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釋驀地睜開雙眼,便瞧見在他眼前的虛空之中,傲然挺立著一個仙風道骨的老者,其容貌竟與他先前在祭壇所見的鬼谷子神像如出一轍。
再環顧四周,道釋驚覺已然空無一人,唯有他自己仍在這壁立千仞的孤峰上打坐。
道釋緩緩起身,對著虛空中的老者深深一揖︰
“晚輩道釋拜見鬼谷前輩!”
老者右手輕撫銀須,嘴角微揚,露出一抹慈祥的笑容︰
“嗯!孺子可教!‘道釋’?此名甚妙!隨我來吧!”
道釋這才注意到,在老者的腳下,有一條被雲霧遮掩的羊腸小道,宛如一條神秘的紐帶,延伸向舍身崖下。
道釋低頭看了一眼腳下,舍身岩高聳入雲,深不見底,懸石如劍,幽洞似淵,古樹陰森,岩下終日雲霧繚繞,如夢似幻,仿佛隱藏著無盡的秘密。
道釋心中雖有怯意,但還是鼓起勇氣,緊緊跟隨老者沿著羊腸小道小心翼翼地向舍身崖下走去。
羊腸小道曲折蜿蜒,猶如一條靈動的蛇,道釋的每一步都走得戰戰兢兢,仿佛稍有不慎,便會墜入萬丈深淵,萬劫不復。
他的腳步在濕滑的石面上如履薄冰,每一塊石頭都似在挑釁他的平衡與勇氣。
然而,老者卻似閑庭信步,步伐輕盈得如同在平地上行走,他的身影在雲霧中若隱若現,恰似一位超凡脫俗的仙人。
他的步伐恰似與自然的韻律合拍,每一步都顯得那麼悠然自得,仿佛他早已與這片山林渾然一體。
隨著他們的深入,周圍的雲霧愈發濃重,如同一層厚厚的帷幕,將他們緊緊包裹,幾乎伸手不見五指。
道釋只能憑借老者的背影去辨別方向,心中不禁泛起一絲疑惑的漣漪︰
這老者究竟是哪路神仙?為何會在此時此地現身?他難道就是傳說中的鬼谷子?為何會獨獨選中自己?
種種疑問如蜂群般在道釋的腦海中盤旋,恰似這周圍的雲霧,讓道釋難以捉摸。
他開始遐想老者可能的身份,是那隱居山林的世外高人,還是傳說中的神仙?
每一個念頭都如驚濤駭浪,在他心中掀起軒然大波,緊張與好奇如兩條蛟龍在他體內纏斗,他渴望知曉答案,卻又懼怕答案會如洪水猛獸般顛覆他的世界觀。
就在此刻,老者驀地止住腳步,驀然轉身,目光恰似火炬,灼灼直視道釋。
他的眼神中仿若蘊含著浩渺無垠的智慧與深邃如淵的奧秘,令道釋情不自禁地心生一種難以言喻的敬畏。
那目光仿若能夠洞悉人心,穿透世間一切虛妄與真實。
“道釋,你可曉得,為何我引你來此?”老者的聲音在靜謐的山谷中悠悠回蕩,恰似天籟之音。
他的聲音雖不高亢,卻具有一種無與倫比的穿透力,仿佛能夠穿越靈魂的壁壘,直抵人心深處。
道釋心中一驚,趕忙搖頭。
他的心跳如脫韁野馬,緊張與好奇如烈火烹油,他渴望知悉答案,卻又畏懼答案會如泰山壓卵般顛覆他的世界觀。
他逐漸領悟到,自己所歷經的一切,包括此次神秘莫測的旅程,皆是修行的必經之路,是命運賜予他的試煉與契機。
老者嘴角微揚,緩聲道︰
“你雖名為‘道釋’,卻對道法一知半解。我引你來此,乃是想讓你領略真正的道法自然,讓你明晰修行之路,絕非一蹴而就之功。”
他的話語如潺潺流水般從容淡定,仿佛已經洞悉了世間萬物的奧秘。
他繼續說道︰
“修行之路,恰似那蜿蜒曲折的羊腸小道,需要一步一個堅實的腳印,不積跬步,何以至千里?唯有腳踏實地,方能抵達彼岸。”
道釋恍然大悟,原來這一切皆是老者的精心布局,是為了讓他領悟更為高深的道法。
