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所有人都介紹完,王主任才站起來。
“同志們,剛才他們幾個說的都很簡單,我再詳細說一下。
首先是程立功同志,是從外地抽調過來的工程師,包括咱們的家元同志,也是年輕的鉗工。
也就是因為咱們是優秀四合院,才有機會和這麼優秀的同志做鄰居,畢竟你有什麼不懂的地方也可以請教一下。
還有老錢同志,也是一名優秀的黨員,工作能力很強。
包括南易同志......”
對于南易,可能王主任也不知道該怎麼介紹,也就只能是順便提一嘴了,要不然也說不過去。
經過一陣熱烈的掌聲,王主任才繼續說道︰
“他們大家伙都認識了,接下來,你們幾個大爺帶著他們也認識認識院子里的住戶,沒什麼事那就散會吧,大家工作一天了,都挺累的。”
“那行,大家伙都散了吧,一會我們三個大爺帶著新鄰居給大家介紹介紹。”
回到家之後,林向東他們一家人才忙活著吃飯,現在也就只有工程師家和老錢家收拾好了,南易今天過來也就是認認門,大會結束之後就離開了。
剛吃過飯,易中海和閻埠貴就帶著這兩家過來了,不知道誰還準備了糖,一人分了一塊,也不多就是個心意。
“老錢,這位是林師傅,是你們食品廠的大廚。”
“這我知道,听廠子里面的同志說了,林師傅手藝很好的。”
接下來幾天,不僅是軋鋼廠,各個工廠都很熱鬧,人來人往的。
不僅要安置從各個地方抽調的老員工,還要辦理新員工的報名,不僅是他們忙,領導也沒停著。
有人過來找關系,有人過來說情面 ,迎來送往的自然少不了招待,這不,林向東今天被留下了。
“東子,今天晚上有招待,一食堂的馮師傅忙不過來,你辛苦一下。”
雖然林向東那次的表現還不錯,但是小灶和招待餐一般都是馮師傅的活。
不用林向東是因為用慣了馮師傅,這個時候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就是一個穩字。
要不是今天馮師傅要做楊廠長的招待餐,這次也輪不到林向東,況且還是馬主任親自過來說的,他自然是要認真對待。
“沒問題,做什麼菜你安排,一會我讓小馬哥去領食材。”
林向東交代了小馬哥一句,剩下的就不用他操心了,現在時間還早,等到中午忙完了,才有時間做這些。
出去轉了一圈才發現他們幾個食堂今天晚上幾乎都要做招待餐。
劉洪昌和南易已經被安排了,還沒到四食堂,隔著老遠就听到傻柱在那里罵罵咧咧的……
到了這個時候,每個人都逃不掉人情世故。
看到小馬哥領回來的菜,有雞子魚,有大肉,還有蝦再加上一些配菜,就這點食材安排幾個人吃飯也不算是太難。
辣子雞,酸菜魚,油燜大蝦,鍋塌豆腐,壇子肉,皮蛋拌黃瓜,涼拌蓮菜,丸子湯,這幾個菜可不少了。
“劉師傅,小馬哥,今天晚上沒事留一下幫幫忙。”
林向東讓他們在做小灶的時候可以那就是沒拿他倆當外人。
這個時代,想要學點真本事,不下點功夫根本就不可能,給人家當徒弟什麼活不干,和林相對這一比,簡直就是天上掉餡餅的事情。
不說最近軋鋼廠的氣氛火熱,就是四合院里那基本上也是每天都有街道辦的干部過來給新人分房子。
最有趣的還是軋鋼廠下面機修廠的幾個人,一路糾纏不斷,事情已經傳到軋鋼廠了。
先是做醫生的丁秋楠被抽調到軋鋼廠當廠醫,追求他的崔大可不知道走了誰的路子,竟然從機修廠的食堂主任搖身一變成了軋鋼廠的采購員,更是有南易有事沒事的去醫務室聊天。
他們三個的事情還沒有捋順,更是有梁拉娣帶著四個小孩子從就機修廠到軋鋼廠一直在追求南易。
更巧的是崔大可和梁拉娣都住進了四合院,就像是有一雙無形的大手安排的一樣,比寫的都巧。
崔大可分的房子是中院西廂房,挨著賈家南邊的一間,梁拉娣分的是前院東邊的小耳房,挨著閻解成的廂房。
四合院里面除了軋鋼廠的這幾個人,還有兩個鉗工甦紅喜和沈浩。
甦紅喜住在前院挨著李全靠近穿堂屋的那間,他一個人倒是也無所謂,沈浩一家三口住在後院東北角的那間後罩房。
還有一個可能是關系比較硬的叫周新民,應該是從部隊上退伍回來的在軋鋼廠開車。
也是一個人,听說是已經定親了,分了兩間房,住在中院挨著主房的那兩間耳房。
除了軋鋼廠的,還有其他廠子的人也被街道辦安置進來了,包括一個叫鄭老實的,住在倒座房挨著大門的那間。
