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三卷之中,所講述的內容乃是針對普羅大眾的講的道。要知道,人類往往容易受到自身欲望與念頭的驅使,從而傾向于去做出那些僅僅對于當下的自己看似有利可圖之事。這就好比一只猴子,當您將金錢和香蕉同時放置在它面前,並要求其二者擇一之時,那猴子定然會毫不猶豫地選擇香蕉。原因無他,只因它並不知曉金錢能夠購買到數量更為可觀的香蕉。
    同樣的道理,當我們向人們傳授道法之時,如果讓他們在純正的道法以及所謂的旁門左道之間作出抉擇,那麼絕大多數的人必定會不假思索地選取旁門左道。畢竟,這些旁門左道似乎能夠迅速給予他們某種短暫性的滿足感。然而,正統的道法卻截然不同,修行正法需要人們付出艱辛的努力與持久的堅持,且在短期內並不會帶來任何顯而易見的滿足或回報。
    正因如此,即便是大道這般珍貴無比、至高無上的法門,有時亦需加以適當的“包裝”,以使其更易于為眾人所接受和理解。不過,待到了第四卷這個章節往後,情況則發生了顯著的變化。自此開始,此處所講授的內容乃是專門面向那些已然真正覺醒之人。至于尚未覺醒者,則暫且不宜涉獵其中。這就如同小學階段的學生尚無法學習大學課程一般,強行為之不但難以汲取到有價值的知識養分,反而極有可能令其喪失繼續修煉精進的信念與動力。
    所以前三卷還沒有完全看懂的讀者可以從頭開始閱讀本書了,後面的內容可能不太適合您。
    返回首頁,返回首頁………………
    在漫長的人生旅程中,許多人如同在迷霧里徘徊的行者,懵懵懂懂地度過一日又一日,被世俗的浪潮裹挾著,追逐著功名利祿,卻未曾停下腳步,叩問內心真正的渴望。然而,總有一些特殊的時刻,命運的閃電劃破黑暗的天幕,一道光,照亮了靈魂深處的角落,于是,人覺醒了。有人是在極度痛苦中覺醒的,也有人是在看透一切後覺醒的。倘若有人宣稱知曉某種能夠令人覺醒的法門,那麼這種所謂的方法十之八九乃是旁門左道罷了!要知道,真正的覺醒往往都是在毫無征兆、出人意料的時候悄然降臨的。越是絞盡腦汁地去刻意追尋,反而越難以觸及那神秘的覺醒之門;反之,若是能以一顆平常心對待,不去過分執著與強求,或許在某個不經意的瞬間,覺醒之光便會不期而至。
    這並非意味著修行一無是處,恰恰相反,通過持之以恆的修煉和磨礪,我們能夠不斷提升自我,為覺醒積累足夠的底蘊。然而,關鍵在于不能將全部心思都放在對覺醒的渴求之上,以至于忘卻了生活中的其他重要事務。只需專注于做好自己分內之事,秉持著正直善良的心性,一步一個腳印地前行,當自身的素養和境界達到一定高度時,覺醒自然水到渠成。
    覺醒,只要經歷過了,就不會再回到從前。當人從渾渾噩噩的狀態中甦醒,就如同種子突破了堅硬的外殼,向著陽光和天空奮力生長。這是一個痛苦而又充滿希望的過程,意味著要打破舊有的認知和習慣,告別那個被世俗定義的自己。
    修行就是回歸之旅,也被稱作返本歸真。在這之前,我們在塵世的喧囂中迷失,沾染了太多的欲望、虛榮和浮躁,離真實的自己越來越遠。而修行,便是一步一步地回溯,尋找最初的純淨與質樸。就像一條河流,無論中途經歷了多少曲折,繞過了多少山川,最終的歸宿都是那片廣闊的大海。
    在修行的道路上,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誘惑和阻礙。有時候,我們會因為急于求成而陷入刻意的修行之中。為了達到某種境界,機械地遵循各種規則和教條,卻忽略了內心的感受。然而,真正的修行並非如此。當我們逐漸深入,就會明白,一切刻意的修行都只是暫時的手段,最終都要自然而然地解除。就如同孫悟空戴上緊箍咒,起初是為了約束他的魔性凶性,但隨著取經之路的磨礪,他的內心發生了蛻變,當他真正領悟了佛性,緊箍咒便在不知不覺中消失了。他不再需要外在的束縛,因為他的內心已經充滿了慈悲與智慧,達到了隨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
    後面我要開始講述覺醒後的修行了,沒有覺醒的讀者可以從頭開始閱讀本書了,後面的內容可能不太適合您。
    返回首頁,返回首頁………………
    “天人合一”,是一種深邃而神秘的境界,在這一狀態下,人與天道系統緊密相連、相互連通。天道擁有著無盡的智慧與力量,會精準地識別出人的所有短板與不足,並以一種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方式進行補全,這個過程就是合道。與此同時,人不僅與天道交融,還能跨越維度的界限,與地球那宏大而神秘的意識建立起奇妙的鏈接,這種神奇的交互,便是所謂的“溝通天地”。
