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夫人看著不對勁。
    把合同從老馬手中拿過來。
    合同並不復雜,合同上寫著如飛機設計圖紙、專利等知識產權歸公司所有;
    若馬風山帶入項目前的個人知識產權,公司在項目內享有免費非排他使用許可,基于此產生的改進成果,按雙方貢獻協商歸屬。
    公司有權自主處置知識產權以獲利,馬風山可用于非商業學術活動,但需注明歸屬、嚴守秘密。
    若知識產權帶來顯著效益,公司依馬風山貢獻給予獎金、股權等獎勵,其報酬也應明確與知識產權創造的關聯。
    雙方需嚴格保密,同時約定馬風山離職後 5 年競業限制。
    若有爭議先協商,不成可提交下海仲裁機構仲裁或向對應法院訴訟。
    合同中也寫明年薪1000萬。
    項目成功,團隊還有高達1億元的獎勵。
    這並不是肖愛國給的條件不好,而是條件太好了。
    之前馬風山一個月工資160元,一年才1920。
    現在漲到1000萬。
    這待遇已經好到沒邊了。
    “這是不是太高了?”
    其實馬風山是擔心工資高了,研發的資金就少了。
    “我們集團的工資歷來都是非常高的。”
    “原老知道倪光北吧?”
    “認識,但不熟。”
    “倪光北在我們集團負責語言卡、計算機的開發。”
    “他的年薪也是1000萬。”
    “但他的項目獎金。”
    “去年一年高達10億。”
    10億!
    運10僅因3000萬就下馬。
    而在錦秀,一個人的獎金就有10億。
    馬風山不由一陣感慨。
    如果肖愛國早點來就好了。
    但如果早幾年,肖愛國也招募不到馬風山。
    更不可能把運十的團隊都挖過來。
    馬風山看了幾眼,就在合同上簽上名字。
    他此時非常相信肖愛國,不可能在合同上騙他。
    也不可能會有坑。
    他一個老頭子,都退休了。
    有什麼好坑的。
    “馬老,這是給您配的車。”
    “還有,您們臨時在浦東華興精密辦公。”
    “現在已經有人在進行布置辦公室了。”
    給您配了一套二樓的小洋樓。
    “產權會在這幾天辦好手續,遷到您的名下。”
    “這輛車就是過來給您搬家的。”
    “不用了吧?”
    “考慮到機密和您的安保問題。”
    “過去的話安全一點。”
    老馬也是經歷過特務破壞設備、暗殺的年代。
    他也沒多少猶豫。
    人多力量大,很快就把家給搬到“新家”了。
    其實最主要原因還是這個年代的人家里東西並不多。
    所以搬起來並不費勁。
    搬家是馬夫人在指揮。
    馬風山則去了華興精密的臨時辦公室看有什麼要添加的了。
    接下來三天,馬風山在司機兼保鏢的配合下。
    他揣著肖愛國登上《福布斯》封面的剪報,一家家登門拜訪曾經運 10 項目組的核心成員。
    推開資深工程師老陳家斑駁的鐵門後,他小心翼翼地展開報紙,指著照片里意氣風發的肖愛國︰“老伙計,看看這是誰!”
    “現在我們新成立的公司有10億資本,用完了,肖愛國還會繼續注資。”
    “技術隨便買,人隨便招。”
    “你們有合適人,都可以介紹過來”
    “咱們再也不用受‘市場換技術’的窩囊氣了!”
    這些曾經因項目下馬而心灰意冷的專家們,馬風山的話語徹底點燃,紛紛放下手頭事務,重聚在一起。
    同一個城市的ed燈、顯示器、電腦、半導體,他們怎麼可能不知道?
    而且他們還有不少零件是華興精密生產的。
    也知道肖愛國的實力。
    眾人圍坐在華興精密的臨時辦公室的長桌前,馬風山︰
    “現在我們集團收購了巴西航空。
    巴西航空,收購起來要比想像中容易得多。
    即使不賣給肖愛國。
    幾年後也會賣給別人
    而且現在巴西航空也是陷入了破產的困境。
    巴西航空在10月航展的時候,表現出色。
    受到了一定的關注。
    但他們的只是“概念”,離生產出來還遠呢。
    要過8年之後才能生產出來。
    因此可以看出巴西航空遇到了極大的困難。
    特別是錦秀在巴西建的農用機械廠。
    已經是全世界最大的農用機械廠。
    肖愛國采購了1萬台挖掘機、鏟土機、推地機、播種機等。
    價值15億美元。
    還有大量的收割機、播種機、種樹機因產量原因,還沒有辦法完成訂單。
    可以源源不斷的為巴西政府提供巨額稅源。
    這簡直是金雞。
    現在又準備進入航空業。
    不說把民用飛機賣給各國的民航。
    光是種花家的民航市場,就非常吸引人。
    而且肖愛國旗下有大量的電子元件,高附加價的農業品,都會用到貨運飛機。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從產業鏈來說,巴西航空從天然就立于不敗之地了。
    如果發展得好,
    又是一個超級能賺錢的“金雞”。
    在這些情況結合下。
    巴西不肯賣掉手上的“燙手山芋”才是怪事。
    “我們的第一步工作要在下海建立先進的研發設備。馬風山開始分配任務︰
    “小李,你列一個試驗室清單出來
    “把清單交給肖總的秘書劉小莉。
    “她會把你想要的試驗器材交給你。
    “老陳,集團有先進的鋼鐵廠,配合華興精密,你負責的零件不需要考慮成本。”
    曾因運 10 夭折而轉行的航空材料專家陳工,反復摩挲著文件,眼眶通紅︰“有這樣的技術和資金支持,我們的研發進度還可以快三倍為了低成本,有時不得不放棄原有價格高的材料,進而研究更有性價比的材料)”
    ……
    “其他人,給你們三天,安排好家的事。”
    “我們一起去巴西。”
    “巴西?”
    “我們的研究所不是在下海嗎?”
    “不。”
    “我們是有兩個研究所。”
    “以下海的為主。”
    “但我們需要去巴西,通過巴西把世界先進的技術給吸收之後。”
    “我們的人再回下海。”
    “到時候試驗室也應該建好了。”
    “我們要去巴西多久?”
    “很難說,要看我們什麼時候把技術消化完。”
    喜歡國家幫我壟斷請大家收藏︰()國家幫我壟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