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銀河繁榮計劃。
簡單說就是,讓作為人類祖地的銀河系,變得更為繁榮。
那麼,具體要怎麼做到呢?
答案是...
提升自然生命星球的比例。
這就很有意思,自然生命星球的比例,也是可以提升的嗎?
正常來說,這是不可能的。
畢竟,自然生命星球就是通過漫長時間的孕育,所自然形成的。
即便你給某個星球裝上星球發動機,將其移動到新的軌道,使其處于恆星的宜居帶內。
那也不是短期內,就能讓一顆星球變成自然生命星球的。
更別提,星球本身的資源,是否能滿足自然生命星球的條件,也同樣是一個大問題。
就比如,你即便將一個沒有足夠水資源的星球,給送入宜居帶內的軌道,也並無法讓其逐漸演變為自然生命星球。
要不然,處在恆星宜居帶內的星球多了去了,但為什麼銀河系的自然生命星球比例,甚至不足行星的億分之一呢?
可以說,每一個自然生命星球,都是宇宙的奇跡。
這一點都不夸張。
那麼,聯邦想要提高銀河系的自然生命星球比例,以此人為造就更富饒繁榮的銀河系,究竟要怎麼做呢?
關于這個問題,科學部給出的方案是...
空間傳送技術!
通過空間傳送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制造出更大,直徑超過一萬公里,甚至是十萬公里的星門。
然後,直接將其他星系的自然生命星球,給送入銀河系內。
並且,為這些星系選址安置,以確保它們能坐落在...
各自最為適合的恆星宜居帶內。
直白的說就是...
既然生命星球的誕生,是宇宙的奇跡。
而想要復制這份奇跡,需要長達數億年,甚至是數十億年的時間。
那麼,我干脆另闢蹊徑,直接將其他星系內,已經形成的自然生命星球...
來個大遷徙。
原本的話,這還只是一個設想,沒有人想過會如此快被推上日程。
但人馬座星系的情況,卻讓聯邦決定加速這一計劃。
雖說人馬座恆星並不多,而生命星球也更是稀少。
但看著這些生命星球慢慢毀滅,那也是挺可惜的。
剛好,科學部之前不是提了那個銀河系的繁榮計劃嗎,既然如此就拿人馬座星系給他們練練手,想辦法將上面的自然生命星球,全給搞到銀河系內,先充實一下獵戶座支臂。
當然了,也不是要科學部立刻就做到。
畢竟,人馬座星系的徹底解體,還要十萬年以上。
也不是很急。
但很顯然,聯邦高層低估了這幫科學家的瘋狂。
畢竟...
星門的大小,從來都沒有技術問題,單純只是一個能量多少的問題。
換句話說,只要你給提供足夠大的能量,別說直徑十萬公里了...
就是直徑百萬,千萬公里的星門,咱也能給你整出來。
太陽系。
遠東第一科研所。
星球遷徙項目組。
這是陸軒畢業後,所加入的第一個項目。
“組長,這是我設計的分布式零點串聯供能方案!”
“相比傳統方式,可以減少37的能源消耗,且僅需228個零點模塊協同工作,便能支撐起一個直徑超過一萬公里的星門。”
“同時,每小時的能源消耗量,預計僅為7。”
會議室內。
陸軒一邊指著三維投影內的畫面,一邊說著。
而其他人在听完之後,也是不斷翻看著,陸軒提供的各種數據,以及資料。
比原本的方案,減少了42的零點模塊,甚至就連能源消耗,都從每小時12,降低到了7。
簡直逆天了。
另外,這種名為分布式零點串聯供能的方案,其設計也是十分的巧妙。
直接就將零點能的利用率,拔高了一大截。
如果確實能達到這個能耗,那麼...
整個項目便真可以開始實施了。
“所有人注意,立刻針對陸軒的這個方案,將所有數據驗算一遍,如果沒有問題的話,我立刻向上面提出申請,開始實際開工這個超級星門。”
“是,組長!”
就這樣,陸軒進入的第一個項目組,並且提出的第一個方案。
在不久之後便通過驗算,並被投入實際操作。
不過,實際建造星門的過程中,卻遇到了麻煩。
銀河系的子門,這個容易。
但設立在人馬座的主門,這個要怎麼弄?
要知道,之前銀河系與大小麥哲倫星系之間的星門,都是各自就地建造的。
畢竟,無論是大麥哲倫星系,亦或是小麥哲倫星系,如今都已經建立起來了星際工業體系。
只要有技術有圖紙,那就都不是問題。
但人馬座星系里,聯邦有個錘子的星際工業體系,難不成你要在銀河系造好之後,再送過去?
可問題是,一個直徑達到上萬公里的星門,你要怎麼送過去?
關于這個問題,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
而最後,又是陸軒解決了這一問題。
他重新設計了星門的構架,改成了一個模塊化的設計。
一個上萬公里直徑的星門,直接就被分成了數千段,其每一段剛好能通過普通的星門輸送。
雖然在人馬座內沒有子門,但送這些玩意過去,即便是出現了坐標偏差,剛好裝進某個恆星里...
其實,也沒啥關系。
最多就是數千個模塊中,有一個被搞壞了而已。
損失並不大,且新建單個模塊也並不花太多時間。
等所有模塊全送到另一頭之後,再進行拼裝,並最終組成一個直徑超過萬公里的巨大星門。
當然了,這個星門只是最初的測試版本。
畢竟這個大小,也只能搞定一些小星球。
至于大的行星,便只能等將來十萬公里版,甚至是百萬公里版的了。
但那個能量的需求,實在恐怖了。
這可不是大一倍,能量需求就高一倍,完全就是呈幾何指數級增長的。
一個十萬公里的星門,即便以陸軒的方案,也至少得幾十萬個零點模塊協同才行。
饒是如今聯邦早就能大規模提取真空零點能,以及量產零點模塊...
也禁不起這樣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