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掠奪詞條,從商賈到帝王

第518章 駁斥群儒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棠梨煮雨 本章︰第518章 駁斥群儒

    周瑜言辭懇切,期望能夠喚醒這位昔日意氣風發的兄長。

    孫策此時方才知道危亡已近,當即站起身來,喝道“傳朕旨意,召集文班武將,神龍殿議事!”

    吳宮名為太初,正殿名為神龍,是孫策日常理政朝議之所。

    不多時,一眾文武聚于神龍殿內,朝拜天子已畢,孫策對眾言道“前者,劉協遣使相邀,要朕沿江北上,掠取青徐,助他平魏。朕念及昔日,先帝與塵討董情誼,不忍擊之。不想,這張塵反發兵十萬,來犯我江東。是可忍孰不可忍,眾愛卿有何良策退敵?”

    孫策言罷,只見文班之中站出一人,正是司空張昭。

    孫策喜道“子布有何良策?”

    張昭道“張塵擁百萬之眾,據廣袤江山,多年以來,征討四方,所向披靡。東吳雖然立國,然國力疲弱,居三國之末也。陛下可拒魏者,唯長江也。今赤壁已破,濡須危殆,長江之險已不存也,故魏軍之勢,已不可擋。以臣之計,不如遣使納降,方為萬安之策。”

    張昭話音一落,孫策心中頓時涼了半截,不由暗恨。

    好你個張子布,當初勸我稱帝的是你,如今說納降的也是你,倘若納降,你仍可享高官厚祿,可是,朕待如何?

    孫策心中想著,不由冷冷地瞥了張昭一眼。

    張昭見狀,頓時低下頭去,默不作聲。

    周圍一眾文臣謀士,卻並未領會孫策之意,一齊說道“臣附議。”

    見此情形,孫策不由怒氣更盛,臉色明顯地陰沉了下來。

    張昭自知語失,不敢再言,卻朝著身旁的一人使了個眼色。

    那人頓時領會,站出說道“陛下,張司空所言甚是,如降魏,則東吳民安,六郡可保,此上策也!”

    孫策視之,乃御史中丞虞翻也。

    此人曾在會稽太守王朗帳下任功曹,孫堅平定江東之時歸順,後升任騎都尉。孫策稱帝後,因其才能功勛,任命為御史中丞。

    孫策見狀,沉默不語,良久起身,入內更衣,而留眾臣在殿。

    周瑜看向眾人,冷哼一聲,隨即入內于孫策之後,道“陛下切不可听信腐儒之言,而壞軍國大計。張昭等輩,若降魏,功名利祿皆可保全,然陛下降魏,當如何自處?先主辛苦打下的基業,難道要拱手讓人不成?”

    孫策听罷,緊握周瑜之手道“公瑾之言,甚合朕心,奈何朝中袞袞諸公,竟無一人敢戰張塵!”

    “陛下勿憂,那些腐儒膽小如鼠,但三軍將士卻個個願為陛下盡忠。”周瑜道,“大戰在即,需得人心凝聚,請陛下稍待,容臣前去與那些腐儒爭論一番,叫他們統統閉口!”

    “好,一切就拜托公瑾了。”

    周瑜施了一禮,轉身回到殿上,只見大殿之上,此時吵吵嚷嚷,爭論不休。

    細看之下,原是文臣與武將相互爭執,已是面紅耳赤。

    文臣之中,自以司空張昭為首,會同司徒張、廷尉步騭、御史中丞虞翻、侍中程秉、太常顧雍等人,力主降魏。

    武將之中,則以上將軍程普為首,會同黃蓋、呂蒙、凌統、蔣欽、宋謙、陳武等人,力主一戰。

    此時,兩方爭執不下,但顯然,論嘴上功夫,這些武將遠遠不及這些文臣,被駁斥得毫無還口余地,若非孫靜從中調停,以那些武將的火爆脾氣,此刻只怕是要動起手來。

    “都給我住口!”周瑜大喝一聲,信步走上前來,環視眾人道“爾等皆社稷之臣,值此危亡之際,不思報國之策,反起口舌之爭,成何體統!”

    周瑜為人重諾守信,有一諾千金之美譽,又與孫策八拜之交,雖然官職不高,但在軍中威望卻是極高。

    此刻,他一開口,眾將盡皆沉默,唯有程普道“公瑾,你來得正好,這幫腐儒執意降魏,這是禍國!”

    程普說著,怒瞪了張昭等人一眼。

    一眾文臣,對此卻並不在意。

    魏軍強盛,不可力敵,他們主降,也是為了顧全大局,這幫武夫又懂得什麼?

    周瑜微微一笑,看向一眾文臣,深施一禮,道“諸公皆是雅士,何以在大殿之上唇槍舌劍?”

    張昭微微抬眼,冷聲道“公瑾,我等正論國之大事,非意氣之爭也。”

    張昭、張皆是江東名士,又曾輔佐孫堅多年,二人自恃功高,自是不將周瑜這等小輩放在眼里。

    “既是國之大事,何妨一論?”周瑜笑道,“子布先生得先主厚恩,理當報效于陛下,為何一聞戰事,便欲乞降?”

    周瑜說罷,似笑非笑地看向張昭。

    他故意用“乞降”這個詞,其中也有意無意地夾雜著嘲諷之意。

    果然,張昭面色一紅,道“什麼乞降,和……何談而已。”

    周瑜道“先生言說和談,和談者,雙方對等也。今魏軍犯境,濡須勢危,敵強我弱。若不先退敵兵,何以言和?先生意欲和談,想必已有退敵之策乎?”

    “這……”張昭頓時語塞,道“正因無計可施,方才言和,若能退敵,何須言和?”

    “如此還是乞降了。”周瑜道,“史官何在?照實以記,黃武二年春三月,北魏犯境,司空張昭乞降之。”

    “周瑜小兒,你!”

    張昭頓時臉色漲紅。

    他身為江東名士,是江東文臣之首,德高望重,對于名節,自是最為看重。如此記錄,豈不說自己是個貪生怕死,膽小如鼠之輩?

    “周瑜,子布大人所言,乃為六郡百姓著想,又豈是懼怕魏軍?你休要在此混淆是非!”

    周瑜側目一觀,原是司徒張,字子綱。

    “哦?未知司徒大人有何高見?”

    張道“常言道,‘識時務者為俊杰’。魏據有九州,吳只一州,實力懸殊,斷無取勝之機。與之開戰,無異于以卵擊石也。倘若歸降,則六郡百姓性命可保,陛下也可落得愛民護民的仁君之名,何樂而不為也?”

    周瑜听罷,不由冷笑“子綱先生,你也是一方名士,豈不知群雄逐鹿,本就是你死我活,勝者王,敗者寇。如你所言,先主平定江東,豈無傷亡?難道便是不愛民?是暴虐之主了?”

    “你……你強詞奪理!”

    “周瑜!你不過一小小護軍,怎敢對司空、司徒大人不敬!”

    御史中丞虞翻一步跨出,厲聲喝道。

    喜歡三國掠奪詞條,從商賈到帝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三國掠奪詞條,從商賈到帝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國︰掠奪詞條,從商賈到帝王》,方便以後閱讀三國︰掠奪詞條,從商賈到帝王第518章 駁斥群儒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國︰掠奪詞條,從商賈到帝王第518章 駁斥群儒並對三國︰掠奪詞條,從商賈到帝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