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第一狠人︰先滅建奴再搶崇禎

第193章 沙城煙雲二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北陽玖 本章︰第193章 沙城煙雲二

    窗外的更鼓聲傳來,驚起檐下夜梟,兩個舊友相對而坐,望著跳動的燭火,都在盤算著這波譎雲詭的廟堂風雲,又該如何與西北的軍政布局交相呼應。

    譚威摩挲著手中的青銅鎮紙,光在他臉上投下明暗交錯的光影︰

    “不過英娘這次做得漂亮。”

    提及孫楓林,他嘴角勾起一抹無語。

    “當年不過是李府的僕人,如今掌了幾分權便忘乎所以。”

    鎮紙重重砸在案上,驚得安盛肩膀微顫。

    “權力這東西,就像烈酒,飲多了必傷身。安盛,你在軍中和商行都擔重任,更要時時警醒。”

    安盛慌忙起身,單膝跪地︰

    “都督救命之恩,安盛沒齒難忘。日後定當恪守本分,絕不敢有半點僭越!”

    。。。

    “起來吧。”

    譚威抬手示意,目光轉向牆角堆積的情報竹筒。

    “說說京師的事,李張之亂可平息了?”

    安盛連忙從懷中掏出一卷密報,字跡在燭光下泛著暗紅︰

    “全仗著此前都督重創張獻忠,才給新軍和吳三桂留了現成的軍功。”

    他展開地圖,指著西南版圖。

    “吳三桂入蜀後,每日與當地武將飲酒結義,對外聲稱是為陛下招攬人才。”

    譚威盯著地圖上密密麻麻的紅點,那是吳三桂結拜兄弟的分布標記,突然嗤笑出聲︰

    “好個招攬人才!短短數月便平定西南,還大方地將軍功讓給義兄弟,這算盤打得倒是精妙。”

    他想起吳三桂進京時那副謙卑模樣,與如今西南遍插的吳字旗形成鮮明對比。

    “不過在漢中踫了釘子。”

    安盛指著秦嶺山脈。

    “亂軍守將唐嗣業是李自成老營出身,雖被新入伙的叛軍排擠至此,卻早有防備。他讓百姓白天耕作,夜里操練,城牆加厚三尺,糧草夠支撐三年。”

    譚威的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桌面,發出規律的聲響,崇禎十五年正月初三的朝堂上,崇禎皇帝不顧群臣反對,執意下令新軍擴編。

    “洪煥即刻率火銃隊、神射營增援漢中!”

    天子的聲音在大殿回蕩,而譚威心中卻清楚,這不過是帝王平衡之術,吳三桂在西南勢力膨脹,必須有人掣肘。

    “李自成也沒坐視不理。”

    安盛壓低聲音。

    “闖帥王德漢率十萬大軍正日夜兼程馳援漢中。”

    他想起情報中描述的場景,漫山遍野的青旗,厚甲在陽光下泛著冷光,仿佛一片移動的鋼鐵森林。

    譚威起身走到窗前,望著沙城上空高懸的冷月。遠處傳來更夫的梆子聲,一聲,又一聲。

    “吳三桂這個人。。。”

    他的聲音混著嘆息。

    “力挽狂瀾時盡顯英雄本色,可結黨組團的手段更是層出不窮。”

    想起密報中提到的“桃園會”,各路武將都稱吳三桂一聲大哥,他不由得嗤笑起來,權力的游戲在明末愈演愈烈,有的人似乎忘了木秀于林,風必摧之的道理了。

    。。。

    春雨淅瀝,漢水暴漲,明將洪煥站在浮橋北岸,望著對岸亂軍王德漢部密密麻麻的營帳,握劍的手不住顫抖。

    三天前他率領的火銃隊與神射營還能勉強壓制亂軍,可當王德漢的水師戰船扯起黑帆順流而下時,那些號稱天下無敵的火器在暴雨中竟頻頻啞火。

    “大人,浮橋守不住了!”