    當一個人有幸踏入這一超凡狀態,其看待自身日常所發生的一切事情時,視角會發生顛覆性的轉變。不再是深陷其中的當局者,而是超脫于塵世的旁觀者,以一種冷靜、客觀且全面的視角審視著自己的生活。能夠清晰洞察每一個生活細節背後所隱藏的深意,以一種全新的維度去理解生活的本質。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不僅如此,處在這種狀態下的人,對于他人的生命歷程也擁有了更為深刻的感知與理解。仿佛擁有了一雙可以穿透時空的眼楮,能夠全方位、無死角地觀察一個人從呱呱墜地時的懵懂,到歷經歲月洗禮逐漸成長,再到生命盡頭走向死亡的完整經歷。在這一過程中,不僅僅是一個觀察者,更是一個深度體驗者,仿若親身經歷了他人生命中的每一段起伏,感受著其中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並且,還可以憑借自身所領悟到的智慧與感悟,在適當的時候,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編劇,為這個生命角色巧妙地安排一些獨特的“戲份”,這些戲份或許是一次關鍵的人生抉擇,或許是一段奇妙的邂逅,又或許是一場突如其來的挑戰,而這些看似偶然的安排,實則蘊含著推動生命成長與進化的深層意義 ,引導著生命朝著更為圓滿、更具意義的方向前行。
    當一個人覺醒之後,他內心深處的私欲並不會完全消失,反而可能會以一種更為隱秘和復雜的形式時常閃現出來。然而,與未覺醒之前所追求的名利、金錢以及情感等世俗之物不同,此時他們所執著的往往是那些神奇而強大的神通法術。
    這些神通法術仿佛具有無窮的魅力,吸引著人們不斷去探索和追尋。能夠讓人擁有超凡的力量,可以呼風喚雨、移山填海;又能使人具備洞悉過去未來的能力,知曉世間萬物的奧秘。面對如此誘人的誘惑,很多人都難以保持清醒的頭腦,容易沉迷其中無法自拔。
    因此,對于已經覺醒的人來說,要明白神通法術雖然強大,但也並非無所不能,如果過度依賴它們,就很有可能失去自我,甚至走上邪路。只有堅守本心,不被私欲所左右,才能真正駕馭這些力量,並將其用于正途之上。
    最為常見的能力便是可以操控普通人的思維。無論這些平凡之人心中正在思考些什麼,皆可洞悉無遺。正因如此,想要去操縱他們簡直易如反掌。然而需要警惕的是,這樣一種能力並非修行者所獨有,許多邪惡教派同樣掌握著此項技藝。
    那些居心叵測的邪教組織往往會巧妙運用這一手段來對其教眾實施心理層面的嚴密掌控。他們不僅能夠輕而易舉地左右信徒們的所思所想,甚至還能通過某種神秘方式誘使其產生各種各樣匪夷所思的幻覺。長此以往下去,可憐的教眾們便會在不知不覺間逐漸喪失自我意識和判斷力,最終完完全全淪為邪教的傀儡,徹底受其擺布而無法自拔。
    但是對于修行者而言,卻絕不能肆意妄為地去操縱他人的思想。因為一旦踏上這條歧途,那就意味著與正道背道而馳,漸行漸遠,最終陷入萬劫不復的邪道深淵之中。
    在古代,師徒傳承是一種非常重要且嚴肅的關系。師父們在選擇徒弟時往往慎之又慎,其中一個關鍵因素便是徒弟的心性是否純良。這並非僅僅出于個人喜好或偏見,而是有著深遠意義和考量的。
    要知道,一旦收徒傳授技藝與知識,師父便與徒弟建立起了緊密的聯系。如果徒弟日後走上邪路、犯下惡行,那麼不僅徒弟自身會遭受懲罰,其師父也難以逃脫干系。
    因此,“道不輕傳”成為了古代師徒傳承中的一條重要原則。只有那些心性純良、正直善良之人,才有資格獲得師父的真傳。這樣一來,既能保證所傳之道能夠得到正確的運用和發揚,又能避免因徒弟的不肖行為而玷污師門清譽。
    此外,對于師父來說,培養出優秀的徒弟也是對自己一生所學的最好傳承和證明。一個心性純良的徒弟,更容易領悟師父所授之“道”的精髓,並將其發揚光大;反之,如果徒弟心術不正,則很可能曲解甚至濫用所學,從而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故而,古代師父在挑選徒弟時務必精挑細選,確保所擇之人具備良好的心性品質。
    喜歡修行寶典請大家收藏︰()修行寶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