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西史辯偽”和“西方偽史論”這兩個話題如野火燎原般在網絡上引發了前所未有的熱度。眾多來自我們這邊的正義之士與敵方的攻擊水軍在虛擬世界中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大規模網絡戰,雙方你來我往,互不相讓,使得這個話題的熱度節節攀升,成為了當下網絡輿論的焦點。
黃河清教授對這一現象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解讀,他明確指出,所謂的“西方偽史論”,其核心觀點便是認為西方的古代史完全是虛構的。在那個時期,西方甚至連基本的天文歷法都尚未掌握,因此他們所擁有的僅僅是一些口口相傳的傳說和故事,根本不存在嚴謹記錄歷史的傳統。
然而,隨著近代西方與中國的交流日益頻繁,他們開始借鑒學習中國的歷法,並逐漸意識到歷史記錄的重要性。于是,他們開始嘗試記錄自己的歷史,但在這部分歷史中,雖然有一部分是真實的,但也有相當一部分是虛假的。因此,我們需要通過深入研究和辨析,將其中的真偽分辨清楚,這便是“西史辯偽”的真正含義。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這里所說的“西史辯偽”主要針對的是近代史,至于古代史,其實根本無需進行辯論,因為按照黃河清教授的觀點,西方根本就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古代史。“西方偽史論”並不是指西方近代史,這點要明確。
我們之所以要下定決心去講清楚西方的歷史,其目的就是為了讓我們的人民能夠徹底摒棄“西方中心論”。
“西方中心論”在近代佔據了全球話語體系核心。它完全是以西方文明作為唯一的衡量標準,來評判整個世界。不僅如此,它還將西方的歷史進程、價值觀念以及發展模式都預先設定成了所謂的“普世標準”。
更為糟糕的是,在這種思想範式的推行過程中,那些持有這種觀點的人,還會有意地去進行“去中國化”的操作。對于中國的一切文物挖掘成果,他們首先采取的態度就是質疑,然後再予以否認。然而,當面對西方那些明顯是偽造的大型文物現場時,他們卻毫不猶豫地給予了確認。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西方中心論”的形成與近代西方的殖民擴張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隨著工業革命的到來,西方列強憑借其強大的軍事力量和經濟實力,開始在全球範圍內建立起龐大的殖民體系。
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不僅掠奪了殖民地的資源,還通過文化輸出的方式,將自己的歷史敘事包裝成所謂的“文明演進的唯一路徑”。這種做法實際上是一種文化霸權,旨在將西方的價值觀和意識形態強加給其他國家和民族。
在這種“西方中心”的敘事框架下,非西方世界的中華文明被貶低為“落後”和“停滯”的代表。然而,這種觀點完全忽視了中華文明在數千年歷史中所創造的獨特價值。
中華文明擁有著豐富的文化遺產,如諸子百家的思想、科舉制度、金屬冶煉技術以及眾多的發明創造等。這些都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瑰寶,對世界文明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然而,在“西方中心”的敘事中,這些成就卻被邊緣化,甚至還出現了“青銅西來說、冶鐵西來說”。這種世界歷史建構的本質,就是為西方的擴張和統治合法性的辯護,使其行為看起來更加合理和正當。
說到西方偽史,首先讓我們來探討一下這個令人難以回避的問題金字塔是否是近代偽造的?這個問題一直以來都備受爭議,引發了人們廣泛的討論和猜測。黃河清教授雖然講了很多,給很多證據,但是人們還是會有疑問,就是如果要偽造金字塔,為什麼不在歐洲去建造呢?這其中的原因其實並不難理解。按照他們所偽造的歷史,古埃及和古希臘被視為他們的文化源頭,而古埃及更是被認為是科技的發源地。甚至他們還聲稱全世界的人類都起源于非洲。此外,由于古希臘地區不產糧食,所以他們需要從埃及進口糧食。因此,需要埃及建造金字塔來證明其悠久的歷史和輝煌的文明。
當然,還有一種頗為引人深思的說法認為,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曾經存在過一個神秘而強大的巨石文明。這個文明的足跡遍布全球,他們以驚人的技藝和創造力,建造了無數宏偉的金字塔和各種令人驚嘆的巨石建築。
而中國境內的金字塔,其歷史顯然比埃及的金字塔更為悠久。由于歲月的侵蝕,這些中國的金字塔已經遭受了嚴重的風化,但它們的外形與埃及金字塔卻驚人地相似。
