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之天罡三十六變

第390 章 聖道初立,前路已明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紅衣過客 本章︰第390 章 聖道初立,前路已明

    當“成聖”而非“成神”的目標,在龜太郎(獨孤信)心中徹底扎根。

    龜太郎(獨孤信)只覺識海清明、心神通透。

    過往對“萬物驚”大道的零散構想,此刻如同散落的明珠被絲線串聯。

    漸漸勾勒出一幅清晰、宏大且契合“聖道”本心的未來藍圖。

    這份規劃不再局限于“收集信仰、壯大自身”。

    而是圍繞“教化眾生、完善大道、成就聖境”展開。

    每一步都透著對“聖”之真諦的踐行,每一環都緊扣“立功、立言、立德”的核心。

    首先,關于雕像錨點的建設,他有了全新的定位與考量。

    雕像不僅要建,還要建得更廣、更精,但核心意義必須徹底轉變。

    此前建立雕像,更多是為了將其作為收集信仰之力的“錨點”,以及借助信仰信息流搜尋“天之妖子”的“耳目”;

    而如今,雕像更要承擔起傳播“萬物驚”道韻、啟迪妖族心智的“道壇”與“啟慧碑”之責。

    未來每一座雕像的選址,都會兼顧妖族聚居地的分布與“啟智”需求。

    或是建在萬妖部落的核心區域,或是立于妖族修行的靈脈之地,讓更多生靈能近距離接觸“萬物驚”的道韻。

    但在雕像落成之時,他定會借助信仰網絡傳遞意念,向眾生明確其定位︰

    此處絕非供奉神的“神廟”,雕像也並非接受祈求的“神像”,而是承載大道智慧的“啟慧碑”、供眾生感悟修行的“道壇”。

    他要讓每一個前來的妖族都明白。

    在雕像前駐足膜拜、靜心感悟。

    本質是借助雕像中留存的“萬物驚”道韻,啟迪自身靈智、梳理修行困惑。

    而非向他祈求恩賜、索要福運。

    日後還會在雕像旁刻下銘文,字字句句皆為“啟智”之理,而非“祈福”之語。

    從根源上淡化“神化”色彩,強化“教化”意義。

    其次,在“萬物驚”大道的傳播與完善上,他決定打破“單一神通點化”的局限,轉向“系統理念傳承”的新階段。

    此前,他多是通過親自施展“啟智”神通,點對點地為蒙昧小妖點化靈智,這種方式雖直接有效,卻受限于自身精力,難以惠及更廣闊地域的妖族。

    而“聖道”需“立言”,需將大道智慧傳承後世。

    讓“驚醒萬物”的事業脫離“依賴個人”的局限,成為能被更多妖族理解、學習、傳承的體系。

    接下來,他會抽出專門的時間著書立說,將“萬物驚”大道的核心拆解為三個部分︰

    一是“開靈、啟智、蛻變”的基礎理念,讓妖族明白“靈智”為何物、“蛻變”有何意義,樹立正確的修行認知;

    二是“啟智”的基礎方法,摒棄高深晦澀的技巧,只留存普適性強、易于掌握的內容,讓普通妖族也能通過學習,嘗試開啟自身靈智,甚至幫助身邊的同伴;

    三是理念背後蘊含的天地至理,將“啟智”與“順應大道、滋養眾生”的道理相結合,讓妖族在修行的同時,領悟“德”與“道”的關聯。

    這些典籍日後會通過分身、信仰追隨者傳遞到各地。

    或是刻于石碑、抄錄成冊,在萬妖海域、天元大陸,乃至更廣闊的地域流傳,讓更多妖族主動參與到“驚醒萬物”的事業中。

    這才是“立言”的根本,也是“聖道”得以延續、壯大的堅實根基。

    第三,對待信仰之力的態度,將迎來徹底的轉變,從“被動吸收儲存”變為“主動規劃運用”,讓這份源于眾生的力量,真正回饋于眾生、服務于大道。

    此前,他對信仰之力的運用較為簡單,多是吸收後儲存于識海,偶爾用于滋養“萬物驚”符文或自身修為,本質上仍帶有“利己”的傾向;

    而如今,他要將信仰之力拆解為三個用途,讓每一分力量都用在“聖道”的踐行上。

    一部分信仰之力,會優先用于滋養識海中的“萬物驚”符文,不斷打磨符文的道韻、拓展符文的威能,推動“萬物驚”大道從“啟智個體”向“普惠眾生”進化,讓大道本身變得更加精妙、更具包容性;

    另一部分信仰之力,會通過各地的雕像錨點溫和反饋。

    並非直接賦予信徒強大的修為,而是滋養其靈智、穩固其道心,幫助那些虔誠追隨“萬物驚”大道的妖族,如今更應稱之為“道途追隨者”,化解修行瓶頸、抵御心魔侵擾,這份反饋低調而普惠,不彰顯任何“神跡”;

    此外,他還會嘗試以信仰之力為“能源”,施展大範圍的普惠性神通。

    比如在貧瘠的妖族聚居地降下“靈雨”,滋養土地、催生靈植,為眾生提供生存之基;

    或是在蒙昧之地釋放微弱的“慧光”,潛移默化地啟迪生靈靈智,讓更多非妖族的弱小生靈也能受益。

    這所有運用,都不會凸顯他個人的威能,只讓眾生感念“萬物驚”大道的益處,進一步夯實“聖道”的民心根基。

    最後,“成聖”的核心在于自身。

    無論外在規劃如何完善。

    若自身德行與實力不足,終究無法駕馭信仰洪流、承載“聖”之位格,因此自身的修行絕不能有半分松懈。“

    聖”之所以為“聖”,不僅在于對眾生的貢獻。

    更在于自身對天地大道的感悟達到極致,實力足以支撐起“教化眾生、引領大道”的責任。

    未來的修行之路,他會同時兼顧本尊獨孤信與分身龜太郎的成長︰

    本尊會深入探索天地法則,尤其是與“靈智”“教化”相關的法則,不斷提升修為境界,築牢“聖道”的實力根基;

    分身則會繼續行走于世間,一邊踐行“啟智”之事,積累“立德”之功,一邊從眾生的修行感悟、天地的細微變化中,汲取完善“萬物驚”大道的靈感。

    他必須確保,自身修為的提升速度,始終能跟上信仰洪流增長的速度。

    唯有如此,才能真正駕馭這股磅礡之力,既不被信仰之力同化,失去自身本心,也不被其反噬,落得道基崩塌的下場。

    “聖”是規則的制定者與引領者,而非被信仰束縛的“泥塑木雕”。

    唯有自身足夠強大,才能在“聖道”上走得堅定,才能在未來真正實現超脫。

    這條“聖道”遠比單純的“神道”艱難百倍。

    “神道”只需匯聚信仰、壯大自身,短時間內便可擁有強大威能;

    而“聖道”需歷經漫長歲月的積累,需堅守不變的道心,需立下惠及萬代的宏大功業,每一步都要腳踏實地,容不得半分投機取巧。

    但龜太郎心中毫無畏懼,反而充滿了堅定與期待︰

    一旦“聖道”功成,其位格將遠超那些依賴信仰的尋常神。

    不再受限于信徒的存亡、不再被神職與神格束縛。

    真正實現自在超脫,與天地同尊,與大道同行。

    而“萬物驚”大道,也將成為滋養後世、光耀萬古的不朽之道。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修仙之天罡三十六變》,方便以後閱讀修仙之天罡三十六變第390 章 聖道初立,前路已明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修仙之天罡三十六變第390 章 聖道初立,前路已明並對修仙之天罡三十六變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