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掠奪詞條,從商賈到帝王

第216章 戰略家董昭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棠梨煮雨 本章︰第216章 戰略家董昭

    第216章 戰略家董昭

    第二天,張塵精神飽滿地醒來,梳洗更衣已畢,便來至前廳,命人喚來趙雲,要他準備一番,這幾日便去往甄家提親。

    當日,張塵為麻痹張燕等人,派趙雲假扮自己,前往甄家假意迎親,而甄脫因不放心姐姐,扮成甄姜替嫁。

    不想歸途之中,果然遭遇歹人襲擊,幸好趙雲奮力殺敗賊人,這才救了甄脫和甄儼、甄堯兩兄弟的性命。

    自那以後,甄脫便對趙雲芳心暗許。而趙雲對甄脫,亦有情愫。

    再後來,甄脫便求甄姜,讓姐夫張塵促成這段良緣。

    張塵自然樂見其好,一番牽線說和,這門親事也就定了下來,只是甄脫年紀尚小,便商定待她及笄之後,再論婚嫁之期。

    今歲,甄脫剛好便是及笄之年。

    趙雲听罷,心中大喜,連忙回去準備了。

    處理完了這一樁事,接下來,也該辦些正經事了。

    張塵隨即命人前去喚了魏郡太守董昭來見。

    不多時,董昭應召而至,入內參拜。

    見了禮後,張塵道︰“公仁,我獨召你前來,可知為何?”

    董昭道︰“主公獨召屬下,必是此事只有屬下可解。”

    “說的不錯。”張塵道,“公仁,我深知,在一眾謀臣之中,論智謀,你未必最強,但論戰略眼光,卻無人出你之右。董卓敗逃之後,天下局勢必然大變,我等日後該何去何從,我想听听你的想法。”

    董昭道︰“主公,董卓之亂雖平,卻在天下諸侯的心中埋下了一顆種子。世人皆能看出,漢室衰頹,已難扛住天下這桿大旗。此後三十年,必是諸侯混戰之局。而這時候,最需要的,就是有一蓋世英雄,橫空出世,聚智能之臣,攬豪杰之士,興義兵,伐賊寇,蕩寰宇,掃六合!如此,方能令天下歸于一統。而這樣的人,非主公莫屬!”

    董昭說著,躬身一拜,繼而又道︰“主公興兵除賊,奉迎天子,此曠世之功也。然朝臣之中,人殊意異,未必人人信服。主公豈不聞‘功高震主’四字?若不能立足于最高點,那麼功勞越大,自身的處境也就越危險。屬下以為,主公當更進一步,立于諸臣之巔。好教天下人知曉,在這鄴城之中,究竟誰做主!”

    “依你之見,我當如何?”

    董昭思慮片刻道︰“若要立于眾臣之巔,則必要與眾不同。昔年,高祖皇帝曾賜宰相蕭何‘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劍履上殿’三項殊榮,今主公之功,遠勝蕭何,亦當受此殊榮。如此一來,在群臣面前,主公自然高人一等。”

    張塵心中暗自思量。

    三國之中,但凡獲得這三項殊榮的,無一不是權傾朝野,但也無一不被稱為“國賊”。

    原因無他,三項殊榮看似沒什麼,實則已是對皇權的挑釁。

    受了這三道殊榮,也就等于向世人宣告,皇帝向這個人服了軟。如此,皇家威嚴何在?

    張塵思慮片刻,道︰“要如何做,你且細細講來。”

    董昭看向張塵,淡淡地說道︰“若要行此事,首先一點,便是主公要將天子真正握于掌中。”

    張塵不禁狐疑道︰“如今天子在鄴,難道還不算將天子握于掌中?”

    董昭搖了搖頭道︰“屬下一直有個疑惑,想請問主公,當日主公決意奉迎天子,是否是因昔日曾受何進之恩。”

    張塵默然,良久道︰“確有此中緣故,可奉迎天子,對于我等,也是有利無害。”

    “話是這麼說沒錯,可主公當時若等上一等,待董卓護送陛下回京,必定廢帝而立陳留王。那時,主公再興兵討賊,便是救駕之功,一樣可以奉迎天子。”董昭道,“主公選擇了當今聖上,而不選陳留王,想來,多少也是因為當年的恩義。”

    “當今聖上庸懦,而陳留王聰慧機敏,相較而言,自然是當今聖上更易掌控。”

    “主公差矣。”董昭搖了搖頭道,“今上雖然庸懦,但已成年,心智成熟,有自己的想法。陳留王雖然機敏,卻仍是個孩童,只要略施威懾,便可令其折服。而且,今上雖弱,背後還有太後和一眾老臣,有他們在,主公難以真正掌控天子。”

    張塵听罷,暗自沉思。

    當初奉迎劉辯,除了奉迎天子的大計外,另一方面確實是為了報答何進之恩,若是他當初沒有將劉辯母子帶回鄴城,此時必被董卓所廢,甚至害了性命。

    不過,董昭說的卻也在理,劉辯畢竟已經成年,又是先皇嫡長子。朝有長君,百官必然擁戴,又有太後相輔,是斷不會讓權臣出現的。

    而歷史上,劉協之所以做了一輩子傀儡皇帝,是因為他自幼年起,便被一個又一個的權臣控于掌中。

    這就好比,自小便為小象腿上拴上鎖鏈,待小象長成大象,即使有能力掙脫鎖鏈,卻再也掙脫不開。

    原因無他,心志已喪。

    張塵沉思著道︰“此事,我確是思慮不周。”

    董昭笑道︰“主公之抉擇,倒也不能算錯,畢竟及早奉迎天子,出師有名。就拿此番討董來說,主公奉天子聖諭,詔令諸侯,此乃名正言順,故而才能如摧枯拉朽一般,大敗董賊!如若不然,諸侯聯軍便只是為大義前來,說到底,終究不如‘奉旨討賊’來得正當。”

    “公仁之言,深得我心啊。”張塵道,“那依你之見,此時當如何破局?”

    董昭又道︰“正如屬下方才所言,主公欲掃平天下,立不世之功,便必須確保自身安全,若要確保自身安全,則必須立足朝堂之巔。此非為臣,而是權臣。可如此一來,臣強君弱,主公恐會背負罵名,不知主公意下如何?”

    罵名?

    張塵心下思忖。

    董卓、曹操、司馬懿,皆是踏上權臣之路,也無一例外都是背負了一輩子的罵名。

    其實,並不全然是因為他們真的惡,而是他們的所為,令別人感到恐懼。

    既然天意讓自己來到了這個英雄輩出,諸侯紛爭的世界,那他就不能甘于平庸,碌碌無為!

    罵名,又如何?

    “吾為天下太平,何懼罵名加身?”

    董昭聞言,看向張塵,深施一禮︰“主公不愧為當世雄主,昭何其有幸,能隨侍主公身側。”

    董昭說罷,又道︰“主公,欲要完全掌控天子,還需解決兩大難題。”

    喜歡三國︰掠奪詞條,從商賈到帝王請大家收藏︰()三國︰掠奪詞條,從商賈到帝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國︰掠奪詞條,從商賈到帝王》,方便以後閱讀三國︰掠奪詞條,從商賈到帝王第216章 戰略家董昭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國︰掠奪詞條,從商賈到帝王第216章 戰略家董昭並對三國︰掠奪詞條,從商賈到帝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