可以想象,在那個遙遠的時代,史前文明的人們運用著高超的技術和無盡的智慧,打造出了這些舉世矚目的建築奇跡。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大洪水卻給這個輝煌的文明帶來了滅頂之災。洪水過後,這些史前文明所創造的歷史被無情地摧毀,許多珍貴的文化遺產也隨之消失在時間的洪流中。
隨著時間的推移,後來的人們發現了這些金字塔,並對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尤其是西方人,他們開始對這些古老的建築進行研究和解讀,並逐漸將其與古埃及的歷史聯系在一起。于是,金字塔成為了西方人編造古埃及歷史的重要依據之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然而,當西方人推崇這些偉大的古典文明時,他們卻對一個地方持有特別的態度,那就是中國。在中國發現的遺址,他們往往會質疑其真實性,聲稱證據不充分,無法證明其價值。然而,當他們在其他地方發掘出遺址時,即使這些遺址看起來非常荒謬,甚至像個笑話,他們也會毫不猶豫地接受並給予高度評價。
比如說“粟米西來說”,這一觀點僅僅是因為他們在中亞地區挖到了一些粟米碳化樣本,就斷言粟米是從西方傳入東方的。然而,在中國出土了 7000 年前的粟米之前,他們卻始終堅持這一說法,完全無視任何與之相悖的證據,僅憑想象和推測來支撐自己的觀點。
那麼,什麼是所謂的“西方中心論”呢?它並非僅僅意味著將西方視為世界的中心,而是指任何非中國的事物都可以被歸為“西方”。這種觀念本身就是一個將全世界的科學、文化和歷史去中國化的過程。在這種西方中心論的分析學術體系中,他們唯一排斥的就是中國的歷史。
除了中國的古典遺跡之外,他們對其他任何地方都毫無保留地給予贊賞、恭維和夸贊。然而,令人費解的是,他們為何要對中國如此區別對待呢?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中國這里挖出的都是貨真價實的古董和文物。
與其他地方不同,中國這里的歷史底蘊深厚,每一次挖掘都可能會有驚人的發現。無論是幾千年的古老遺址,還是各種珍稀的文物,我們都能從地下刨出來。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見證了我們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明。在這里,不僅有十進制和十二進制這樣古老的計數系統,還有七音階這樣獨特的音樂體系,甚至連九九乘法表這樣基礎的數學知識都能找到源頭。這些文物證明,我們的中華文明就是一個巨大的文化寶庫,蘊含著無盡的智慧和寶藏。而當西方文明竊取中國的科技發明時,他們不僅毫無愧疚之心,甚至還妄圖掩蓋這一事實。他們通過偽造歷史、篡改文獻等手段,將這些本屬于中國的偉大發明據為己有,並借此抬高自己文明的高度。
然而,如今“西方中心論”所帶來的惡果正逐漸顯現出來。這種錯誤的觀念導致了對其他文明的忽視和貶低,使得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受到嚴重威脅。同時,它也阻礙了人類對真實歷史的認知和理解,讓我們無法客觀地看待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與互動。這種理論將西方的政治體制和經濟模式絕對化,完全忽略了中國獨特的歷史傳統、文化基因以及實際國情。它強行推行所謂的西方模式的發展方案,這些方案往往並不適合中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土壤,導致了許多問題的出現。
從拉美國家的債務危機到中東地區的動蕩不安,我們可以在眾多發展中國家困境的背後,看到盲目照搬西方模式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這種思維方式不僅助長了西方的文化優越感和排他性,還加劇了不同文明之間的沖突。當西方將自己的價值觀念定義為“普世價值”,並以此為理由干涉其他國家的內政時,實際上是在破壞全球多元共生的生態環境。
近代以來中國的崛起卻有力地證明了多元發展的可能性。中國成功地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這一事實徹底打破了“西方模式不可替代”的神話。中國的發展模式是基于自身的歷史、文化和現實情況而形成的,它充分考慮了中國人民的需求和利益,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摒棄“西方中心論”,並非否定西方文明的價值,而是要摒棄其霸權邏輯與排他性,以平等、開放的心態看待世界,而非以某一種文明為中心的霸權統治。唯有如此,人類文明才能在多樣性的土壤中,綻放出更絢麗的光彩。
喜歡修行寶典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修行寶典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