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的傻柱只是一句戲言,誰知道他爹何大清每天都這麼叫,院子里的人可能是習慣了,就跟著。
何雨柱自己反倒是不怎麼生氣,總是有一種與有榮焉的感覺。
那個時候都講究賤名好養活,像是狗蛋,豬娃這些數不勝數,對小孩子來說,傻柱也不算是很過分的稱呼,時間長了就這麼叫了。
自從傻柱被騙了之後,何大清也不讓他出去亂轉了,每天老老實實的待在家里,練習基本功。
每天看著都是筋疲力盡的,也難怪後面他可以憑借一手好廚藝在鋼鐵廠立足。
不過,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何大清罵他的原因並不是被假錢騙了,更多的是他不知道天高地厚的敢從幾個潰兵手里搶東西。
當老子的知道他是個愣種,只是沒想到能愣到這種地步……心累。
傻柱對于他老子的一片良苦用心則是一點都沒有體會到。
說的好听點是大大咧咧的,說的難听了那就是傻逼,這種人最適合的就是專注一門手藝,以後能保證他餓不死,所以說何大清最近加大了對他的要求。
“柱子,又開始了,你這功夫可以呀。”
林向東看著在走廊上顛鍋的傻柱,也是有點小小的佩服。
以他的視角看已經是有模有樣了,別的不說,在做飯這方面,他還真的是很有天賦的。
“嘿,就這點東西,我早就會了,現在也只不過是練練手。”
終于被一個懂行的人夸了,傻柱那也是很高興發的。
“呦,傻柱,夸你一句就飄了,你也就會這點東西了吧。”
“有什麼絕活表演表演,也讓我們開開眼,只會動動嘴那可不行呀。”
“是呀,光說不練假把式。”
听著他們亂七八糟的議論,傻柱也不惱,“除了東子,你們就是一群門外漢,和你們說不著,懶得搭理你們。”
“柱子現在還不成年呢,能做到這樣已經很不錯了。
你們可別看那個鍋小,帶上里面的沙子,都有幾十斤重,每天這麼來回的顛,絕對是沒有你們想象的那麼簡單的,至少現在我就不信...”
傻柱的話,他們不相信,對于林向東說的,還是很有說服力的。
傻柱听到之後,也不說話 ,只是嘿嘿的笑了笑,他的反應倒是讓林向東有點刮目相看。
日子就在這麼緊張而又無聊的過著,外面的東西那是一天一個價,想要買一個燒餅就需要一麻袋的錢,簡直是離了大譜。
幾萬塊錢扔到地上,都沒人願意撿,很多店鋪都已經拒絕收法幣了,現在最大的作用可能就剩下引火了。
時間進入到了十一月份外面的形勢越來越緊張,槍炮聲也越來越近,整個四九城的民眾幾乎都在心驚膽戰中度過。
為了加強四九城的防御,當時的守城部隊征收了靠近城牆的民房。
可笑的是每間補助法幣三千元,可是當時一斤豬肉已經到了一塊大洋塊錢一斤,換成法幣都得好幾百萬。
這就造成了城里面更加混亂了,同時當時的政府把外面的軍隊宣傳的像是虎狼一般,更加的人心惶惶。
這也不稀奇,這個年代,很多人一輩子沒怎麼出過門,對外面的事情不了解也不奇怪。
很多人都是如此,總之當兵拿槍的絕對是最不好招惹的那一部分。
外面小道消息說要準備挖地窖能防止被轟炸的消息突然之間流傳開來。
各家各戶都紛紛響應,畢竟戰爭從來都是不講情面的,挖地窖也是為了保證自己的安全。
“青山,咱家怎麼準備,你想好了沒有?”
經歷過戰亂的林老太太顯然很上心,因為她知道這件事再怎麼小心都不為過。
“中院的人也少,那個地窖也大,完全夠他們用了,咱們離得遠,我想著咱自己挖一個,有備無患。”
這也是經過林青山深思熟慮的。
“那後院的老太太能同意?當時想種點菜都不好說,更別說挖地窖了。”
周梅倒不是怕干活,主要這東西不是自己的,總歸是不方便。
“不怕她不同意,種菜那是吃個新鮮,沒有也餓不死,現在可是性命攸關的,不僅是咱們,前院後院這麼多人呢,她應該是知道輕重的。”
“這些不用管了,現在還是看看挖在哪里合適,是把進口放在屋子外面,還是放在屋子里面,今天定住了,咱們早點開始。”
“爹,娘,要不咱們是不是看看能不能把這兩間廂房和一間耳房直接給買了。
咱們也不用錢,就用東西換,家里面還有那麼多的臘肉,臘魚。
這個時候,糧食鮮肉花錢還能買到,這些能長時間保存的那可是稀罕貨。”
別人不清楚,林向東還是知道的,馬上就到十二月了,最多一個多月,就沒事了。
這兩年他們家陸陸續續準備的臘肉臘魚加起來也有小百十斤了,這會可是很值錢了。
他知道後面的事情,不代表所有人都知道呀,這個時候外面的糧食,鮮肉只要用大洋,黃魚這些還是能買到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但是那些不能長時間儲存是一個麻煩,再說這個時候誰還有心思做這個事情呢,在皇城根下,總是不缺有錢人的。
听了林向東的想法,林青山也是一陣深思,他也有這個想法。
糧食他家是不缺的,外面費點勁也能買到,也就是現在的這個特殊情況,說不定還能謀劃一番,就是不知道那個老太太會不會同意。
“這個還不著急,我先找機會問問再說。”
最後經過商量,出入口就放在老太太的那間耳房。
平時也不怎麼用,老太太也好看著,就算是用不上了,存點東西也方便。
至于中間是怎麼說的,林向東不清楚,反正他們就開始干活了,也不用太大,能有個兩米深,一米五見方的地方就足夠他們藏身了。
洞口是斜著下去了,按照最後的成果,那個地窖的中心應該是在耳房的北面,距離四合院的院牆大概有半米的距離。
後面用不到了,直接在外面開個口,做個存菜的地窖剛剛好。
接下來的幾天,院子里都是白天黑夜的加班,挖出來的土看著都不少。
林家的也不往外面倒,就挨著院牆堆著,這個地方已經被林向東給規劃好了。
等到過了年,四九城解放了,就把他培養了兩年的石榴樹苗給種下。
這棵樹苗可是從45年他們搬到這個院子的時候養著的,當時根須很小,怕種不活,就一直在花盆里面養著,每年也不讓結果。
現在已經差不多了,可以收獲了,種下之後,來年就能夠吃石榴,這棵樹苗也算是林向東成長的見證。
從45年開始獨立,從49年開始正式結出果實,等到他若干年以後事業有成,那這棵樹說不定也能成為一件很具有代表意義的東西呢……
喜歡四合院︰躲在軋鋼廠的佛系生活請大家收藏︰()四合院︰躲在軋鋼廠的佛系生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