    親兵的呼喊被雨聲吞沒,洪煥盯著江面漂浮的戰船殘骸,想起崇禎臨行前的嚴令,額角滲出冷汗,都怨自己打算留後路,所以未撤浮橋,給了亂軍圍毆的機會。

    “撤!”

    眼看要跑不了了,他突然嘶吼一聲,轉身策馬狂奔。兩萬明軍如驚弓之鳥,爭相踩踏過橋,數十人被擠落湍急的江水。

    消息急傳回京師,崇禎皇帝將奏折狠狠摔在地上︰

    “臨陣脫逃,罪無可赦!”

    洪煥被押解回京那日,百姓們指著囚車唾罵,卻無人知曉他曾在雨夜對著北斗星叩首,祈求能有一線生機。

    而此時的漢中城下,唐嗣業望著空蕩蕩的浮橋,對王德漢嘆道︰

    “將軍若听我言,留此天險,明軍插翅難渡。”

    。。。

    “我十萬大軍,何須借天險?”

    王德漢的馬鞭指向對岸,鎏金鞍飾在陽光下刺得人睜不開眼。

    “明日便踏平敵軍!”

    他不曾想到,自己的剛愎自用,竟給了明軍喘息之機。崇禎連夜召見趙忠坤,將尚方寶劍重重拍在案上︰

    “奪回浮橋,朕許你便宜行事!事成,官復原職!”

    五日後的黎明,薄霧籠罩江面,趙忠坤率整合的聖恩軍與前圭聖軍一部如鬼魅般逼近浮橋。

    “放箭!”

    隨著梆子聲響起,萬箭齊發,守橋的亂軍還未反應過來,便被射成刺蝟。明軍鐵騎踏碎拒馬的聲響驚破晨霧,王德漢揮舞彎刀親自迎戰,卻在混戰中被戰馬踩入泥沼。

    當太陽升起時,漢水被染成赤色,三十里河灘上,雙方尸體堆積如山,趙忠坤用兵不計死傷,也就是恩聖軍和圭聖軍,換做其他軍,早散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漢中城頭的梆子聲依舊規律地響起,仿佛在嘲笑明軍的徒勞。吳三桂站在攻城塔上,看著民夫們推著沖車緩緩前行,眉頭越皺越緊。

    八州征調的民夫晝夜不息,可城牆卻如鐵鑄般巋然不動。

    “報!闖賊派馬繼昌率水師增援!”

    斥候的呼喊讓空氣瞬間凝固,吳三桂望著遠處江面揚起的白帆,一股不祥涌上心頭。

    當夜明軍營地突然燃起大火,喊殺聲震天,馬繼昌站在旗艦甲板上,看著明軍如無頭蒼蠅般奔逃,放聲大笑︰

    “不過如此!”

    他揮師追擊,卻不知已踏入死亡陷阱,當戰船駛入狹窄的河道時,兩岸突然萬箭齊發,明軍伏兵從蘆葦蕩中殺出,亂軍步軍主力在泥濘中被屠戮殆盡。

    與此同時,吳三桂命謝慶率領的輕騎如鬼魅般潛入旱寨、水寨。火油罐被拋入營帳,烈焰瞬間吞噬了整個營地。

    馬繼昌在火海中拼命突圍,卻被謝慶一槍刺穿咽喉。晨光中,五十艘戰船插上明軍旗號,被俘的五千亂軍跪在甲板上瑟瑟發抖。

    這場持續數月的漢中鏖戰,讓吳三桂的名字響徹朝堂。他的佯敗誘敵、分兵設伏、突襲營寨,每一步都算無遺策。

    當捷報傳至京師時,崇禎皇帝摩挲著奏折不發一言,而朝中大臣們私下議論紛紛,有人贊嘆其用兵如神,也有人暗嘆此子鋒芒太盛,恐成日後大患。

    但不可否認的是,在這場波譎雲詭的鎮亂之戰中,吳三桂憑借機敏的戰術,已然成為最耀眼的存在。

    。。。

    春雨裹著硝煙的氣息漫過華陽函關,吳三桂沒有因為勝利安穩幾日,崇禎隨即下令其越秦嶺騷擾闖賊本部,先鋒官陳憑攥著染血的韁繩,望著身後衣衫不整的前鋒,喉結不自覺地滾動。

    對面一萬五千亂軍擂響得勝鼓,主將王剛站在城頭大笑︰

    “明軍不過如此!”

