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師傅,那個臘肉怎麼燻制呀?”今天剛上班,劉嵐這個大嘴巴就詢問起來了。
這個不像豆角,只要把洗淨的豆角放在開水里面煮一會,撈出來曬干就行,燻制很多人是不會的。
不只是劉嵐好奇,二食堂的很多員工都有這個想法,可能是不好意思說。
對于這些,林向東也沒想著保密怎麼著,說白了都是自己手底下的兵,看著他們挨餓他也不忍心。
“這個也不難,先用鹽、花椒、八角等調料腌制個三五天,讓鹽分充分滲進肉里,然後把肉掛在通風處晾干表面的水分,最後找個封閉一點的小屋子,下面鋪上松柏枝、橘子皮之類的材料小火慢燻。
大概燻上個一天一夜,肉變成棕紅色,表面有一層油脂滲出就差不多了。”
其實不止是豬肉,包括魚雞鴨鵝這些都可以燻制,趁著這個季節準備起來也是相對容易,林向東說這些也希望能對他們的生活有所改變。
這段時間軋鋼廠倒是很平靜,對于新政策的實行,受影響最大的還是底層的老百姓。
後面形勢可能會很艱難,但是對上面的那一撮人的影響到並不是很大。
這一段時間林向東也沒有接到加班的活,因為軋鋼廠食堂的扛把子還是一食堂的馮師傅。
不管是從哪個方面來說,做小灶這種有不少油水的活一般不用別人。
無論在什麼地方資歷很重要,就是這個道理。
今年的六月無疑是躁動的一個月,出于對未來的迷茫和不安,底層的人幾乎家家戶戶都在做著不同的準備。
時間總是能夠容忍一切騷動......
從七月份開始,像是軋鋼廠這種大型的國家級的工廠都已經開始進行票證的使用了。
可能一些偏遠的地區或者是四九城周圍的農村還沒有完全的執行。
剛進入到這一個月,所有想買糧食的都要拿著糧本去糧站買或者是兌換成相應的糧票,沒有這些東西根本就買不到糧食。
糧本更像是一個戶口本,上面清楚的記錄著戶籍、家庭成員、年齡職業等信息,這個就是給你買糧食或者是發糧票的憑證。
根據1955年糧食定量標準月均)特重體力勞動者如礦工、鋼鐵工人)︰4555斤約22.527.5公斤);
重體力勞動者如建築工人)︰3544斤約17.522公斤);
輕體力勞動者如紡織工、運輸工)︰2934斤約14.517公斤);
機關干部、教師、腦力勞動者︰2832斤約1416公斤);
大中學生︰3236斤約1618公斤),因青少年發育需求略高于普通市民;
成年居民無特殊職業)︰2728斤約13.514公斤);
10歲以上︰2226斤約1113公斤);
610歲︰1822斤約911公斤);
36歲︰1216斤約68公斤);
嬰幼兒︰812斤約46公斤)。
高級知識分子、運動員、孕婦等可申請額外補助如每月增發25斤),但需單位審批。
按照這個標準,四合院里面最多的是劉海中,他是軋鋼廠的鍛工,屬于特重體力勞動者中最重的,每個月可以領55斤的糧食。
軋鋼廠其他的車間工人 每個月基本是那個都是50斤。
得益于軋鋼廠的特性,林向東這個食堂大廚也是體力勞動者,每個月也能領45斤的糧食。
這是軋鋼廠的工作性質的原因,像林青山同樣是食堂大廚,不過食品廠並不是特重體力勞動,他每個月也就40斤的糧食定量。
他們家林雪是售貨員,每個月有30斤的定量,林老太太和周梅無特殊職業每個月只有28斤的定量,林向陽9歲,每個月有20斤的定量,林月三歲每個月有12斤的定量。
他們一大家子總共有6口子人,每個月糧食定量有203斤,這已經是很不錯了,平時隨便配一點其他的幾乎頓頓都夠吃了。
為什麼說後面閻埠貴變得越來越摳門,對比一下就知道了。
閻埠貴是教師,每個月只有30斤的定量,好在閻解成每個月也有45斤的定量。
楊瑞華28斤定量,閻解放有20斤定量,閻解曠和閻解睇只有12斤。
他們一大家子加起來才147斤的定量。
若是閻解成還是像之前那樣沒有這個工作,那他們一大家子才130斤的定量,這麼點糧食肯定是不夠的。
不摳門根本就養不活一家子人。
這個事情明了之後,那是有人歡喜有人愁,最慘就要屬賈家了。
他們一家大大小小4個人,只有賈東旭有定量,每個月只有不到50斤的糧食,平均口糧只有林向東家的一半。
前幾年的時候,四合院里家家戶戶都在買糧食吃,賈家不僅不用買,甚至有時候還能夠高價賣出去一些。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尤其是賈張氏當時可是沒少說風涼話,風水輪流轉,沒想到今天情況竟然掉個了.......
除了賈家,最鬧心的還有後院的何家,劉洪昌也是體力勞動者,每個月有45斤定量,何文慧在宣傳科,屬于腦力勞動者,每個月的定量只有30斤。
要說他們兩個倒是用不完,但是何家的其他人都沒有工作,何老太太每月定量28斤,何文遠22斤,何文濤何文達兄弟兩個只有20斤的定量。
看著是不少,甚至比閻家的還多,但是就憑借他家那幾個孩子的德行,還沒有閻埠貴的精明勁,這些肯定是不夠的,現在更需要依附劉洪昌了。
下班回來的賈東旭看著一家子人都愁眉不展的,心里有所猜測,但是當听到實際情況之後還是心驚膽戰的,就這麼點東西肯定是不夠吃的。
“東旭,就這麼點糧食,咱們一家子怎麼辦呢?”平時洗衣做飯什麼的都是秦淮茹,所以她最清楚。
就算除了賈東旭,有一個特能吃的賈張氏,他們家三個人一天也得將近兩斤糧食才夠,現在缺口還很大,根本就不是節省一點就可以的。
辦法是有,不僅是秦淮茹想到了,賈東旭也想到了,那就是讓賈張氏回鄉下去。
但是這話秦淮茹不敢說,賈東旭也只是看了看沒說話。
“東旭,要不然找你師父問問,看看有沒有什麼辦法,掏錢買點也行呀!”
賈張氏知道現在這種情況,大部分都是因為她導致的。
他們能夠想到的,賈張氏又豈會不明白,她可不想被送回去。
“咱們家里面存下來的還有,堅持幾個月還是沒問題的,先吃飯吧,一會我去找師父想想辦法。”
賈東旭又能有什麼辦法呢?
喜歡四合院︰躲在軋鋼廠的佛系生活請大家收藏︰()四合院︰躲在軋鋼廠的佛系生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