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凡導演新片,票房劍指1億》
《年少輕狂,還是陳竹在胸,7月讓我們見證第4位票房過億導演的誕生》
《那些年,你的故事里,有沒有個女孩叫沈佳宜》
首映結束後,衛視媒體都報道了《那些年》首映禮上的盛況,同時話題聚焦在了林凡現場放下的豪言壯志。
同時,網絡媒體和影評人也開始對電影本身進行了評價。
那天到場的幸運觀眾以粉絲為主,他們自然是電影最狂熱的支持者。而那些影評人,當天離開時也都拿到了非凡影業送出的車馬費和潤筆費。
所以,只要是來看了首映的,上到影評人,下到普通的觀眾,對《那些年》都是贊不絕口。
“劇情清新浪漫,情節真是動人。”
“我看的不是電影,而是我已經逝去的青春。”
“還沒看的,請準備好紙巾。婚禮開場時,真的會看哭的。”
“謝謝你,喜歡我。我也好喜歡當時那麼喜歡你的我。真的有被這段台詞感動到。也只有那時候的我們,才會愛的那麼純粹,又義無反顧。”
“看完電影,我只想說只可惜永遠回不去了,小時候總是抱怨為何不能快點長大,長大之後又懷念學生時代的自己。”
十八九歲,本來就是有點文青病,悲春傷秋的年紀,一條條帶著傷感氛圍的影評論,最先吸引到的就是<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廣大學生群體。
7月15日,電影上映當天,就有一群群學生相約,三五成群的走進了影院。
沒有燙頭,沒有叛逆,更沒有抽煙和墮胎,和以往的青春類題材作品不同,《那些年》在一眾標榜叛逆等于個性和自由的青春片里,干淨就像是一個十幾歲孩子的日記。
它記錄的正是所有學生,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而普通人的生活里,又哪有那麼多的墮胎打架私奔。
《那些年》整體上保留了大部分人對青春最簡單也是最初的印象。正是這份相似的普通,把這群人感動的不要不要。
很多人都在觀影過後,在網絡上分享起了自己相似的青春故事。
這種分享,也加快了《那些年》的傳播。
另外,電影的選角,也真的是一絕,劉亦飛的沈佳宜,美麗陽光,幾乎符合所有人對校花乖乖女的定義。帥氣又有壞壞的胡哥,同樣是青年女孩的最愛。
劉亦飛和胡哥在青年學生里的人氣,簡直就像是坐上了火箭一樣。
短短幾天,網上關于他們的討論度,就跟坐了火箭一樣,貼吧的粉絲數每天都在十萬十萬的漲著。
當然受益最大的還是劉亦飛,電影上映一周,就有20份代言報價被送到了劉小麗手上。
劉小麗並不是個稱職的職業經紀人,但卻是個合格的母親,加上從小的家庭教育也讓她比一般人更有遠見。
面對這些送上門的錢,她沒有來者不拒,而是帶著團隊的人認真的核實。
這點上,林凡還是挺佩服她的。也難怪,日後那麼多明星因為代言產品出問題,受到反噬的事情沒有出現在劉亦飛身上。
當然,現在即便劉小麗接下了代言,劉亦飛也是沒有時間拍的。她已經被林凡拉著開始大規模跑起了路演。
《那些年》上映首日822萬,次日單日票房破千萬,因為是周3首映,首周雖然只記錄4天,但也給干到了5400多萬。
而在《那些年》刮起的回憶風里,這份成績並沒有停下的意思。
林凡對這成績也很意外,眼看著自己在首映禮上吹過的牛逼真要實現了,他自然也要再加一把火。
他親自帶著主創們,開始在北上廣深,南京,重慶,西安,杭州等一線城市,以每天兩個城市,每個城市至少3場院線的速度跑起了首映。
並且,他還通知了韓三坪,接下來日本那邊他也會帶隊宣傳。
在中影的運作下《那些年》是全亞洲上映。日本市場交給了合作過數次的東寶發行,韓國則是西杰,港島和東南亞則委托給了英皇。
這幾個市場里,林凡最看重的就是日本。
那巴掌大的地方,不但是世界第二大票倉,對青春片的接受度也高。原時間線日本還買下了《那些年》的版權,拍了個日版的。
路演,這在2005年的內地其實還是個比較新鮮的詞。
以前的電影上映,是很少有路演的。
內地第一部在上映期間跑路演的,其實是03年12月上映的《無間道3》。
這部電影的發行方是內地的博納。
博納學習了港島電影公司的宣發套路,在電影上映期間,安排明星見面活動。當時劉德華和謝庭峰等主演給了博納10天的檔期。
博納帶著這幫主演,10天內跑了包含港島,寶島,以及北上廣深在內的8座城市,這算是內地最早的路演活動了。
而內地真正開始那種“跑斷腿”的大型路演活動,其實要到2011年以後,開始于範彬彬的那部《觀音山》和張子怡的《最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觀音山》在全國一共舉辦看了79場宣傳活動,《最愛》少一點,也有70場。
範彬彬和張子怡都是全程參與。
一部電影上映期也就30天,兩位嬌滴滴的女星,幾乎是以每天2座城市以上的速度到處飛,全程還要保持一個好的狀態。
據說,到後來,張子怡累到在路演現場甚至都拿不動一束花。
當然回報和付出對等,至少《觀音山》近一半的票房,都要歸功于密集的路演活動。
和她們一比,林凡安排的1周時間跑9座城市,18場路演的頻率,只能算一般。
甦州,新影聯影院外,購票窗口已經排滿了人。
吳峰帶著自己的大學女友排了近1個小時的隊,總算是輪到了他們。現在是上午10點多,只看現場火爆的狀態,他就知道臨近幾場是肯定沒位子了。
所以他將錢遞進售票口的同時,喊的是︰
“給我一張《那些年》的票,下午3點場的。”
售票員頭都沒抬︰“3點賣光了。”
“那5點的吧。”
“5點的也售罄了。”
“姐姐,最前排的呢?位置差點也沒關系。”
“最前排的也沒了。”
“額,那還剩幾點的?”
“最近的一場在晚上9點半,還有一場。”
“9點半,看完不得11點多了,回去的車都沒了。”
吳峰咕噥著看向女友。
原計劃的打算是買完了票,去逛個街,到點了再回來。但現在,離開時還有將近12個小時,這等的可就有點久了。
“是很晚了。”
女孩子皺著眉頭小聲咕噥,一副沉思的樣子。轉頭看了看海報,還是想看。
最近班級qq群里都是關于這部電影的討論,總感覺自己不看下就不合群一樣。但如果9點半的話,確實有點晚了。
“要不要?要不你到邊上,想好了再排?”
女孩听售票員在那催促了,倒是下定了決心。
“要不,9點半就9點半吧。如果到時候沒車,那就不回去了。我跟我媽說,住同學家就好了。”
雖然說到最後,聲音有點小,但吳峰還是準確的听到了那幾個關鍵字。他立刻看向售票員,語氣急切︰
“那個,多問一嘴,有比9點半還晚的場次嗎?”
喜歡重生當導演︰開場橫掃戛納電影節請大家收藏︰()重生當導演︰開場橫掃戛納電影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