他開始明白,自己所經歷的所有,包括這次神秘莫測的旅程,皆是修行的一部分,是命運賜予他的考驗與機遇。
他開始審視自己的過去,深知修行不只是對身體的錘煉,更是對心靈的磨礪。
老者繼續前行,道釋亦步亦趨地緊跟其後。
沒過多久,道釋的眼前赫然出現一座若隱若現的天橋,在橋頭,一塊石頭上鐫刻著“三天門”三個龍飛鳳舞的古字。
按理說,只有在有水的地方才會有橋。
然而,雲霧天橋卻沒有河流,也不見一滴水;按理說,凡是大橋小橋,皆是通過人類的巧奪天工和精心設計施工修造而成,可雲霧天橋卻宛如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按理說,橋有木橋、石橋、鐵橋等多種材質,可雲霧天橋既非鐵,亦非石頭,更非木頭所制,它是由泥土天然堆砌而成。
“老者的身影虛無縹緲,若隱若現,他回首看了一眼道釋,對道釋的表現甚是滿意︰
“此地便是雲霧天橋!唯有戰勝內心的恐懼,道心堅如磐石之人,方可抵達此處!你名字中有一個‘釋’字,足見你與佛門頗有淵源。如來佛祖曾言︰無有恐懼,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道法亦是如此,唯有無懼,方能抵達彼岸!此刻,就讓我們一同邁向彼岸!”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道釋踏上雲霧天橋的剎那,雲霧如受驚的飛鳥般向兩邊散開,道釋這才驚覺,原來,雲霧天橋不過是短短的一條山脊。
這條山脊的一截兒,宛如一條蜿蜒的巨龍,長約二十余米,寬不足一米,平直如陷,僅容一人通過。
這截兒山脊兩旁是陡峭的泥土坡,猶如兩道屏障,長滿了茂密的灌木。
由于雲霧山中雲霧繚繞,兩旁土坡時常被雲霧籠罩,雲煙彌漫,如夢如幻。
立在山脊上,眼觀兩旁雲煙滾滾,如白浪滔滔,仿佛置身于天橋之上,飄飄欲仙。
山脊猶如一條矯健的游龍,穿越浩渺的煙雲,徑直向著北方,飛往鬼谷嶺。
雲霧天橋恰似山脊上一截璀璨耀眼的彩帶,長年累月被籠罩在迷蒙的煙波之中。
人從天橋上走過,在雲霧海中,仿佛投射出佛光掠影,宛如涅盤重生!
道釋跟隨老者穿過了一片片雲霧,終于來到了一個相對開闊的地帶。
山崖上鐫刻著“靈官埡”三個鎏金大字,熠熠生輝。
靈官埡坐落在一條山脊的埡口,兩側生長著高大的不知名古樹,宛如忠誠的衛士,岩石上布滿了青苔、碧草,青翠的灌木和碧松翠柏,猶如一幅生機勃勃的畫卷。
在一片綠蔭掩映之處,還有一座靈宮小廟,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侍奉著道教的護法神靈宮菩薩。
來到靈宮埡,眼觀山景,沐浴山風,仿佛能洗去內心的疲憊與喘息,又能撩撥和激蕩起對秘境的好奇,如同一股清泉,滋潤著心靈。
老者似乎有意在等待道釋,並主動解釋道︰“你腳下踩著的就是‘筆架山’,這座山,原本並不存在,在我離開前,為了封印某種神秘的存在,我便用我的筆架化作一座巍峨的大山,鎮壓在此地!”
喜歡茅山道釋請大家收藏︰()茅山道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