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壞了!我真成傻柱了!

第238章 谷子明的猜測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崇山峻嶺 本章︰第238章 谷子明的猜測

    何雨柱講的很細,足足花了一個小時,把高壓鍋的全套技術方案和設計圖紙講解完畢。

    “大家伙對技術方案有什麼疑惑,現在可以提出來,一起探討。”

    何雨柱放下粉筆,看向眾人。

    “何雨柱同志,你的技術方案無可挑剔,我發現不了什麼問題。”

    年紀較大的工程師唐宇贊嘆。

    “何雨柱同志,高壓鍋和鍋蓋怎麼連接,你說齒輪鏈接,我有點不是很能理解。”

    工程師鄒炎恩提問。

    “準確的說,是咬合式卡扣設計,通過金屬咬合加上密封圈密封,使鍋蓋和鍋具形成一個密封的整體。”

    何雨柱對照圖紙,詳細解釋。

    “何雨柱同志,這套廚具成本很高啊,國內普通家庭怕是買不起。“

    韋思源從另外一個角度發表意見。

    “說的很好,高壓鍋全部用鋁合金制作,成本高昂,市場價肯定不會便宜。”

    “國內能夠購買的家庭不多,我在設計之初,便將其定位在港城市場,並且以港城為中點,輻射全世界。”

    “這款產品能夠為國家賺取大量外匯,所以領導非常重視。”

    何雨柱講解。

    大家都听懂了。

    原來高壓鍋這款產品,不僅僅是一款商品,身上還有更大的任務。

    接下來何雨柱繼續和眾人交流了半個小時。

    解釋完所有問題後,他開始分配任務。

    首先是保密,參與高壓鍋項目的所有人,必須為項目嚴格保密。

    要是發現有人泄密,必定嚴懲。

    大家都簽署了保密協議,有規章制度約束。

    然後何雨柱讓大家把他寫的技術方案完完整整看幾遍,在腦海中思考,就地探討。

    工程師要和模具工鉗工緊密合作,拿出第一版的技術落地可行方案。

    例如高壓鍋的長高寬尺寸,表面四周的安全卡扣環尺寸,鍋蓋的卡扣尺寸,以及限壓閥和安全閥的設計。

    大家現場探討,何雨柱根據自己的經驗,給出想法和指導。

    軋鋼廠的工程師和技術工人都是老手,哪怕何雨柱有些詞匯表達不是很準確,他們都能听明白。

    一個小時不到,一個高壓鍋草圖出現在紙張上。

    中午吃完飯,何雨柱帶著他們繼續探討,更加深入的研究。

    例如密封圈的設計,如何卡在鍋蓋上,鍋蓋和鍋身處于咬合卡住狀態,密封圈處于什麼狀態。

    限壓閥排氣做成嘯叫聲,並且在上面安裝一個金屬塊,當鍋內壓力釋放時,產生嘯叫,排氣量要是很大,會推動金屬塊旋轉,產生類似噗嗤噗嗤,比較有節奏的噴氣聲。

    安全閥設計能夠承載的最大壓力,要小于鍋身炸開的壓力,保證安全閥在鍋身炸開之前被頂出,有效的保護烹飪者的安全。

    眾人越談越高興,恨不得直接開工。

    “這個玩意很簡單嘛,我花一天時間做一個模具,可以澆築出來。”

    八級模具工齊瑞躍躍欲試。

    “澆築出來的粗胚我來打磨,半天時間就夠了,鍋蓋和鍋身咬合之後間隙0.5個毫米,我閉著眼都能干出來。”

    八級鉗工姚志紅自信道。

    “大家不用著急,鍋身和鍋蓋我相信沒有什麼難度,主要是密封圈,以及安全閥的設計。”

    何雨柱伸手向下壓,看向韋思源等三位工程師︰“這方面的工作,需要你們仨多想想,反復驗證。”

    “組長放心,三天時間,我們一定拿出第一根密封圈。”

    韋思源三人表態。

    何雨柱畫出密封圈草圖。

    一個圓形的密封圈,四周有四個凸起,剛好卡在鍋蓋上。

    密封圈底部厚實,內圈則是兩邊翹起的分叉形狀。

    大家伙看的很疑惑,這玩意怎麼密封。

    “組長,密封圈要是這麼設計,鍋蓋上要預留洞孔,會不會降低鍋蓋的強度?”

    姚志紅提問。

    “不會,鍋蓋邊緣我們做雙層,類似一個口字型,強度更牢固。”

    何雨柱隨口說道。

    谷子明在邊上全程听著,心中暗暗驚訝。

    他知道一件新的產品從設計,到立項,到最後量產,這個過程有多難。

    需要不斷的試錯,探索,繼續試錯,最後才能拿出一個半成品。

    何雨柱提出的高壓鍋項目,便是如此。

    就拿限壓閥和安全閥來說,設計之初考慮不到,可能就沒有安全閥。

    更讓谷子明驚詫的是,何雨柱竟然隨手把密封圈的造型畫出來了。

    如果沒有何雨柱給思路,光是密封圈的造型,就是一個技術大難題。

    這也是為什麼谷子明不敢和何雨柱搶領頭人位置的原因。

    因為這個項目,沒有何雨柱加入,真的干不了。

    何雨柱看似平平無奇隨手一劃,以及說鍋蓋邊緣做雙層這句話,讓谷子明帶隊干項目,想破腦袋都想不出來。

    從無到有設計一個產品,難度是非常高的。

    稍微一點點偏差,成型的產品相差十萬八千里,後續量產之後再優化,投入的成本非常高。

    這也是很多產品有一代,二代,三代的原因。

    產品設計問題,要大量用戶使用之後才會發現,然後進行改進。

    谷子明甚至猜想,何雨柱肯定是在港城看到了類似的產品,照搬回來內地。

    剽竊別人的創意。

    要不然無法解釋,為什麼何雨柱對這件尚未面世的產品如此了解,對關鍵技術信手拈來。

    不過谷子明沒說,現在人多。

    臨近下班,何雨柱告訴眾人,下周一正式開始工作,隨後宣布散會。

    眾人紛紛離開。

    “雨柱,這個高壓鍋產品設計,你從哪兒弄來的?”

    谷子明隨意問道。

    “什麼我從哪弄來的?谷工,你什麼意思?”

    何雨柱皺眉。

    “這麼完善的技術方案,你說是你自己拍腦門想出來的,你覺得我會信嗎?”

    谷子明似笑非笑,一副我早就把你看穿了的表情。

    “你信不信跟我有什麼關系,谷工,我勸你不要把心思放在無聊的事上,想想怎麼快速推動高壓鍋項目落地才是正事。”

    何雨柱語氣很不客氣,說完他就走了。

    繼續跟谷子明掰扯,沒意義。

    喜歡四合院︰壞了!我真成傻柱了!請大家收藏︰()四合院︰壞了!我真成傻柱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四合院︰壞了!我真成傻柱了!》,方便以後閱讀四合院︰壞了!我真成傻柱了!第238章 谷子明的猜測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四合院︰壞了!我真成傻柱了!第238章 谷子明的猜測並對四合院︰壞了!我真成傻柱了!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