扶下來,悄悄說了句,“我岳父。”

    富海趕緊𤃡了𤃡衣裳,往前走了兩步,他還沒說話,就被關老爹一把抱住了胳膊,“是桂康的爹吧?老哥啊,可把你們盼來了!”

    跟在關老爹身後的人都圍上來了,七手八腳的幫他們搬著東西,嘴里無一不是熱情的招呼著。

    “路上冷吧?”

    “快進屋去,炕都燒好了!”

    “這大老遠的,真是辛苦,快進屋喝水!”

    ……

    付寧都不知道自己是被幾個人圍著,又是被幾個人推著,懵懵懂懂的就進了村子。

    除了出來接他們的人手里提著的燈籠,遠一點兒的地方都是黑乎乎的一片,被人聲驚動了的狗“汪汪”叫著,此起彼伏。

    不知道邁進了幾道門,他們被送進了一個齊整整的院子,屋里的炕燒得熱熱的,炕桌上放著銅鍋子,咕嘟咕嘟的沸騰著。

    一碗酸菜湯下肚,被冷風呲了一天的臉總算是有點兒知覺了。

    關家的人挨個兒過來敬酒,桂康也指著桌上的兄弟們介紹。

    關老爹有四個孩子,老大叫關文成,守著家業種地的;老二叫關文興,負責家里對外的生意;最小的那個也是男孩兒,叫關文慧,就是在吉林軍械專局做學徒的那個。

    而嫁給桂康的鶯兒是家里的老三,也是關家唯一的女孩兒。

    付寧覺得最有意思的是一臉精明的關文成是種地的,而看起來憨厚老實的關文興是干走私的。

    他們這邊一桌,關大娘帶著家里的女眷在東屋單開了一桌接待舅媽,听著那邊嘰嘰喳喳的熱鬧,關老爹又提了一杯酒。

    “親家,您們都來了,我是真高興,今天跑了一天都累了,我也不多勸,喝了這一杯咱們多吃飯,今天早點兒歇著,明天咱們老哥兒倆好好兒喝一頓!”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白瓷的小酒盅“當”的一聲踫在一起,就好像這群人在這里聚頭一樣。

    等到第二天一大早,除了桂平被自己的親媽扣下幫忙,其余的人就在村子里隨意走了走。

    昨天天黑看不清楚什麼,今天白天這麼一看,這個村子可是有點兒意思。

    昨天趙大爺說村里就十幾戶人家,可是這個佔地卻挺大的。

    而且圍著村子砌了一道高牆,四角都有碉樓,里面還有一圈兒可以站人的平台,正南、正北各有一扇大門,說是小城確實夸張了,但要說是個堡壘,一點兒問題沒有。

    “趙大爺,咱們村兒這牆壘得夠嚴實的啊!看著都不像村兒了。”付寧跟陪著他們閑逛的趕車老頭兒閑聊。

    “�砥@話旆  勖欽舛惶 劍∮信藶淼溺缸印 氐耐練耍 勖譴宥鐘忻 徽餉湊味既盟腔齷雋耍 br />
    幾個人順著中間的主路往北走,越走人越少,付寧覺得旁邊的院子不像是有人住的。

    他剛想伸頭張望張望,就被趙大爺叫住了,“天兒不早了,估計老關家的飯都預備好了,咱們回去吧!”

    在人家地盤上,想要好好兒的就得听勸。

    他們溜達回來的時候,人家還真是要出門去尋他們呢,說是菜都上桌了,就等他們了。

    關家住在岔道口村的正中間,是三個大院子連著,中間這個院子是老人和三個兒子住,東邊的院子是姑娘住,將來桂康這個姑爺也住那邊。

    西邊的院子是客房,這次他們這些觀禮的都住那兒了。

    因為東邊的院子這次要做新房,三姑娘鶯兒避到叔叔家去住了,舅媽今天就帶著桂平在那邊布置。

    關家門口已經貼起了大紅的喜字,來賀喜的人也絡繹不絕,有本村的人,也有外來的客。

    在村里辦喜事兒講究前三天、後三天,加上正日子,足足要熱鬧七天的,等到新媳婦回了門才算圓滿。

    賬房設在北房的東屋炕上,人們圍坐在一起喝茶嗑瓜子,也看著隨禮的熱鬧。

    幾個人對視了一眼,吃飯不著急,先上賬去吧!

    喜歡清末小旗兵請大家收藏︰()清末小旗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清末小旗兵》,方便以後閱讀清末小旗兵第229章 岔道口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清末小旗兵第229章 岔道口並對清末小旗兵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