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邦478年。
本星系群,天龍座星系。
直徑不足10公里的中子戰星懸浮在巨型環形框架中央,表面被億萬條 引力束帶纏繞,如同被蛛網捕獲的金屬行星。
數千台 強相互作用機器人在其表面爬行,用宇宙弦材料“縫合”裝甲裂縫。
此刻的中子戰星最外層,已經經過了剝皮、鋪神經,以及鍍膜的全套過程,最終在中子戰星表面鋪設了一層可編程超導裝甲,可切換隱形\反射\吞噬模式。
並不是說,中子戰星要靠這層裝甲來保護。
畢竟這玩意本身就已經足夠硬,足夠無敵了。
而增加這一層裝甲,實際上是為了讓中子戰星擁有更多能力,應用面更廣。
這其實也就是為什麼,聯邦要想辦法給中子戰星裝武器的原因。
畢竟,你單靠撞擊的話,殺傷效率太低。
畢竟人家不可能明知道你是中子戰星,還一大群戰艦堆在一起給你打。
更是可以用比如躍遷、空間折疊,亦或是超空間飛行等方式,在你進行撞擊之前便先一步逃之夭夭。
所以,單純的中子戰星,即便上了曲率泡發生器,其移動速度在高級文明眼中依舊如同烏龜一般。
必須要擁有更多手段,才能使其在實戰中發揮出與之匹配的價值。
所以,在科學部的計劃中。
中子戰星的撞擊,只是一種最後不得已才為之的手段。
在此之前,這應該是無法被摧毀的遠程打擊平台。
主要攻擊手段為引力波撕裂炮、中子洪流噴射器,以及失控褶皺陷阱。
可以單殺,但同時也能大範圍殺傷。
當然了,如果踫上六級以下,且不會超空間技術的文明,那麼...
中子戰星僅僅只需要不管不顧地,沖入地方艦隊陣列。
甚至什麼都不用干,只要待在那里,單靠自身引力便能撕碎對方整支艦隊。
畢竟這玩意的引力在宇宙中,是僅次于黑洞的存在。
人造戴森環「赫菲斯托斯」的內部。
作為負責改造工程的總負責人,也是林韻量大助手之一的德爾塔,此刻正在為林宇介紹進度。
“目前,改造區約為 10?地球重力,可以有效防止中子物質飛散,同時通過量子護盾隔絕輻射,以時空穩定錨防維度撕裂。”
“至于赫菲斯托斯核心區溫度為500萬c,由12顆紅巨星聚焦供能。”
“目前,我們已經在其外殼部署了十米厚度的可編程超導裝甲,可實現隱形\反射\吞噬等不同模式。”
“至于引擎,能源,以及武器等系統的安裝,才是整個工程最為困難的部分。”
“畢竟...”
“為了安裝這些,我們需要給中子星開一個直徑百米的孔洞,甚至還要在其內部制造一個空洞,用于容納各種裝置才行。”
“為此,我們也是嘗試了大量辦法,並且付出不小代價之後,才終于成功的。”
“整個過程中,單單是中子洪流就噴發過三次,且每一次都造成巨大損失,一共導致73名工程師喪生。”
說到這里,德爾塔的聲音也是出現了一絲悲傷。
是的,改造中子星的過程,並非容易,更非一帆風順。
甚至,有73名聯邦的優秀工程師因此失去了生命。
所以,誰說只有聯邦士兵是需要在前線拼命的,即便是在大後方...
聯邦的科學家以及工程師,也同樣是在玩命的。
“關于更強的跨星系能力,有方案了嗎?”
了解完目前的大致進度之後,林宇問道。
畢竟,以曲率泡發生器來推動,速度始終太慢了。
星系內部的移動還好說,可一旦涉及數百上千萬光年,甚至是上億光年的移動...
哪怕是9.9999級曲率,理論極限也只有倍光速。
相比起超空間上億倍光速,空間傳送無視距離固定38分鐘通過而言...
其速度簡直能以烏龜來形容。
“這方面,老師正帶著大師姐在研究,听說已經有點眉目了。”
“目前正在論證的主要有三種方案。”
< decay jup),通過在前方誘導局部真空相變,創造短暫的低光速通道,而中子戰星以常規動力穿過通道後,後方真空恢復原狀,形成偽超光速)。”
“通道內光速降至1米\秒,戰星實際移動等效1億倍光速。”
<ensiona foding),將中子戰星從三維宇宙暫時升維至五維空間,利用高維拓撲捷徑移動,最後在目標位置重新降維。”
“這種方式可以無視距離的遠近,一律只要數分鐘便能抵達,但因為要借用高維空間,還有很多不明確的地方需要研究。”
<eine surfing),這也是一種宇宙第四定律的應用,將中子戰星投射至虛時間軸,沿宇宙膨脹方向移動,再返回實時間。”
“主觀體驗僅過1小時,實宇宙已跨越 1億年依賴宇宙年齡差)。”
“但存在誤入平行宇宙或 時間悖論區的風險如遇見另一個自己)。”
“並且,如果對方掌握時空雷達,甚至可以預判落點設伏。”
“當然了,中子戰星也不怕埋伏就是了!”
林宇默默听著。
這一項方案,都十分的超前。
這也沒辦法,誰讓中子星的引力這麼大,常規的躍遷引擎,亦或是超空間引擎根本沒法用。
躍遷引擎的話,中子戰星能直接撕裂子空間通道。
至于超空間引擎...
信不信超空間窗口剛一打開,就被中子戰星撕裂?
同時林宇也很清楚,雖然已經有了一些方案,並開始了技術論證。
但要真攻克這些技術,並實際應用的話...
可就不是的短時間內能搞定的了。
就目前而言,中子戰星...
依舊只能作為一種防御性的武器來使用。
這也是為什麼,當初會選擇天龍座星系內,尋找並捕獲中子星的原因。
原因很簡單,這里距離銀河系很足夠近。
一旦發生狀況,也可以及時將中子戰星調往銀河系內,作為最終手段。
沒辦法,就現階段而言,即便中子戰星再強,但短腿的毛病...
仍是其最大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