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胡和匈奴在對雁門關試探時,他們便發現雁門關已經修成了石磚長城了,他們根本無法對雁門關造成大的傷害,反而在第一次試探中更是損失了一部分士兵。
而他們也是不敢大規模進犯雁門關,因為他們害怕大雪龍騎和白馬義從軍他們再次進去草原,對他們再次突擊他們的部落。
同時他們也對北地城進行試探,不過他們並沒有對北地長城發起進攻。
他們對北地城的陰影現在是非常之大,他們只敢讓人來談判,匈奴王這邊想要換回左賢王護于。
對頭曼來說,護于能回到匈奴,比他死了價值更大,因為護于是支持頭曼的,如果失去護于,那麼護于手下的部落可能將對他造成巨大的損失,他掌控不住護于的部落,如果不救回他,那護于的手下必定會選擇離開,到時失去這些部落,那麼他的王位將受到威脅。
更主要的是護于是用來制衡右賢王的棋子,如果失去護于,他將丟掉制衡右賢王其中一個手段。
所以他在試探北地時,他便選擇與大秦談判換回護于。
而在最後談判的之後,頭曼最後用1萬頭牛羊的代價在入冬前3天換回護于,同時答應入冬前不再進犯大秦。
而後東胡在听到頭曼答應大秦的條件後也並無反對的意思。他知道護于對于頭曼的重要性,一個穩定的盟友比一個動亂的盟友要更加讓人信賴。
同時他也試探過其他地方的長城,特別是廣陽長城,他發現那些還沒修建成石磚長城的地方幾乎都有大秦鐵騎在鎮守。
這使得他們完全沒法很好的行動,只能在來年開春時再做打算。
而且他們都答應了大秦來年開春前不做任何進犯之舉。
所以她們便開始著手準備如何度過今年冬天的準備。
而贏鋒這邊為了加快長城的修建,直接在嬴政離開北地時,便在廣陽和雁門關就讓人來打造五個磚廠生產大石磚,供所有長城的徭役修建石磚長城。
所以在入冬前一天,整個長城所有地方基本可以實現自給自足,不用單靠北地一城了,這不僅減少了北地磚廠的負荷,同時也縮短了運石磚的工作。
可以說整條長城的修建將完全提速提速。
隨後贏鋒在安排好了長城內百姓的保暖工作後,便帶領著嬴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