    卻不知陳憑在山澗,依照砍柴的老漢用樹皮在地上畫出條隱秘山道,取得大捷。

    當夜八千明軍餃枚疾行,山道上的碎石硌得馬蹄生疼,陳憑卻死死盯著天際線。當函關的燈火在月光下若隱若現時,他抽出腰間短刃︰

    “隨我破營!”

    亂軍的鼾聲混著更鼓聲傳來,側後方的守衛正圍著火堆烤干糧,直到鋼刀抵住咽喉才瞪大驚恐的雙眼。

    中軍帳內,王剛還在夢中囈語,鋒利的箭矢已穿透帳篷,將他釘死在虎皮椅上。

    曹盛安被俘時仍握著半截斷劍,他望著陳憑身後舉著吳字旗的明軍,突然慘笑出聲︰

    “吳三桂這只狐狸。。。”

    這場突襲讓一萬五千亂軍折損過半,秦嶺以北的亂軍防線頓時千瘡百孔。但當捷報傳至漢中城下,吳三桂望著依舊高聳的城牆,將戰報狠狠砸在案上︰

    “唐嗣業!我倒要看看你能守到何時!”

    沙城府衙內,譚威反復摩挲著泛黃的戰報,燭火將吳三桂的名字映得忽明忽暗。“不愧是 平西王,還是有些本事的。”

    他喃喃自語,看著密報上密密麻麻的兵力部署。吳三桂如今掌握新軍,又能調動八府十三州的兵力,擁兵近十萬。

    而譚威經營數年,麾下能戰之兵也不過數萬,懸殊的實力差距像座大山壓在心頭。

    窗外傳來更夫梆子聲,譚威起身推開窗,西北的夜風裹挾著沙粒撲面而來,他轉頭看著掛在牆上懸掛的《四州輿圖》,手指重重按在蘭州、沙城、介州、涼州的交界處。

    “要以雷字營之名,四州各備三千精兵。。。”

    他喃喃盤算著。

    “為抵御韃子侵擾,朝廷想必不好說什麼。”

    案頭的狼毫在宣紙上疾走,沙沙聲中,一場隱秘的擴軍計劃悄然成型。

    安排完軍政要務,譚威揉了揉發酸的肩膀。想到許久未見的女兒祝兒,嘴角不自覺揚起笑意。

    穿過月洞門時,一陣悠揚卻帶著淡淡憂傷的琴聲突然傳來。那曲調似帶著波斯沙漠的蒼涼,又混著中原絲竹的婉轉,引得他駐足傾听。

    循著琴聲來到一處院落,朱漆大門虛掩著。譚威正要抬手敲門,門內突然傳來驚呼。

    開門的使女見是陌生男子,嚇得花容失色︰

    “你是何人?竟敢擅闖內院!”

    不等他開口,使女便轉身向院內跑去,裙裾掃過門檻的聲響,驚飛了檐下棲息的夜鶯。

    喜歡明末第一狠人︰先滅建奴再搶崇禎請大家收藏︰()明末第一狠人︰先滅建奴再搶崇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明末第一狠人︰先滅建奴再搶崇禎》,方便以後閱讀明末第一狠人︰先滅建奴再搶崇禎第193章 沙城煙雲二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明末第一狠人︰先滅建奴再搶崇禎第193章 沙城煙雲二並對明末第一狠人︰先滅建奴再搶崇禎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