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世界格局中,那些被公認為發達國家的國家,其歷史往往與強盜行為緊密相連。這些國家在過去的歲月里,通過掠奪、侵略和剝削其他國家和民族,積累了巨額財富和強大的實力。
    這種歷史背景使得這些國家在對待其他國家時,往往更看重實力和威懾力,而對道德和正義則相對漠視。他們敬畏強大的力量,卻對道德的約束不以為意。
    因此,如果你沒有足夠的武力作為後盾,並且缺乏使用武力的堅定決心,這些發達國家很可能會對你輕視和不屑一顧。在國際事務中,他們更關注的是你手中所掌握的籌碼,而非你國家的善惡本質。
    這就是為什麼當一位總統說出“你沒有牌了,你沒有談判籌碼了。”這樣的話時,其背後的含義是你已經失去了與他談判的資本和籌碼。他並不在意你的行為是善是惡,也不在乎你的立場是否正義,他唯一關注的是你手中的牌有多少。
    那麼,什麼才是最大的籌碼呢?答案就是你的武力值以及使用武力的決心。只有具備強大的軍事力量,並展現出敢于使用這種力量的決心,你才能在國際舞台上擁有一定的議價權,才能讓其他國家對你另眼相看。
    如果一個國家的武力值異常強大,然而其運用武力的決心卻微乎其微,換句話說,這個國家傷害其他國家的意願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那麼,其他國家自然不會對這個國家的武力有所忌憚,相反,它們甚至會頻繁地派遣一些跳梁小丑,在這個國家面前肆意地耀武揚威,毫不掩飾地對其進行羞辱和貶低,從而導致這個國家在國際舞台上顏面盡失,難以抬頭。
    倘若這個國家對此感到憤憤不平,並試圖提出抗議,那麼立刻就會有人站出來,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來教訓它,指責它對國際規則一無所知。面對這樣的指責,這個國家往往會無可奈何,最終只能選擇忍氣吞聲,默默承受,畢竟與那些所謂的“國際規則”相比,抗議顯得如此渺小和無力。
    古有雲︰“竊鉤者誅,竊國者侯。”這句話深刻地揭示了一個殘酷的現實︰那些偷竊鉤子的小賊會被處以死刑,而竊取整個國家的大盜卻能成為諸侯。同樣地,殺害一個人的人會被視為奸惡之徒或盜賊,而屠殺數萬人的人卻能被尊稱為聖人或英雄,甚至那些滅掉一個國家的人還能得到人們的供奉和香火。
    就像靖國神社供奉的戰犯,他們殺人如麻,滅國屠城,雙手沾滿了無數人的鮮血,然而他們卻被島國尊為軍神,享受著無盡的榮耀和尊崇。這種現象實在令人深思,難道所謂的“正義”和“道德”和國家利益是矛盾的嗎?
    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在上一章已經討論過。在上一章中,我們探討了“替天行道”這個概念。所謂“替天行道”,就是在遵循天道運行規律的前提下,去行事為人。只有這樣,才能被稱為有德之人。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一些情況,需要我們采取果斷的行動,甚至動用武力。這就是所謂的“慈不掌兵”。在某些情況下,我們不能過于仁慈,必須果斷地采取行動,以維護正義和秩序。
    同樣地,當需要樹立威嚴時,我們也不能退縮。威嚴是一種力量,它能夠讓人敬畏,從而更好地維護社會的穩定和發展。
    因此,我們不能僅僅看一個人做了什麼事情,更重要的是要看這件事情最終所產生的結果。如果這個結果對人類整體的發展有益,能夠讓地球變得越來越繁榮,那麼這個人的行為就是值得肯定的。
    在文明之爭中,我們更應該站在高等文明這一邊。高等文明通常代表著更先進的世界觀、價值觀和自我糾錯能力。與高等文明站在一起,不僅能夠促進自身的發展,也有助于推動整個人類社會的進步。
    在漫長的中華文明發展歷程中,我們曾經遭遇過一些令人痛心的挫折。盡管我們擁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但偶爾也會在與低等文明的交鋒中敗下陣來。
    每一次這樣的失敗,都給我們帶來了沉重的打擊,不僅導致了文明的大倒退,還讓人口遭受了巨大的損失。這些損失還涉及到社會、文化、科技等多個領域。
    更為嚴重的是,這些挫折對整個地球的發展進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們可能改變了文明發展的走向,阻礙了人類社會的進步,甚至給地球的生態環境帶來了不可逆轉的破壞。
    回顧歷史長河,我們不難發現許多失敗的教訓。其中一個重要的方面便是中華文明在武力的使用上顯得過于保守。這種保守性在某些情況下可能導致國家和民族面臨嚴重的挑戰和困境。
    在古代,中國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和先進的軍事技術。然而,由于種種原因,這些優勢並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例如,在對外戰爭中,往往采取防御性的戰略,而不是積極主動地出擊。這種保守的態度使得敵人有機會逐漸壯大,並最終對中國構成威脅。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此外,在內部治理方面,對于武力的運用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當面臨社會動蕩或叛亂時,政府可能過于依賴和平手段來解決問題,而忽視了武力的作用。這可能導致局勢失控,進一步加劇社會的不穩定。
    然而,我們不能簡單地將這種保守性歸結為一種錯誤。在一定程度上,它反映了中華文明中對于和平、和諧的追求以及對于戰爭帶來的破壞和傷害的深刻認識。但同時,我們也應該認識到,在面對外部威脅和內部挑戰時,適度地運用武力是必要的。
    總結歷史上的失敗教訓,我們應該認識到在武力的使用上需要保持一種平衡。既要避免過度依賴武力,導致戰爭的頻繁發生,也要防止過于保守,使國家和民族處于被動地位。只有在正確認識和把握武力的作用的基礎上,才能更好地維護國家的安全和穩定,推動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在當今世界,仍有許多國家未能充分認識到中國強大的武力值。這些國家往往在某些情況下,盲目地追隨美國,參與一些對中國利益造成損害的行動。這種現象不僅對中國的發展構成一定阻礙,也影響了地區和世界的和平與穩定。
    面對這種情況,中國確實需要一場具有決定性意義的立威之戰,以展示真正的實力和決心。這場戰爭不僅要給美國一個沉重的打擊,讓其認識到中國的不可侵犯性,更要讓那些盲目跟隨美國的國家重新審視與中國的關系。
    這樣的立威之戰並非是為了挑起沖突或制造戰爭,而是為了維護國家的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同時也是為了推動構建更加公平、公正、包容的國際秩序,為將來引領全世界發展做好準備。
    喜歡修行寶典請大家收藏︰()修行寶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