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號鑒寶師,老板娘絕色傾城

第921章 當二十銅元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一行白鷺飛上天 本章︰第921章 當二十銅元

    只是,在他趕到嚴輝別墅的時候,嚴華將他攔在門外。

    “你還來干嘛?不好意思!我這不歡迎你,他媽的好心當驢踢。”嚴華一點都不客氣,當場罵人。

    “不是,華哥,我回去想了想,確實對不住沈老板,所以把老算盤拿過來,決定賣給他,八個饅頭就八個饅頭吧!”

    這話說得,好像還是沈世杰佔了便宜一樣。

    然而,已經了解實情的嚴華豈會上當?剛才楚哥也都說了,這小子一定會回來,因為其他人絕對不會給高于七萬元。

    還真不出楚哥所料,這小子回來了。

    “不用,你回去吧!沈哥說了,你的東西,一萬都不要。

    真不知好歹,人家沈哥原本就沒想過掙大家的錢。現在你肯定問過其他人了吧?肯定沒有沈哥給的多,又厚著臉皮回來,關鍵態度還不真誠。”嚴華轟人。

    哪有這麼好的事?

    有時候,機會只有一次,你沒抓住就是錯過了。

    楚哥和沈哥是他請過來的,自然不能讓兩位大哥吃癟。

    “不是,華哥,你讓我見見沈老板,之前是我聲音大了點,我跟他道歉。也不要八萬,給七萬就行。”這家伙急了。

    嚴華冷聲道︰“誰稀罕你那老算盤?說句難听的,幾萬塊對人家沈哥來說,零花錢都算不上,丟給乞丐,眼楮都不眨一下。”

    真把自己的那老算盤當寶了?

    見嚴華百般阻攔,他氣急敗壞,開始罵人起來。

    然而,還沒罵兩句,別墅里面,劉村長和村委主任沉著臉走出來。

    “誰讓你在人家門口鬧的?滾回去,人家沈老板給過你機會,你自己不識好歹,還不知反思。怎麼?要強賣嗎?好樣的!劉能教出來個好兒子。”劉村長眼楮跟甩刀子一樣,凝視這要鬧事的家伙。

    楚健和沈世杰是什麼樣的人,他了解。

    人家包魚塘,不僅多給錢,還把魚都送出去做慈善。這樣的人,你懷疑人家要掙你的錢?

    說實話,你不賣就不賣吧!這是你的自由。

    但是,發現其他人給的價更低,又厚著臉皮拿回來,要強賣的意思,就讓人很惡心了。這麼做,讓別人怎麼看他們村?

    想到這,劉村長和村支書想罵娘。

    村支書也狠狠瞪了一眼這小子,警告︰“給我立即回去,晚點我去你家,好好跟你爸聊聊。”

    兩位“大佬”出動,終于鎮住了場面,把那小子給轟走。

    兩人再次回到別墅里頭,楚健正在看著村支書帶來的東西,是一枚錢幣,準確說,是一枚銅元。

    “銅元的價值一般很低,一方面是它的歷史不長,另一方面是它的發行量太大。”沈世杰直接給結論。

    嚴華疑惑問道︰“發行量很大嗎?銅錢我見過不少,中間有孔的那種,這種跟硬幣差不多的很少見。這玩意,什麼時候有的?”

    要說銀元,那他也知道,像袁大頭什麼的,很出名,電視劇里面經常看到什麼大洋,就是銀元。

    然而,他在影視劇中很少看到有人用銅元。

    楚健笑道︰“發行量是听到的,至少超過一百億枚,說起銅元,很多人可能覺得它出現的時間會比銀元早,但其實它出現得比銀元要晚一些。

    緒二十三年,御史陳其璋覺得制錢不夠用,建議朝廷鑄造銅元來補充。這個想法很快得到了批準,光緒二十六年,廣東率先試鑄銅元。”

    清朝的貨幣系統,官方雖然主打兩種貨幣︰銀兩和制錢,但實際上有點亂。

    就拿銀兩來說,成色和重量沒有統一標準,各省自己搞自己的,市場上你家的一兩銀子跟我家的不對付,交易起來麻煩得很。

    而制錢,其實就是銅錢,一些人口中的通寶。

    它雖然長得統一,但面值太小,就有點像現在的硬幣,用起來也挺不方便。

    西方的銀元一進來,清朝人瞬間開了眼界︰原來貨幣還能這樣搞。

    在閩粵兩地,大家對銀元的認可度高得不得了,直接把它當成日常交易的“硬通貨”。于是,清朝也想跟風搞自己的銀元。

    然而,結果大家也知道,清朝的時候,國產銀元並不太成功。

    也就有了後來的銅元。

    從設計上看,銅元是參照港澳的銅幣改良的,正面刻著“光緒元寶”幾個字,還有滿文“廣寶”。背面則有龍紋和英文,寫著“廣東一仙”。

    它的成分是紫銅為主,配以少量白鉛和點錫,重量是每枚二錢,標準化程度比制錢高了不止一個檔次。

    “多少?一百億枚?”在場的人一听,都咋舌了。

    沈世杰插話道︰“準確一點說,是一百四十多億枚,實際上只會比這個數據多,不會少。”

    主要是因為銅元鑄造背後的利益鏈條讓各省鑄幣局樂此不疲,才導致這種局面。

    光緒三十一年,朝廷核算過,每鑄一枚銅元能賺二厘四毫,這在當時算是挺不錯的利潤了。

    根據統計,從1900年到1905年這六年間,清朝全國共鑄造了125億枚銅元,其中湖北一省就佔了三分之一,非常夸張。

    那時候,湖北一天能鑄百萬枚銅元,年利潤達到77萬兩白銀。

    而廣東,從光緒二十六年到二十九年,全省盈利471萬兩白銀。

    也正是如此,各省鑄幣局分得盆滿缽滿,自然不願停手。

    嚴華等人目瞪口呆。

    但認真一想,好像也沒什麼奇怪的,鑄幣向來利潤就很大,正是這樣,歷朝歷代都在打擊私造幣。

    “最初的銅元定價是每百個換一銀元,從設計到定價都跟銀元掛鉤。但沒多久,這個價格體系就被調整了,改成了每元當制錢十文。

    在實際流通中,銅元比制錢更受歡迎,不久之後,朝廷干脆把銅元設為實幣,對銀元沒有強制比價,但對制錢卻定下了官方十比一的兌換比例。

    隨著銅元的流通越來越廣,朝廷還推出了多種面額的銅元,比如當一、當二、當五、當十、當二十的版本。

    比如這一枚就是當二十的,屬于稀有品種。”楚健侃侃而談。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頭號鑒寶師,老板娘絕色傾城》,方便以後閱讀頭號鑒寶師,老板娘絕色傾城第921章 當二十銅元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頭號鑒寶師,老板娘絕色傾城第921章 當二十銅元並對頭號鑒寶師,老板娘絕色傾城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