還有一個叫馮修的,是在街道辦下屬的一個修理廠單位,說是修理廠,其實就是把收購站的東西挑挑揀揀,廢物利用,也接一些其他的活。
馮修是個跛子,走路不方便,住在這里可能也是為了照顧生活。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和他一起過來的還有楊滿倉,住在前院東北角的那間耳房,他一個人帶著兩個孩子,也在收購站工作。
中院的空房子基本上都被住進去了,還有一個挨著西廂房的耳房,也被街道辦安排進去一個叫馬上發的,平時做的就是窩脖的活計。
後院還住進來了一個食品廠的年輕師傅,叫譚子,一家四口,也同樣是分了一間廂房。
還有是個叫孫小雅的帶著兩個孩子,說是在供銷社上班,當時來的時候還是王主任親自安排的,一看就不簡單。
截至目前,整個四合院除了後院還有一間東廂房和小耳房外,已經住滿了,大大小小的加起來有好多人。
從進門開始,住在門房的是唐家的爺孫兩個,唐老爺子和13歲的唐虎。
另一邊是鄭老實一個人,緊接著是閻解成的倒座房,再接著是林向東的倒座房,里面住的是林雪,再接著是趙大河一家四口。
趙大河一條腿截肢,靠著拐杖才能行動,趙家的嬸子程靈芝是四食堂幫廚的,兩個孩子趙山14歲還在上學,趙瑩瑩9歲。
經過了一個只剩下框架子的垂花門,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前院,不過倒座房和前院之間的界牆被拆了,也沒什麼明顯的區別。
前院東廂房兩間住的是三大爺閻埠貴和楊瑞華以及6歲的閻解放、4歲的閻解曠、3歲的閻解睇。
東廂房還有一間是閻解成的,再挨著的小耳房住的是梁拉娣以及他的四個孩子。
西廂房一間住的是修理廠的馮修,一個人,接著是林青山周梅夫婦和9歲的林向陽,3歲的林月,西邊小耳房住的是林老太太。
前院耳房總共有6間,從西到東住的依次是15歲的林向東,19歲的南易,食品廠會計錢大偉陳招娣夫婦,以及他們三歲的兒子錢小軍。
穿堂屋東邊,鉗工甦紅喜26歲,一個人,接著是李全唐娟夫婦。
最東邊是在收購站上班的楊滿倉和他的兩個孩子,9歲的楊鐵蛋,5歲的楊鋼蛋。
前院大大小小的總共有35口人,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前院地方是不小,但是人也多。
經過穿堂屋就到了中院,一間東廂房和一間東邊小耳房住的是趙牙子一家。
趙牙子目前在信托商店上班,趙家的嬸子劉芸芸在家照顧,還有16歲的趙新亮,9歲的趙新民,3歲的趙新國。
挨著趙家的兩間東廂房住的是一大爺易中海和譚翠蘭兩口子,還有一間小耳房住的是10歲的何雨水。
西廂房的那個小耳房住的是窩脖馬上發,接著是軋鋼廠的采購員崔大可一間廂房。
再接著是賈東旭秦淮茹夫婦,賈張氏以及3歲的棒梗。
還有一間東廂房和一間正房住的是工程師程立功和17歲的程家元父子兩個。
接著兩間正房住的傻柱一個人,再接著是兩間耳房,住的是21歲的駕駛員周新民。
中院已經沒有空房子了,總共有18口人。
後院,還有大大小小兩間房子,現在總共有29人。
東廂房兩間住的二大爺劉海中和吳春梅,15歲的劉光齊已經被中專錄取了,13歲的劉光天,6歲的劉光福。
西廂房的小耳房住的是收購站倉管員王文武和曹秀兩口子。
接著是食品廠的譚子和王蘭夫妻兩個,以及他們的孩子7歲的譚愛國,2歲的譚愛家。
兩間東廂房住的是許富貴陶玲兩口子和9歲的許小玲。
後罩房從西到東住的是許大茂一個人一間房,劉洪昌何雯慧夫妻兩個一間房,何家的瞎眼老太太以及16歲的何文遠,14歲的何文濤,12歲的何文達。
接著是聾老太太,一個人兩間後罩房。挨著的是孫小雅以及10歲的孫文茜,6歲的孫文亮。
最角落住的是軋鋼廠的鉗工沈浩和江紅夫婦 ,以及他們的孩子5歲的沈保軍,2歲的沈保國。
南鑼鼓巷95號院目前已經有大大小小78 個人了,如果真的就一個管事大爺,那還真的是忙活不過來。
(諸神歸位,當初的平面圖可以拿出來了,等到南易和梁拉娣在一起後會安排住在一起的。)
喜歡四合院︰躲在軋鋼廠的佛系生活請大家收藏︰()四合院︰躲在軋鋼廠的佛系生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