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盡快把自留地里的洋芋收上來,早點兒插上紅薯苗。
陳建國把兒子,兒媳婦,自己媳婦兒,全部留在家里做事兒。
至于去生產隊上工掙工分,在陳建國看來︰掙再多工分都比不上把家里兩頭豬喂好的收入。
陳偉南家七個壯勞力,每個人都特別能吃苦耐勞,最後仍花了兩天時間才把自留地里的洋芋全部顆粒歸倉,做好插紅薯苗的準備。
陳建國家只有兩個壯勞力,兩個女人。
而且這里面還沒有一個踏實肯干的,全都是偷奸耍滑之輩。
哪怕是在自家自留地做事,幾個人也只干了不到一個小時就開始喊累。
就這樣,一家四口人整整花了四天多時間才把地里的洋芋全部收回家。
然後又花了四多天翻地,堆插紅薯苗總用的土龔。
前前後後整整花了九天時間才忙完自留地的活。
這期間陳建國沒在生產隊掙一個工分。
反觀被他視為老對手的陳偉南家。
媳婦兒跟老娘一直在生產隊上工。
這段時間生產隊雖然不忙,滿紅分只有八分,婦女上工的話只能拿到六分,但兩個人加起來也掙了一百二十公分。
陳偉南跟老爹總共忙活六天就把三家自留地的洋芋全部收好,並且做好插紅薯苗的準備。
忙完後因為沒接到宴席,兩個人也去上了四天工,掙了六十四個工分。
所以陳建國把自留地里的洋芋顆粒歸倉,並且做好插紅薯苗準備時,陳偉南家不僅處理好家里的自留地,還在生產隊掙了一百八十多個工分。
這就是兩家人之間的差距。
當然,這還不是最大的差距。
因為自留地種洋芋時大量使用底肥,第一時間給洋芋澆水抗旱,保證它們沒被干旱影響到。
陳偉南家的一畝多自留地總共收貨了三千來斤洋芋。
陳建國一家則因為種洋芋沒有使用底肥,旱情到來時沒有第一時間澆水,導致地里的兩成洋芋直接被干死,三成洋芋產量驟減,同樣是一畝的自留地,最後只收了不到一千五百斤洋芋。
但陳建國並不知道兩家越來越大的差距。
陳偉南現在只想在生產隊低調發展。
對于自留地收獲三千多洋芋的事兒從來不對外宣傳,真要是有人問起來,不得不說,他也只說了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兩千來斤。
此時此刻,陳建國腦子里就一個想法︰“家里的兩頭豬終于不用再發愁豬食了。”
一千多洋芋的加持讓陳建國兩口子變得特別大方。
一盆一盆往鍋里煮,打算用這些洋芋讓家里的兩頭豬多長一些肉。
夢想是美好的,但現實卻非常殘酷。
養豬也是門兒技術,不是天天喂它糧食就能快速長大,必須要科學喂養,搭配好各種營養,它們才能快速增重。
天天給它們吃煮洋芋,營養單一,吃再多也不可能長肉。
陳偉南家也收獲了大量洋芋,但老娘準備的豬食里面不僅有洋芋,還有剁碎的豬草,苞谷面,骨粉,魚粉……
混著吃豬才能營養全面,把豬食里的營養物質全部吸收,轉化成豬肉。
如果只給它們吃洋芋,導致豬食里的營養太單一,不僅豬不肯長,豬食里的好多營養還沒法兒吸收,最後全被拉了出來變成豬糞,白白浪費掉。
陳建國並不知道這個情況。
想當然覺得只要給豬喂糧食,讓它們頓頓吃飽肚子,自己就能養出兩頭大肥豬。
時間一晃三個多月就過去了。
因為只吃洋芋的緣故,陳建國家收獲的一千四五百斤洋芋慢慢開始見底。
兩頭豬的長勢雖然因為營養不全面,比不上生產隊其他人,但畢竟吃進去一千多斤洋芋,仍然長到了七八十斤重。
陳建國非常高興。
只要兩頭豬不發生意外,按眼前的勢頭繼續長下去,過年前就算長不到兩百斤,一百六七十斤肯定沒問題。
到時候兩頭豬仍然可以給全家帶來最少兩百塊收入。
所以現在全家老小的頭等大事兒就是伺候好兩頭豬,讓他們頓頓吃飽肚子。
可現在洋芋馬上就要見底了,紅薯最快也要一個月後才能收獲,接下來一個月給豬吃什麼,這個問題就好像一座大山,壓在陳建國肩膀上。
他的第一想法是讓老太太去找豬草,混著剩下的洋芋喂豬。
畢竟老太太作為家里一員不能天天吃白食。
但老太太干了不到三天就搞不下去了。
年紀太大,外面又很燥熱,年輕人頂著太陽曬幾個小時都會中暑,更別說一個七八十歲的老太太了。
干了三天,老太太就因為中暑而倒在床上。
加上她年紀太大,走不了太遠,體力又小,每天找回來的豬草還沒有十斤重。
對于兩頭重達七八十斤的豬來說,這點兒豬草只夠給它們塞牙縫。
“當家的……”大伯母突然開口。
“要不從明天開始我就不去生產隊上工了,專門在家里搞豬草,伺候兩頭豬。”
“等地里的紅薯收上來以後再去上工。”
兒媳婦兒也不想去生產隊上工。
現在正值秋收,生產隊每天都有忙不完的農活,好多時候還要在太陽底下做事兒。
哪怕她上工做事兒再怎麼偷奸耍滑,一天下來也累的不輕松。
但一想到留在家里每天都要去外面找二三十斤豬草,還要剁豬草,煮豬食,給家人做飯……同樣不輕松,想想還是算了。
上工雖然累,但是能偷奸耍滑,得空就能休息休息。
家里雖然會輕松一點兒,但各種事情非常多,忙完這一件還要去忙活另一件,反而找不到主意時間。
相對而言,兒媳婦更喜歡去上工。
陳建國皺著眉頭沒接自己媳婦兒的話。
現在是搶收期間,自己媳婦兒每天最少都能掙八個工分,運氣好的時候掙十個工分都沒問題。
要是媳婦兒為了伺候兩頭豬而在家里待上一個月,最起碼要少掙兩百五十個工分。
但家里的兩頭豬又不能不管。
考慮了整整兩分鐘,陳建國才最終做出決斷︰“行……”
“只要能喂好兩頭豬,不上工就不上工……”
“到時候兩頭豬多長十幾斤豬肉就把家里少的兩百多工分給掙回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